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_涂梦竹1,庄梅2(通讯作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_涂梦竹1,庄梅2(通讯作者)

(1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4)

(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摘要】血清胱抑素C(Cys-c)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中的一员,参与机体内部很多生理病理反应过程。之前的研究结果发现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标志物,而更多的研究结果发现血清胱抑素C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血清胱抑素C和冠心病、心衰以及心梗等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高水平的胱抑素C和其危险分层以及不良事件表现出明显的关联,但是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胱抑素C;心衰;心梗;心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008-02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增。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胱抑素C同心血管疾病患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现已探明,胱抑素C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一种,120个氨基酸是其主要组成部分。郭利平等人研究发现,胱抑素C对人体肌酐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加之已发现的胱抑素C能够视作人体肾功能受损的一种标志物这一结果,目前对于胱抑素C同心血管病间的联系已越发密切[1]。郭利平等人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发现,现阶段对于胱抑素C在人体内的相关生理过程已有大致了解,不仅能够掌握该物质同其在肿瘤浸润性生长和转移间的病理过程,而且对于相关炎症的产生与发展以及该物质同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病理过程已有所了解,本文就胱抑素C同心血管疾病间的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综述,具体如下。

1.胱抑素C和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胱抑素C和其蛋白质片段对粒细胞的吞噬和趋化作用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参与患者机体内炎症产生与发展的过程。王森等人研究发现[2],炎症介质的参与对人体血管平滑肌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进而能够使其有效产生组织蛋白酶S以及蛋白酶K等,因此可让所产生的组织蛋白酶S和K于患者动脉弹力蛋白损伤处过度表达,利用其二者促弹性组织离解的特性,进而有效修复损伤部位。由Schulte S等人及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可知,当人体内胱抑素C的水平降,此时人体内的组织蛋白酶活性反而会有所升高,进而将会造成病理性损伤[3]。王森等人研究还发现,胱抑素C不仅能够在相关细胞中表达,而且在人体所有细胞核内都有明显的表达,它不仅能够有效调节人体内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而且能够有效维持人体细胞外基质产生与降解的平衡,进而避免因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增加或减少)而造成的人体组织内细胞外基质过分堆积,进而有效避免出现多种组织纤维化的病理基础。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时期胱抑素C具有降低血管壁对人体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作用,进而促进患者血管壁的重构,最终达到保护冠心病患者的作用[3]。此外,由郑硕等人研究可知[4],血清胱抑素C不仅对于冠心病等组织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对于人体内不同组织蛋白酶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在人体动脉壁蛋白溶解活性方面以及对抗蛋白溶解活性二者平衡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作用。二者若在人体内失衡则将直接导致人体内血管活性分子与相关炎症因子的过多分泌,进而导致高敏C反应蛋白的出现,最终导致人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胱抑素C和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常见方式,血清中的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心肌坏死的标记物早已被证实为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的重要指标,同时,上述指标还可作为对患者相关疾病预后评估的实验室指标。随着医学技术及水平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对血清胱抑素C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发现,血清的胱抑素C同急性冠脉综合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张少敏等人的研究可知,胱抑素C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预测与治疗后预后的评估均具有显著的作用。较之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同其最大的区别便是血管内斑块的稳定性不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斑块更加不稳定,而往往在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时,胱抑素C将直接对已坏死的细胞亦或是出现炎性的细胞产生刺激,使其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蛋白酶进而调节体内平衡[5]。贺涛等[6]研究结果表明ACS和SAP组的患者胱抑素C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水平,并且ACS组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SAP组的,这说明了胱抑素的高低对血管内斑块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张安吉等人认为[7],在冠心病患者中,胱抑素C水平同每位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反比,即狭窄程度越重,胱抑素C水平越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外也有研究显示胱抑素C参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并且胱抑素C水平的增加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存在紧密的联系。此外还有研究报道,在肾功能正常或者轻度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当中,血清胱抑素C的含量和冠心病的患者中心源性死亡率呈正比的关系[8]。

3.胱抑素C与心力衰竭

作为冠心病常见、多发的临床症状之一,心衰是被视为疾病预后不好的直接表现。随着临床研究的增多,越来越多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心衰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体内胱抑素C水平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有学者[10]进行了以下临床实践研究,对四千多名无心衰受试者进行8年的持续研究,于8年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其中共计300多名人出现心衰症状,并根据心脏射血分数把心衰分为SHF射血分数小于50%和DHF射血分数大于等于50%两种情况,对比胱抑素C与SHF和DHF种情况风险的联系,其中100多名受试者发生DHF,剩余的200多名则出现SHF,排除了两种情况下患者之间年龄、性别、药物治疗等一般资料影响因素后,发现胱抑素C水平和SHF的发生呈线性的关系,并且仅当胱抑素C水平大于1.2MOL/L时才和DHF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外,胱抑素C还可作为评估心衰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陈湘桂等人研究亦发现,较之以往预测冠心病心衰指标相比,胱抑素C的水平的高低更能直观反映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一年预后是否发生心衰,其预测独立性强。

4.胱抑素C与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中胱抑素C的水平和心梗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不同时期胱抑素C水平及其发挥作用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在心梗急性时期,患者体内胱抑素C水平将降低,而在患者急性期过后,胱抑素C水平将恢复正常。因此,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高低可直接视为急性心梗诊断的参考依据。孙尧等人研究发现,在心梗急性时期患者体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而在7d后这一指标水平浓度则同健康人基本相同。有学者认为在心梗急性期患者体内胱抑素C水平的降低同急性期所发生的负向性反应密切相关,尽管目前这一研究尚未有效证实,但已能证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发生,使得其机体内血管内斑块蛋白溶解,抗蛋白溶解因子消耗增多,胱抑素C水平降低。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和ST段抬高性心梗患者经PCI治疗后再次出现心血管事件以及再次住院的机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有学者对70例ST段抬高性心梗患者24小时内行PCI手术进行半年的跟踪随访发现患者体内不同浓度的胱抑素C组患者,其总死亡率和再心梗率以及致残率无显著差别,但是在胱抑素C高浓度组患者往往在PIC术后发生充血性心衰的概率大大升高。这个研究表明胱抑素C对急性心梗患者经过PCI术治疗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结语

很多的研究已对胱抑素C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发展过程、作用机理,尤其是促进血管壁的重构和修复血管平滑肌的损害等机理进行了充分的证明,由于胱抑素C稳定性较佳,因此,能够在一些心血管疾病中充当诊断和检测的指标。但是目前还缺乏胱抑素C和心血管疾病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尤其是基础理论性的研究,所以,二者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更明确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郭利平.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5):433-434.

[2]王森,张毅刚.血清胱抑素C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6,20(6):1030-1033.

[3] Schulte S,Sun J,Libby P,et al.CysttinC deficiency promots inflammation in angiontensin II-induced abdominal aorticaneurisms in atherosclerotic mice[J].Am J Pathol,2010,177(1):456-463.

[4]郑硕,穆易.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2013,7(03):197-198.

[5]张少敏,夏志琦,朱蕾,等.冠心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5):1484-1486.

[6] Kawamoto R,ohtsuka N,Kusunoki T,et al.An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Intern Med,2008.47(5):391-393.

[7]贺涛,唐艺加,李刚,等.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3):264-267.

[8]张安吉,王海昌,李成祥,等.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3943-3945.

[9]陈湘桂,仇吕智,刘醒存,等.冠心病患者不同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8):609-611.

[10]孙尧,徐艳丽,程燕,等.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与血浆脂蛋白(a)、胱抑素C、尿酸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87-91.

论文作者:涂梦竹1,庄梅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_涂梦竹1,庄梅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