适应群众新需要实现文明创新的新发展--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城乡差异论文

适应群众新需要实现文明创新的新发展--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城乡差异论文

在满足群众新需求中实现文明创建新发展——关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论文,新发展论文,创建工作论文,群众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文明创建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建,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要求,为做好新时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动力,也是新形势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的。今天,人民群众有哪些新需求,如何在满足群众新需求中实现文明创建工作的新发展?近期,我们到安徽省部分市、县和基层单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

一、求富——盼望发展

广大群众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充分肯定的。但安徽省的经济总量不够大、经济活力不够强、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不够高。如何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安徽省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经济绩效和生活水平的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寄予厚望。

二、求美——改善环境

多年的创建活动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但创建发展不平衡现象仍很突出。城市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城乡群众强烈要求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攻克薄弱环节,整治脏乱差,创造净绿美的人居环境。

三、求乐——健全服务

城乡群众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希望享受到完备的社会保障、便利的医疗服务、充分的就业机会、平等的教育权力和多方面的文化享受,希望政府部门和各行各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畅通信息渠道,提高办事效率,多办实事和好事。

四、求安——净化风气

总体看,人民群众已有了较强的安全感,但对经济社会生活中消极因素仍十分关注,迫切要求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逐步消除不同程度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等问题,遏止见利忘义、不讲信用、坑蒙拐骗等现象,扫除各种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化垃圾,净化社会风气。

五、求助——帮贫济困

尽管城乡群众的总体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但农村贫困人口、进城务工人员、企业下岗职工、部分离退休人员等弱势群体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必须倍加关注的重点人群。他们渴望全社会给予实实在在的关心和帮扶,真正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他们减压解困、帮扶解忧。

六、紧贴第一要务,凝聚开拓奋进的精神动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裕、健康和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进一步激发各级领导干部加快发展、富民强省的紧迫感、责任心,进一步焕发广大群众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心,引导全省上下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坚韧不拔的锐气,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法人和各类经济组织干事业、干成事业的氛围。当前,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特别是“861”行动计划,找准创建工作切入点,充实创建工作新内涵,提升创建工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推动我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七、提升创建水平,创造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

优美的人居环境有助于激活人气,聚集财气,促进经济发展。当前,提升创建质量和水平,就方法讲,必须强化分类指导。既要抓先进,发挥全国、全省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先进村镇”、“先进单位”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又要拉中间,更要查问题、找原因、抓整改、促落后,推动共同发展。就体制机制讲,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同时必须确立市场导向。综合运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行政推动这只“有形的手”,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这盘棋”,学习借鉴怀宁县以“经营城市”理念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霍山县采取竞标拍卖方式,深化环卫体制改革的作法。就手段讲,必须注重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路子。马鞍山、蚌埠、桐城等地在城市管理领域全面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就是“依法管理”的有效探索。就思路讲,必须创新工作载体,跨越行政区划,优化资源配置,以“连片创建、联动发展,整合优势、整体推进”为原则,走区域性连片创建、城乡结对共建新路子,全方位提高城乡创建工作水平。就基础看,必须广泛发动群众。把群众引导到创建活动中来,使之既成为受益者,又成为推动者。蚌埠市西区钓鱼台街道采取“定地段、定时间、定人员、定标准”方法引导低保人员参与创建,确保了创建工作常态长效。

八、夯实文明根基,坚持不懈抓好思想道德建设

针对一些地方公民道德教育中存在着深化不够、拓展不全、贴得不紧等问题,要采取五个方面举措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一要大力弘扬抗击非典和抗洪抢险斗争中升华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人们增强敬业奉献、勇于牺牲的道德观念,培育关爱他人、守望相助的道德情操,形成团结协作、相互支援的道德风尚。二要围绕“信用安徽”建设,发动各行各业积极参与,重点推进党政机关、生产流通领域、服务行业、中介组织、科教文化战线、执法部门的诚信建设,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三要结合“三改、三反对、三下乡、一提倡”等活动,在城乡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深化创建“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和“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养成文明习惯。四要强化知行统一,从完善市民守则、乡规民约、行业规范入手,建立道德评价机制,开展道德自律活动,弘扬正气,打击邪气,形成“好事大家做,坏事大家管、难事大家帮”的社会氛围。五要密切关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非公经济组织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等,拓展工作空间,增强实际效果。

九、服务广大群众,尽心竭力多办好事和实事

满足群众的新需求,就要把群众想办办不了、想干干不好的急事、难事、愁事解决好。这是精神文明创建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的必然要求。当前,城乡创建工作要做到“五个关注”。一要关注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出行难”、“用水难”、“用电难”、“上厕难”、“就医难”等实际问题,集中力量抓城乡道路的建设,抓农贸市场的管理,抓乡村电网的改造,抓城乡结合部的整治,抓农村“改水改厕改厨”,抓乡镇卫生站所建设。二要关注社会困难群体,造血又输血,积极动员各级文明单位与城乡特困家庭结为济困对子,引导党政机关扎扎实实地开展同革命老区、贫困山区挂钩扶贫活动,深入开展春蕾计划、送温暖工程、西部助学工程等活动,大力发展面向社会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众的福利性服务。三要关注行业风气建设,建立各类便民服务中心,引导窗口服务行业增设服务项目,延长服务时间,推行便民措施,逐步健全“110”、“120”、“148”、“12315”等社会联动服务网络。四要关注基层宣传文化设施建设。特别在农村,以“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双百工程”为抓手,兴办一批满足群众学习休闲娱乐的文化设施,引导广大农民学习科普知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五要关注社会治安状况,开展“扫黄打非”活动,惩处违法犯罪,为群众营造安全、有序的文明环境,保障人民群众政党的生产生活秩序。

标签:;  ;  ;  ;  ;  

适应群众新需要实现文明创新的新发展--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城乡差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