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探析论文_张建明

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探析论文_张建明

张建明

中山市小榄镇建筑工程公司 528415

摘要:伴随着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民建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水平关系着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所以,单位抓住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尤为关键,同时对施工技术的控制也是对工程质量的负责。接下来,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展开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做好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施工技术管理成为单位重要研究内容,有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与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推动行业进步发展。但目前,很多单位缺乏对混凝土质量、施工技术控制重视,严重影响工程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一)施工前技术要求

建筑施工准备阶段需做好技术交接与人员分配,分析施工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案。做好各标号控制,确定各项工作,如:振捣时间、频率等。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环境与影响因素控制,避免受外部因素影响混凝土性能。浇筑施工前检查钢筋、模板等尺寸,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筛选,劣质材料及时淘汰,准备混凝土浇筑施工。

(二)施工时技术要求

第一,做好材料采购,保证后续施工材料供应及时。其中,水泥应根据要求的型号、规格采购,不可混合使用,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需在使用前检验。同时,做好骨料质量控制,对其质地、含泥量等做好检验,根据标准要求执行。尽量选择可供引用水。外加剂采购时严格考察与检验商家资质,混凝土拌制时做好剂量控制,确保混凝土拌合效果。第二,材料拌合,制成混凝土。材料取样配比设计,配置出符合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施工时严格控制骨料等材料的含水率,如果超出标准范围则需采取烘干处理。第三,混凝土运输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输形式,如:垂直运输以起重机、提升架为主;现场混凝土搅拌使用手推车。因为运输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为保证混凝土性能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降低周转次数,选择科学的运输方法。第四,浇筑前做好钢筋模板等设备规格、配置设计检查,选择适合的浇筑形式。当符合要求后准备混凝土浇筑。浇筑施工要根据规范要求展开,如:下落高度低于3m、浇筑注意持续性,如果中间产生间隔要缩小时间,初凝前持续施工。第五,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主要分为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结合工程量状态选择适合的振捣方式。振捣过程中做好速度控制,时间在20--30s,注意防止混凝土产生缝隙、无下沉、无气泡。第六,混凝土养护是施工技术控制最后环节,有助于增强混凝土强度。养护时保持混凝土潮湿与温度适宜,养护时间保持在15天左右。具体养护方法是:在混凝土上浇水并盖上草帘,达到适合温度、湿度要求。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现状

尽管混凝土施工水平不断提升,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露筋问题。施工人员没有根据标准规程施工,出现露筋现象。其次,麻面。混凝土施工时由于相关操作达不到标准要求造成墙面、地面不平整,影响建筑结构整体外观美感。最后,裂缝。混凝土裂缝是由多方面引起的,如:材料质量、材料配比、硬度等都可能引起裂缝,降低工程质量。该问题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设计问题。如果建筑结构设计发生断面突变,伴随着时间的延长集中到一起从而出现结构性裂缝。施工时由于混凝土拉伸强度不够需要依靠骨架,由于钢筋数量不足出现引力裂缝。施工时若更换各种各型号与等级混凝土也会出现裂缝。施工材料影响:混凝土是由砂石、水、骨料组成,任何一种材料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混凝土性能继而出现裂缝。例如:粗集料、细集料含泥量较多出现裂缝、麻面、露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养护不到位:目前混凝土施工主要采取现场浇筑施工方法,受水化热、保温、降温影响影响计算结果准确性,使混凝土结构温差大出现裂缝。混凝土浇筑振捣时由于振捣不均匀或养护不到位出现早期裂缝病害。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模板安装技术控制

做好模板清理,尤其是模板表面硬水泥、砂浆。混凝土施工模板分为木模板与钢模板,施工技术要求有着较大不同。木模板需用清水清洗但不可存留积水,模板接缝保持紧密,模板缝隙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等封堵,避免漏浆。钢模板使用脱模剂涂抹均匀,切记涂抹完整。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大小、位置、垂直度,保证支撑系统稳定与模板缝隙;检查模板有无变动、支架是否稳定;混凝土浇筑后根据模板承重决定拆除时间。

(二)钢筋技术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钢筋数量、类型、位置、接头、保护层厚度,保证精准性。钢筋间隔1m左右固定一个水泥砂浆垫块起到保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作用。砂石粒径结合钢筋密集度与结构截面确定,最大粒径不可高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和大于钢筋净距3/4。若钢筋密集且结构截面小,建议选择豆石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注意振捣棒不可碰撞到钢筋,避免钢筋位移。钢筋密集区域使用带刀片的振捣棒振捣。保护层的混凝土也要做好振捣工作,密实后准备施工。施工时,工作人员不可踩踏钢筋,如果钢筋脱扣需及时调整。第一,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控制关系着工程质量,通常上料流程为:在料斗中依次添加石子、水泥、砂石,确保料斗往鼓筒内上料时水泥石夹在石子与砂石之间,水泥与砂石不粘接到料斗底端。搅拌时需做好原料配比设计,工作人员熟悉不同添加剂特点与类型,结合要求科学控制。混凝土想要搅拌均匀且颜色相同必须要做好搅拌时间控制,时间过短导致搅拌不均匀、时间过长降低材料和易性。第二,浇筑技术控制。浇筑在初凝前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若出现离析则需要重新拌合。浇筑过程中自由倾落高度不可高于2m,如果超出该标准就要采取必要控制,如:串筒、溜槽下料等。第三,施工缝预留。选择施工缝位置需选择结构受剪力小且容易施工的位置,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条件。施工缝浇筑前先涂抹一层水泥浆,如果需要大面积施工可能延长接缝时间。此时,混凝土二次振捣提升接缝强度与密实性。在应用前需进行先进性实验,总结规律后方可应用到施工中。第五,混凝土梁、柱、板浇筑。梁板模安装后,在钢筋没有绑扎前浇筑混凝土柱子,通过梁板模稳定柱模用于浇灌混凝土平台确保资源的有效应用,节约经济投入。随后,停歇1--2h使混凝土初步沉再进行梁板浇筑。肋型楼板梁板浇灌采取阶梯型逐步推进。

(三)养护技术质量控制

室外温度高于5℃保持混凝土湿润即可。洒水养护时间按照最高温度25℃为分界点,低于25℃则需在浇筑后12h浇水养护;高于25℃要在浇筑后6h洒水养护。不过,干硬性混凝土需浇筑后立即养护,浇水时间根据水泥品种确定。

结语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要求较高,施工中必须要保证规范操作、严格监管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达到标准要求,为打造精品优质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也有助于提高外观美感。

参考文献

[1]毛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1).

[2]王广杰.关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3).

[3]黄勇.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2).

[4]徐文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8(05).

[5]魏德莲.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无缝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1).

论文作者:张建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  ;  ;  ;  ;  ;  ;  ;  

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探析论文_张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