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校 福建三明 365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操作的认知状况及对策。方法:以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的50名护理人员为调查研究对象,采取自制问卷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操作的认知状况。结果:护理人员对实施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认知: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护理服务、准确无误执行医嘱、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护理操作灵活处理、严格按操作流程执行、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护理服务、以完成任务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比例分别为76.0%、80.0%、86.0%、82.0%、78.0%、24.0%等,其中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护理操作灵活处理占的比例最高;94.0%的护理人员认为护理操作技术的学习应当选择在临床上进行开展,70.0%护理操作技术的考核应当选择在临床上进行,46.0%认为所有护理操作行为都应当被考核。结论:当前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操作认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可采取课堂与临床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并辅以培训考核措施。
【关键词】护理;护理技术;认知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22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医疗体系的发展,患者对于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护理服务是改善患者病情以及提升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度的重要保障[1]。而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以及改进意识则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的水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50例护理人员,总结分析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操作的认知状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的50名护理人员为调查研究对象,所有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05±0.56)岁,工龄1~11年、平均工龄(4.31±0.45)年;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16名、专科及以下学历34名;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12名、护士29名。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为自行设计并且经过相关效度和信度评价,均符合研究要求,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操作认知状况、护理人员对岗位培训提高技能观点。所有问卷采取现场发放、护理人员自行填写与现场回收的方式,所有问卷全部回收,有效率为100.0%。调查员均经过相关调查培训,熟悉各种调查技巧和方式,2人/组,相互监督。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操作的认知状况
护理人员对实施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认知: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护理服务、准确无误执行医嘱、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护理操作灵活处理、严格按操作流程执行、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护理服务、以完成任务为导向的护理服务,比例分别为76.0%、80.0%、86.0%、82.0%、78.0%、24.0%等,其中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护理操作灵活处理占的比例最高,详细见表1。
表1 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操作的认知状况(n=50)
2.2 护理人员对岗位培训提高技能的观点
调查中有47名护理人员认为护理操作技术的学习应当选择在临床上开展,占比为94.0%(47/50);35名护理人员认为护理操作技术的考核应当选择在临床上进行,占比为70.0%(35/50);23名护理人员认为所有护理操作行为都应当被考核,占比为46.0%(23/50)。
3.讨论
护理服务作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质量[2]。要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就必须对护士的技术操作技能进行提升。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操作的认知状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护理人员对于准确无误执行医嘱、严格按操作流程执行等内容的执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在护理人员对岗位培训提高技能的认知中,多数护理人员支持采用临床护理技能教学与考核的发生。所以,针对上述现象,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操作的认知水平。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知识的专业化培训。首先,收集意见并形成系统化的培训方案。组织护理人员采用头脑风暴、工作经验总结等一系列形式,提出各自对护理技术操作培养方案的建议,在收集相关建议后进行整理汇总并形成系统化的培训方案。该培训方案还需要专家认定,并与患者参与,从而提高培训方案的科学性以及服务的针对性。其次,加强临床与课堂教育与个体交流。医院定期召开专业的护理技术操作的课堂培训,从而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培养,而护士在课堂外还要进行必要的相互交流,分享理论学习的经验。再次,对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检测并提出优化升级的改进方案,为下一步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护理技术操作知识培训方案[3]。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示教者自然而然地强调操作步骤的规范性。由于临床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只有随着反复实践不断积累更多和更新的经验,把技能训练贯穿于日常护理活动中,在完成护理任务的同时开展护理技能训练,坚持边使用边培养,边实践边学习的教育训练方法。第三,强化对护理技术操作知识培训的考核与奖惩机制,从而督促护理人员更好的参与到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提高培训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操作认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岗位技能提升的培训;具体可采取课堂与临床相结合的方式并辅以培训考核措施。
【参考文献】
[1]任洁琼,张琳,丁雯,等.宁夏7所三级综合医院护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实践认知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05):682-685.
[2]张慧玲,王盼盼,张振香.患者参与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现状与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0):69-71.
[3]侯庆梅,杨丽华.某中医院肿瘤科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10):34-37.
论文作者:邱晓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护理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技术论文; 认知论文; 患者论文; 状况论文; 方案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