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读艺术_英语论文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读艺术_英语论文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导读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阅读教学论文,中学英语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英语阅读是通过感知和理解获取信息的心理过程。英语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课文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入境才能生趣”,才能产生求知欲望,才能引发阅读动机,进入并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态,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使阅读教学过程与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协调一致,使新材料的呈现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对即将阅读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之中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笔者认为:教师要顺利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就要在阅读活动的起始阶段,结合阅读材料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法进行导读。

导读是英语阅读课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活动,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阅读心理状态的行为。导读的目的是为了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阅读新材料的呈现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一般来讲,教师要针对阅读材料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导语,使阅读活动开始得自然、科学、合理,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求知,启发学生思维。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导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背景知识导入、故事情节导入、话题导入、悬念导入和情景导入。

1.背景知识导入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到最难、最常被卡住的地方,大多是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差异最大之处”。[1]在英语阅读中文化背景知识和常识背景知识的不充分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由于学生缺乏常识和不熟悉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适当介绍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扫除可能出现的文化障碍和常识障碍,使学生的阅读活动思路畅通。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第一册第29课(两个外国孩子到一个中国孩子家里作客的席间对话)前,教师就可以从介绍中西方文化在请客吃饭方面的差异入手进行导读。如:中餐通常先上菜,后上汤,西餐相反;中餐主人一般多次向客人敬酒、敬莱,而西餐主人通常只敬一次;西餐主人通常不会坚持要客人非吃非喝不可,而是希望客人自己动手(Help your-self.),不要拘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通过上述介绍,学生了解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后,就很容易理解并能品味出这段对话的文化内涵了。

背景知识的欠缺会形成阅读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影响阅读理解效果。但由于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特殊兴趣,用背景知识导读,不但能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还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深刻领悟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2.故事情节导入

故事情节导入法常用于故事性较强的阅读教学。故事情节导读就是利用学生对新奇事物有特殊兴趣的心理特征,在阅读故事性强的课文时,在新材料呈现之前,教师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讲述经过简写的故事或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为进一步阅读全文做好心理准备。例如,在进行高中英语第三册第9课The snake in the Sleeping Bag课文阅读前,教师就可以用简单的语言,以第一人称讲述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例如:"Once,I traveled in the forest with a few friends and certainly,we slept in the sleeping bag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attack from the wild animals.One morning,when I woke up,I found a big snake sleeping on my belly.What should I do?Could I move?Could I shout?How could I tell the others?How could we escape from the danger?"

叙述到此,学生们为紧张、惊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自然会想象当时的情景,推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帮助教师出谋划策,这说明学生已做好了阅读心理准备,教师可立即引导学生开始课文阅读。

3.话题导入

话题导入指的是在新的阅读材料呈现之前,师生围绕一个(有时多个)话题,组织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自由”交谈(也可称为主题谈话导读),引导学生做好阅读心理准备。话题导入由于有特定的主题,可以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课主题上,又由于是“自由”交谈,因此,进入新课主题就更加自然。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第一册第38课The Olympic Games.时,教师与学生就可以从谈论前一天晚上的活动到谈论电视节目,从评价电视节目到谈论业余爱好,从谈论体育爱好到谈论体育运动,一步一步导入谈论奥林匹克运动会,切入正题。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师生间真实的思想交流,既可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作为新知识技能发展的基础和基点,又可以增加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这是英语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导读方法。

4.悬念导入

悬念导入法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故意设疑,制造悬念,引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心理,从而引发学生阅读动机。一般来说,当学生面临问题、困境,需要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会积极地进行学习活动。因此,在阅读开始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求知心理并加以引导,通过设置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产生教学需要的“愤、悱”状态,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到启动、活跃并主动求知。例如,教学高中英语第一册第69、70课The Lost Necklace时,教师可以事先在自己的包里放一条假钻石项链,故意在拿书的时候使之掉到讲台上,使学生产生疑点"Whose necklace is it?"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说:

T:I have an old necklace here.Whose necklace is it?Is it yours,A/B/C?

A/B/C:No.

T:Oh,It's not mine,either.Mine is a golden one.This one looks like a diamond one.Look carefully,please is it a real diamond necklace or a false one?(至此,教师又设置了第二个悬念。)

D:I think It's a real diamond necklace.

E:I don't think so.

T:I don't know,either.Let's read the story as fast as you can and try to find the answer.

教师简单的几句话就引出了使学生既感兴趣又感到困惑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破解谜底的愿望,可能不等教师指令发出,学生就已经开始阅读了。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设置悬念导入时可能提出几个问题,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一连串的问号,萌生强烈的破“疑”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求知和探究答案的心理,进而具备良好的阅读心理。

5.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是指在阅读之前把阅读内容用图片或图像或真实情景等呈现给学生,师生就所见情景进行问答、讨论、探究,把所看到的情景与即将阅读的内容建立起直接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图片和图像可以包括教学挂图、简笔画、卡片、幻灯片、投影片、教学录像、教学电影、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等。情景导入常以情景对话的形式出现。由于“图”上展示的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情景导入能引发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材料的直接兴趣,使教师能直接切入阅读课题。例如:在教学初中英语第三册第54课"Christmas Day"时,投影显示课文插图(单独另画一个圣诞老人,可移动操作)进行看图说话。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后,师生就插图进行问答:

1.What's in the picture?

2.who are these people?

3.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4.Do they feel happy?

5.Who's this old man?

6.When does the story take place?

简单看图说话后,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入下列问题,组织学生开始阅读:

7.Where do children in Britain put a stocking on Christmas Eve before they to bed?

8.What do their parents usually tell them?

9.What does Father Christmas do on Christmas Eve?

10.Who really is "Father Christmas"in Jim and Kate's house and what does he do on Christmas Eve?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导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各种导入方法异曲同工,在具体运用时常常是相互交叉、渗透。因此,教师要根据阅读材料、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灵活设计导语,实现各种导入方法的优化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高中英语第2册第34课"Damage to the World"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话题导入与直观情景导入交叉使用,首先由教师引出话题,介绍自己的业余爱好,然后,教师提出问题"How do you spend your spare time?"师生谈话的话题由爱好到旅游,由旅游到旅游景点(教师向学生展示西湖、贝加尔湖、地中海、尼亚加拉瀑布、敦煌、娄兰等的图片或录像),由谈论,欣赏娄兰的美到人类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入至此,切入正题,要求学生听课文录音回答问题里"How many kinds of damages to the world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结语

导读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导读能引发阅读兴趣,明确阅读课题和任务,为阅读材料的呈现牵线、搭桥,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它是一种“热身”活动(Warming-up activity),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心理准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吸收。导读以引发学生求知,激发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阅读理解率为最终目的。可以说,导读旨在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目标材料,因此,导读时间不宜过长,切忌喧宾夺主。教师要把握时机,尽快开始阅读。

导读是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艺术的综合展示。中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导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使英语阅读教学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只有中学英语教师掌握了导读艺术,并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之中,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和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将会得到更快的提高。

标签:;  ;  ;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读艺术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