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放免法(RIA)测定颈源性视力障碍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颈源性视力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论文_周清,李育博,王军艳

探讨放免法(RIA)测定颈源性视力障碍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颈源性视力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论文_周清,李育博,王军艳

空军临潼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陕西西安体能训练科 710600

摘要:目的:探讨放免法(RIA)测定颈源性视力障碍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颈源性视力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从2000年11月至2010年12月来空军临潼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地方人员和在中心进行健康疗养的飞行员。以有无颈椎病为标准分为颈椎异常组和颈椎健康组。随机选取颈椎健康人员30人,颈椎异常组30人,用放免法(RIA)测定血浆及海马匀浆TNF-α含量并进行对比,比较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所有颈椎异常组均进行手法颈椎整复治疗后视物模糊减轻,清晰度增加,颈椎正常组血浆TNF-α含量为34.25±2.19ng/l,而与颈椎异常组血浆TNF一α含量为56.79±3.17ng/l,颈椎正常者血浆TNF-α含量明显低于颈椎异常者(P<0.05)。结论:基于本课题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血浆TNF-α增高是造成颈椎源性椎动脉持续缺血因素,是引起颈源性视力障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颈椎疾病;视力障碍;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本文报告我中心成立脊柱相关性疾病治疗中心以来30例颈源性视力障碍患者,通过放免法(RIA)测定颈源性视力障碍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探讨其在颈源性视力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2000年11月至2010年12月来空军临潼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地方人员和在中心进行健康疗养的飞行员。所有的体检和疗养人员均进行综合医学检查(包括查阅既往医学鉴定结论、物理查体、血常规、胸部X线照片、腹部、颈部血管B超、肝功和乙肝六项等),并且进行颈椎X线摄片(颈椎正位、张口位、侧位),所有人员均进行视力检查和眼底镜检查。询问既往视力变化以及其他病史,询问三周内有呼吸道感染和其他身体不适情况等病史以及家族史。纳入标准:年龄20-60岁之间人员,经过综合医学检查(包括查阅既往医学鉴定结论、物理查体、血常规、胸部X线照片、腹部、颈部血管B超、肝功和乙肝六项等),心肺功能正常,且无器质性疾病者,三周内无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器官功能不适情况者。排除标准:有眼球本身病变着(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病变、玻璃体、晶状体病变、眼底改变)和其他器官病变者(除颈椎源性不适者);3周内有呼吸道感染史、其他器官不适者;有基础疾病者;年龄大于60岁和小于20岁者。

1.2分组方法

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人员均进行颈椎X线摄片和视力、眼底镜检查,以中华医学会1987年会议的的判断标准进行颈椎病诊断。以有无颈椎病为标准分为颈椎异常组和颈椎健康组。随机选取颈椎健康人员30人,颈椎异常组30人,所有颈椎异常组均进行手法颈椎整复治疗后视物模糊减轻,清晰度增加。

1.3血浆内皮素的检测及统计学处理

纳入研究者均在体检时间8AM-9AM进行空腹静脉采血2ml,立即进行离心(3500r/min)10min,吸出血清1ml加入抑肽酶后置于-40℃保存;用放免法(RIA)测定血浆及海马匀浆TNF-α含量(药盒由解放军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单位ng/L。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随机选出的60人,每组各30人;最小年龄18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颈椎正常组38.6±2.3岁,颈椎异常组37.8±1.9岁,两组比较无显著项性差异(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颈椎异常组30人,视力模糊明显改善27人,视力稍有改善,眼前发亮30人,没有改善者0人。

2.2血浆TNF一α含量变化

颈椎正常组血浆TNF-α含量为34.25±2.19ng/l,而与颈椎异常组血浆TNF一α含量为56.79±3.17ng/l,颈椎正常者血浆TNF-α含量明显低于颈椎异常者(P<0.05)。

3讨论

颈源性视力障碍是多发病常见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严重的,但预后是乐观的,正确的治疗康复率是极高,几乎100%的病人是可逆的。两眼视一物时产生双影谓之复视[1]。健眼视物为实象(真像),麻痹侧为虚象(假像)。一般常见眼外肌麻痹症,单眼(蒙病眼)看物复视可以减轻或消失。单眼视物出现复视谓单眼复视。如单眼注视一物,出现多像谓之多像症。颈性视力障碍的临床表现除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外视力改变包括:阵发性短暂失明、阵发性复视、阵发视力减弱、视雾、眼闪彩.视野缺损、飞蚊症、早发性可逆性花眼;颈椎病的其他应有症状体征,在颈性视力障碍中几乎100%存在;80~95%多伴有颈性头昏头晕,其特征是与颈椎疾病症状同步,眼底检查除少数有非特异性动脉变细外,无其他特异表现;这是颈性视力障碍最多见,也是最易漏诊的。颈性视力障碍经治疗颈椎病视力模糊减轻,甚至完全恢复正常,这也是诊断颈性视力障碍必备条件[2]。研究发现:①钩椎关节增生、上关节突前移位所致的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源性视力障碍的首因;②其次是寰枢失稳或半脱位、椎体失稳或滑脱;③椎间盘突出发病率较高,但出现视力障碍者仅占20%以内。而少见的颈肋、椎动脉沟环出 现视力障碍者高达60%,可能因颈肋和椎动脉沟环造成椎动脉形态与功能变异;上述病变发生视力障碍的机制是是大脑枕叶缺血造成,即皮层性视觉障碍,皮层18区域病变时可发生单眼复视[3]。

TNF一α是最强的内源性血管收缩肽,TNF-α是一种山激活的单校/巨噬细胞产生的多向性因子,淋巴细胞。多形核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胶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也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自身合成和释放TNF-α。缺血可引起神经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表达,并参与神经原缺血、坏死过程。

本实验结果表明颈椎异常组血浆TNF-α水平明显高于颈椎正常组。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与颈椎病患者因颈肩臂疼痛加剧、钩椎关节增生、上关节突前移增生、椎间孔缩小、寰枢关节移位、椎动脉沟环等病因,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刺激椎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NF-α有关;同时因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大脑枕叶缺血,刺激脑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TNF-α—mRNA 表达、分泌TNF-α有关[4],可能与颈椎病时颈椎椎节关节囊、筋膜、韧带周围局部无菌性炎症,疼痛刺激,以及肌肉痉挛等因素造成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聚集,引起TNF-α—mRNA 表达增强,大量分泌TNF-α有关。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性视力障碍重要因素,椎动脉缺血造成大脑枕叶缺血,即皮层性视觉障碍,皮层18区域病变时可发生单眼复视。而血浆TNF-α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引起缺血、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引起严重微循环障碍,并介导多种损伤,造成神经元原损伤;TNF-α具有强烈的血管效应可引起脑血流量减少。

结语:

基于本课题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血浆TNF-α增高是造成颈椎源性椎动脉持续缺血因素,是引起颈源性视力障碍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陈舒强,眭承志,陈祺,等.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源性视力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通报,2013,12(2):40-42.

[2]周清,段虹,李卫华,等.颈椎源性视力障碍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的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5):372-372.

[3]董福慧.颈性视力障碍--屈光不正、上睑下垂的治疗[J].现代中医药:北京,2011(3):32-34.

[4]姜彦,李娜,韩敏,等.内镜下治疗鼻源性视觉障碍的临床研究[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10):802-806.

论文作者:周清,李育博,王军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探讨放免法(RIA)测定颈源性视力障碍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颈源性视力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论文_周清,李育博,王军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