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再生结节病的论文_ 滕国忠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疑似患有肝硬化再生结节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其病情。然后对这些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并在术中采集其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将这些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确诊其病情的依据。然后观察对这些患者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硬化再生节病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及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对这些患者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硬化再生节病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83.33%,符合率为90%,对病灶的检出率为97.30%。结论: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肝硬化再生节病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及对患者病灶的检出率均较高。

关键词:肝硬化再生节病;CT扫描技术;诊断与鉴别

CT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regenerative sarcoidosis in liver cirrhos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T scanning in the diagnosis of regenerative sarcoidosis in cirrhosis.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regenerative sarcoidosis of cirrh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All thes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CT scan.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urgery and the lesions were collected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used as the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ir conditions.Then,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coincidence rate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lesions in the diagnosis of regenerative ganglion of liver cirrhosi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coincidence rate and detection rate of the lesion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91.67%, 83.33%, 90% and 97.30% respectively.Conclusion: CT scanning has a high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coincidence rate and detection rate of patients with regenerative node disease of liver cirrhosis.

Key words: liver cirrhosis, regeneration, node disease;CT scanning technology;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肝硬化再生节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该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常无明显、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很多肝硬化再生节病患者的病情被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期或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选取一种准确率高的方法诊断肝硬化再生节病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1]。CT扫描技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技术。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疾病具有成像速度快、图像的分辨率高、安全无创等优点。为探讨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肝硬化再生节病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疑似患有肝硬化再生节病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为30~85岁,平均年龄为(60.65±2.50)岁。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该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2]。这些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并在术中采集其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将这些患者进行手术及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确诊其病情的依据。这些患者进行手术及病理检查的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共有37个病灶,其中有19个病灶在肝右叶,有18个病灶在肝左叶。在这些患者中,有24例患者(26个病灶)的病情被确诊为肝硬化再生节病,其中有高分化癌患者4例,有中分化癌患者14例,有低分化癌患者3例,有未分化癌患者3例。在这些患者中,有6例患者(11个病灶)的病情被确诊为肝脏良性病变。

1.2方法

为这些患者均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硬化再生节病。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取仰卧位。将螺旋CT机的扫描层厚设置为5mm,将间距设置为5mm,将螺距设置为1.5:1,将电压设置为120kV,将电流设置为200~250mA,将矩阵设置为512×512。对患者的膈顶至肝下缘进行平扫。在患者的肘静脉以2.5~3ml/s的速度为其注射85~100ml的碘海醇造影剂。对患者的膈顶至肝下缘进行多期扫描。动脉期的扫描时间为25s,静脉期的扫描时间为65s,延迟期的扫描时间为300s。将扫描获得的影像资料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处理。由该院影像科的两名资深医师共同阅片。两人讨论后得出诊断结果。

2.结果

对这些患者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硬化再生节病的结果对这些患者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硬化再生节病的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共有36个病灶,其中有19个病灶在肝右叶,有17个病灶在肝左叶,有1个微小病灶未被检出。对这些患者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硬化再生节病的病灶检出率为97.30%。对这些患者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硬化再生节病的结果显示,有23例患者患有肝硬化再生节病,有7例患者患有肝脏良性病变,有1例肝硬化再生节病患者的病情被误诊为肝硬化结节增生,有1例肝硬化再生节病患者的病情被误诊为肝血管瘤,有1例炎性假瘤患者的病情被误诊为肝硬化再生节病。这些患者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硬化再生节病的灵敏度为91.67%(22/24),特异度为83.33%(5/6),符合率为90%(27/30)。

对这些患者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其肝硬化再生节病的结果

3.讨论

肝硬化再生节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肝硬化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一种或多种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再生结节是肝细胞大量坏死,肝细胞再生而形成。大的再生结节的CT表现与肝占位性病变多相似,单纯的CT平扫有时与肝癌难于鉴别。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高,由于其症状比较隐匿,在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病情的加重,其症状才会逐渐显现出来,而此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最佳时期。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十分的密切,在肝癌的高发地区,由肝硬化发展而成为肝癌的患者比较多见,如何在肝硬化患者中早期检查出肝癌,如何鉴别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都显得十分重要,关系着患者的后续治疗。

2018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男性居民肝硬化再生节病的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我国女性居民肝硬化再生节病的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六位,我国每年因肝硬化再生节病而死亡的患者超过40万人[3]。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肝硬化再生节病的病因及确切的发病机制。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再生节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感染病毒、生活环境差等有关。肝硬化再生节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肝区疼痛及乏力等。尽早确诊该病患者的病情是使其获得良好预后、延长其生存期的关键。

CT扫描技术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各种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技术之一。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肝硬化再生节病的优点有:1)操作简便,扫描速度快,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任何损伤,且对病灶的检出率较高,能避免其病情被误诊或漏诊。2)可清晰地显示出患者肝脏的轮廓、血液分布及血液供应的情况,不易因其肝脏有假包膜征象而误诊其病情。

综上所述,使用CT扫描技术诊断肝硬化再生节病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及对病灶的检出率均较高。

参考文献:

[1]来炳岩,李芬.CT与B超在原发性肝硬化再生节病首诊中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4):71-73.

[2]黎叶芳,袁珠,王振栋,等.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在原发性肝硬化再生节病(H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3):123-123.

[3]沃方明,吴少伯.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在肝硬化再生节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5):957-959.

论文作者: 滕国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肝硬化再生结节病的论文_ 滕国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