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的水资源仍在处于稀缺状态,而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我国的水资源,促进农业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本文针对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旨在更好的促进农业水利工程建设。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要点
1农业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作用
节水灌溉是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从而进一步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科学灌溉,减少水资源运输及使用时的浪费情况,实现水资源最大利用率。当前,尽管我国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的水资源浪费情况依旧很严重,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改善不足之处,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来强化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更好的提高整体水资源利用,从而更好的促进农业建设发展。
2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
2.1节水灌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我国本身的水资源较为缺乏,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和环保发展。因此,节水灌溉高效农业逐渐深入人心,取代了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的现状,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精细化发展取得进步
由于开展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以及节水设备,这就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需要灌溉技术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因此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种类不断增多,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方向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只是当下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实施的过程当中水资源的应用依然不高,农业的发展对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3节水灌溉技术起步较低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
由于农村的人口的技术水平相对有限,因此对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认识不清,缺乏专业的技能以及对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知识,这样一方面限制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我国高效节水工程的技术推广和研发受到了限制,导致我国农村水利用水线依然出现浪费的现象。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步伐,同时也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
3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3.1渠道防渗漏技术
渠道防渗漏技术是对传统灌溉技术的改进,能够有效减少渠道灌溉中的水资源浪费。在农田灌溉中,大部分渠道都是人工开挖的,水资源会出现渗漏以及泄露的问题,不仅影响灌溉效率,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增加农田灌溉成本。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渠道防渗漏技术就是以石块、混凝土为材料对渠道进行铺垫,还可以采用砖衬砌、塑料薄膜以及沥青护面等手段对渠道进行改进,进而有效弥补传统灌溉的渗漏问题。
3.2管道输水技术
管道输水技术就是利用管道代替明渠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应用十分广泛。管道输水技术可以将输水管道直接埋设到农田位置,通过管道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能够减少外界因素对灌溉的影响。管道输水系统的水源主要包括水库、池塘、沟渠、湖泊、水井等,通过沉淀、过滤等将杂草或者淤泥去除,确保水资源的质量过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在输水管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借助输水管道输送到田间,然后装设小口径的喷头,借助水压作用,将水均匀地喷扫到农田的作物上,这种技术在节水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优势,不仅能够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能够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速度。同时,喷灌技术弥补了偏陡或坑洼地区供水的不足,减少了农田灌溉的水费和劳动力。
3.4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与喷灌技术的原理基本相同,也是利用输水管道将水资源运输到田间,然后利用微小孔径的缺口实现灌溉。但是,微灌技术中的喷头口径更小,还要利用小管涌流、渗灌、滴灌等方式对农田进行喷灌,具有单次灌溉水量少、灌溉时间长等特点,避免了渗透、蒸发等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比较适合西红柿、西瓜等经济作物的灌溉。微灌技术应用到的微喷管和微喷头等设备较多,并且布设十分密集,能够有效分散水流,扩大灌溉面积,虽然耗时较长,但是整体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在满足农作物生长用水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3.5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喷灌技术主要是农用机械与喷灌设施的有效结合,通过农用机械运载喷灌设备在田间进行移动式喷灌,该技术在极度缺水的地区应用较多。步行式喷灌技术促进了节水理念在农用机械设备中的渗透,在农田水利工程方面也可以通过引进配套的农业设施,进一步促进节水灌溉措施的实施。步行式喷灌技术应用的设备、材料较少,因此投入的成本与其他灌溉技术相比较低,可以利用农业生产常见的拖拉机运载桶罐储水设施,进行农田灌溉,还可以针对干旱部位进行重点的喷灌,同时,在农药喷洒方面也应用较多。
4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对策
4.1加强节水灌溉效果
农田水利工程得到的关注已大幅度提升,想要在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给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可进一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效果。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会耗费很多的水资源,可我国目前主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节水效果的提升和巩固已逐步成为为硬性的要求。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中可加宽管道,由于输水管道挖掘是保障灌溉系统的基础建设,加大管道直径,首先,可降低泥沙淤积影响直径;其次,可减小水流压力,避免由于水流冲击力过大造成水流溢出。
4.2加强节水灌溉管理
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营过程中,针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能总是从简单的层面出发,关键在于日后是否能够获得持续性的效果。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的管理。良好的管理能够指导节水灌溉的方向,同时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状态做出合理的优化,应对外部影响因素,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1)加强节水措施的设计,认真观察农作物种植结构、土壤条件、地理环境等。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勘察信息,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开展节水灌溉工程。(2)保障节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灌溉工程的节能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作用和经济效应。(3)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通过在节水灌溉管理上完善,可以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合理应用。
4.3加强喷灌技术的应用
经过上述几项工作的开展,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展现出严重的不足。日后,应继续更好地应用喷灌技术。(1)要结合地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服务范围等,落实相关的喷灌方案,尽量在喷灌的区域上保持足够的完善,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进一步提升喷灌技术的效果。(2)在喷灌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坚持观察农田水利工程是否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工作效果。(3)喷灌技术的体系、设备需要定期维护。现阶段的农田规划会阶段性地做出优化处理,因此在喷灌技术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数据记录、分析,及时维护设备,减少隐患的发生。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是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农作物种类,合理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利用各种自动化技术以及机械设备,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在确保农作物生长质量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对策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2967.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技术论文; 农田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高效论文; 管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