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对高中生法律意识建立的影响论文_王嘉鑫,

网络信息对高中生法律意识建立的影响论文_王嘉鑫,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民众生活在一个大型网络信息当中,网络环境的形成对高中生而言具有双重影响,辩证认识网络信息,对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网络信息的具体分析和理解,结合大量相关资料,提出网络信息对高中生法律意识建立积极影响,并给出促进高中生法律意识提高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全面落实对高中生法律观念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法律意识;高中生;网络信息

引言:作为一名高中生 ,笔者认为在网络信息迅速发展,并且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的情况下,高中生必须加强自身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积极培养自身法律意识的建立。

1.网络信息概述

1.1网络信息简介

网络信息是指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将文字或信息等储存起来,再由各种中介包括纸张、视频、音频等形式进行传递分享。具有分布广泛,且分布量大的重要特点,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群体。

1.2网络信息特点

网络信息是在计算机和科技网络的基础上产生的媒介信息,主要特征包括:其一,涵盖信息量巨大,并且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发布任意信息,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与传统纸质信息传递方式相比,网络信息是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递的,其传递方式十分迅速。其二,网络信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网络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仅包括各种知识和新闻的传递,还包括娱乐生活等相关信息的传递,其内容繁多,涵盖众多领域。其三,网络信息具有较高的共享性,所有用户均可在网络上搜索自己想要看的任何东西,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共享性强,更能促进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但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网络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在提供实时信息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网站或低俗视频等,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发展[1]。

2.网络信息对高中生法律意识建立的影响

2.1 有利影响

2.1.1 填补高中法律教育空白

在高中教学中并没有相关法律教育知识,因此,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填补高中生在法律教育中的空白部分。就目前高中生的法律知识了解程度而言,网络信息的出现更能让其通过网络信息,了解法律知识。例如,大部分高中生不了解犯罪与违法的差别,通常将两者混为一谈,网络信息可以帮助高中生解答这一疑惑,让其能够正确认识二者关系。实质上违法行为包括不履行赡养义务、携带管制刀具等,而犯罪行为则是触犯中国刑事法律的行为包括抢劫、故意伤害等。与此同时,高中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在高考过程中的各项规定,一旦触犯规定将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等。

2.1.2 深入理解法律概念

由于高中生课堂并没有专门的法律知识讲解,所以高中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局限性,一般也都是在政治课堂上接触少数法律知识,这并不能满足高中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需求。实际上,缺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等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高中生应当积极学习法律知识。例如,大部分高中生对正当防卫的理解是,在自己被对方先攻击的前提下,还击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当防卫不可以超出一定限度,网络信息中有各种相关案例和讲解分析,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各种法律知识,对法律知识有更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不利影响

2.2.1 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网络不仅会给高中生带来各种有利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各种不利影响。在上述分析中提及,网络信息覆盖面积较广,并且其中包含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内容繁琐复杂,除了网络学习信息外,还有各种不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的不良信息,并且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高中生们能够在网络信息中迅速获取信息,但并不能保证信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甚至各种消极的和负面的信息会对学生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例如,网络暴力视频疯传,部分高中生因为向往“黑道”生活,或受其暴力行为影响,在与同学或老师产生分歧时,容易产生暴力行为,危机他人生命健康安全,甚至有些学生会认为自己还是未成年,所以不会受到相关法律的制裁,因此肆意妄为[2]。

2.2.2 损害法律权威性

在信息量迅速传播,并且信息内容丰富发展的背景下,各种负面信息在高中生群体中间传播,在负面信息的影响下,高中生开始认为法律法规不够权威,甚至有时会轻视法律法规。例如,一些不法分子故意在网络上制造谣言,损害法律权威性,故意用金钱和权利作为诱饵,误导用户有权有钱的人是可以逃避法律制裁的,高中生一旦形成这种观念,便会轻视法律,做出不利于法律权威性建立的各种不道德事件。

3. 提高对网络信息认知的相关建议

3.1 自觉培养法律素养

中国公民应当具备了解法律和遵守法律的基本素质,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支柱和动力,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法律素养的提升,自觉培养自身法律素养,树立自己在社会中的主人翁意识,遵守法律法规,明确规范自身行为,积极树立正确的法律法规观念。例如,高中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或放假时间通过网络信息来普及自身法律知识,弥补对法律认知的不足,进一步了解法律、认识法律,加强对网络科技的高效利用,通过对各种法律条文和法律著作的浏览,来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3]。

3.2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高中生已经基本走出懵懂无知的年纪,具有判断真假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分析网络信息中有利的成分,将不利因素和会给自身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的信息自动摒除,平时要保持与家长和老师的积极沟通,解决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3.3 强化法律实践

在学习法律和了解法律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培养法律意识,加强对法律知识的深入了解。简而言之,高中生可以通过对各种法律讲座和相关知识活动的参加,来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落实对法律知识的充分认识。与此同时,高中生还可以通过自己组建法律知识学习小组,模拟各种法律案件,以此来加强自身对法律条例的理解。

结论:高中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体,高中生的法律观念和法律素养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学校安全等均具有重要影响。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提高法律知识对高中生的积极作用。网络信息对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建立具有双重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广大高中生要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提高自身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陈霄.网络信息对高中生法律意识建立的影响[J].法制博览,2017(34):181+180.

[2]刘爽.青少年网络使用及网络法律意识调查[J].法制博览,2017(28):211.

[3]殷威.浅谈网络信息法律规制[J].法制与经济,2014(08):134-135.

论文作者:王嘉鑫,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网络信息对高中生法律意识建立的影响论文_王嘉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