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初期的中德关系分析(1937年7月-1939年9月)_抗日战争论文

抗日战争初期的中德关系分析(1937年7月-1939年9月)_抗日战争论文

试析抗战初期(1937年7月—1939年9月)的中德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期论文,中德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在抗日战争初期,“德国人在保持与日本人表面上的亲密友谊时,却大量地向中国提供武器”。日本和德国是反共产国际的盟友,为什么德国还支持中国来抗击日本呢?德国对蒋介石中国是否真的那么友好,下面,我们分阶段来阐述抗战初期中德关系随着国际局势发展而变化的情况。

第一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月。这时期中德关系的特点是,日本在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出乎德国意料之外的全面侵华战争,打乱了德国的对华政策,德国人对此强烈不满,于是德国在对待中国方面表现出某种积极态度。

德国人对日本人的侵华行为历来都比较反感。首先,从经济利益角度讲,日本的侵华行为破坏了中国政局的稳定,影响了德国战略资源的进口。其次,从地缘政治上讲,德国认为日本的侵华战争会使蒋介石政府倾倒向苏联。第三,从中国战区的作用来看,德国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对华作战。于是在抗战初期,德国对中国表现出了积极的友好的态度。德国与日本是《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同盟国,在芦沟桥事变后,德国政府权衡利弊,于7月20日公开宣布对中日战争采取中立的态度。德国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继续与中国蒋介石政府进行军火贸易。为了保证原料来源,德国顾问愿意帮助蒋介石巩固政权。在抗日战争爆发的最初阶段,中德两国的关系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中德关系是围绕着“确保战略原料的稳定来源”而展开的。德国实行的是一种实利主义外交,在实利主义支配下,德国希特勒既可以与中国蒋介石亲如兄弟,也可以见利忘义,翻脸不认人。在条件和时机允许时,他会毫无反顾地抛弃中国。

第二阶段:1938年2月——1939年9月。此时期内中德两国关系的特点是:德国在日本的强大压力下,重新重视对日关系,中德关系出现了逆转。日本在中日战争爆发后不断向德国施加压力,强烈反对德国发展对华关系,特别是德国对华供应军火和帮助中国整军备战;日本甚至威胁德国说,如果德国不停止向中国供应军火,日本准备废除《反共产国际协定》。德国人考虑到英国也厌恶日本侵略中国,希望与英国达成协议,但是英国却不与德国合作。在德英关系紧张后,德国不得不重新考虑与日本和意大利的关系。于是希特勒开始向日本倾斜了。全面抗战爆发后,德国为了尽快结束中日战争,顺应日本之意,派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为中日战争进行调停。希特勒考虑再三,开始主动向苏联靠近,以便在中德关系逆转后保证德国的战略原料来源。这样,希特勒抛弃中国的条件基本具备了。

中德关系的逆转首先表现在希特勒对德政府内亲华势力的大清洗上。1938年2月,希特勒把政府内部亲华势力以及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高级官员给解职了,外交部长冯·牛赖特男爵,国防部长布隆堡等均被撤换。牛赖特撤换后由里宾特洛甫出任德国外交部长。在日本政府强烈要求与逼迫下,1938年5月初,里宾特洛甫下令撤回德国驻华的军事顾问,6月底,德国顾问团全部回国。1939年4月,里宾特洛甫再一次下令,停止中德之间公开和秘密的贸易活动,中德之间一切交往转入地下与民间。1939年以后,由于德国对日本失望的加深,以及欧洲战事的需要,德国又对中国的抗战表现出了积极与关心。中德之间在军火贸易上仍然有往来。德国的军火经由香港、广西再次涌入蒋介石政府辖地,中国的钨矿也经由同样的路线秘密地运到了等候在香港的德国船上。1941年7月1日,德国宣布承认汪精卫国民政府,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发表声明,宣布终止与德国的外交关系。德国对中国忽冷忽热的投机策略,并未给德国带来多大的好处。

(摘自《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

标签:;  ;  ;  ;  

抗日战争初期的中德关系分析(1937年7月-1939年9月)_抗日战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