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摘要:城市的基础建设水平是影响城市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设工程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以及旅游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施工技术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阐述了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综合分析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后提出了一些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
前言
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有技术的熟练,丰富了建设经验,一座座建筑物的平地而起,必然凝聚了多数人的精力和智慧,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必然存在着缺陷和弊端。例如,热议的豆腐渣工程,废楼弃楼等,这些便是建筑过程中,管理不足而引起的问题。所以,需要严格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才能减少问题的出现。
1 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技术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有着一定的影响,做好施工技术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降低施工成本,故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施工技术管理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影响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
1.1 施工技术管理影响工程效益
建筑工程的工程效益主要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因为建筑工程多为一些较为紧迫且作用较大的工程,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施工风险以及提高施工效率,最终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还会影响工程的社会效益,因为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故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效率和高质量的完成项目能够降低工程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同时因为建筑工程本身所带来的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效果,使得在高质量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基础上竣工能够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
1.2 施工技术管理影响施工成本
施工技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成本,从工程造价学的角度来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越高,施工的成本越低;反之则越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当在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率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使得施工节奏变优。
2 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
2.1 制度的不规范性
从事建筑工程行业的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着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且施工单位内部难免会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仅体现在施工技术管理层面,更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责任管理及安全监督管理中得到了体现。体系及制度的不规范性直接决定了施工技术应用的不规范性,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缺少责任意识,负责技术应用的技术人员缺少全面的专业知识作为工作支撑,且多数技术应用没有按照预定的规章制度开展。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缺少技术管理理念,不知道该如何去管,也不知道该怎么去管。从而导致无法及时纠正施工技术的不规范应用,从而导致技术应用不标准、技术应用不达标的情况频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施工材料及设备的不规范性
众所周知,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且大多数施工单位均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多种措施和途径实现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对于施工材料的重视程度仅仅局限在材料选购和进场方面,而并未针对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此外,在开展施工之前,施工人员也并不会进一步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即便是在施工材料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也不会暂时停止施工。除了施工材料之外,施工设备对于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化新型施工设备虽然能够保证技术应用的效果,但由于其应用成本过高,所以并未得到广泛、全面的使用。为达到控制生产成本的目的,很多施工单位依然在使用低效率、低效果的施工设备,甚至个别工作环节依然依靠人力进行施工。
2.3 施工图纸的审核问题
施工图纸是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一切施工技术均需要围绕施工图纸进行应用。在实际当中,很多施工单位并不会按照既定的程序对施工图纸的可行性进行考察,其为了节约工期会直接开展施工,只有在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问题时才会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进而解决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仅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甚至还会增加实际的工作量。例如:出现技术变更情况时,施工单位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并在权衡利弊后对技术应用进行调整。这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甚至个别时候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更换,且技术变更还需要考虑到变更区域与建筑工程整体的协调性。
3 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3.1 落实图纸会审工作
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图纸会审工作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从本质来看,图纸会审工作即可视为对施工图纸可行性的探究,并判断施工图纸设计中是否存在遗漏点及问题。在开展图纸会审工作时,施工单位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分析施工图纸对于施工技术的各项要求,并将图纸内容转变为施工计划和施工安排。
3.2 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时落实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且施工技术管理制度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靠性,确保能够符合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从某种角度来看,无论是施工的效率还是施工的质量均需要依靠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只有当施工单位具有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后才能进一步保证技术应用的质量及效率。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制度对于企业自身的重要作用,并依靠制度实现对于施工人员行为的约束,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及施工安全性的目的。
3.3 合理管控施工进度
目前我国现阶段涉及的建筑工程种类很多,其中施工材料种类繁多,每个项目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极大地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工作人员很难把握整体的施工进度。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措施就会对整体的施工进程产生较大的影响,影响工程质量、拖延工期,如果企业未按照规定完成工程,那么就会对相应公司产生名誉上的损伤。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实现施工管理措施,只有保障施工的实行顺序,有效控制施工期限才能够保证施工效率,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完成高质量的项目施工。
3.4 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无论是哪个环节,都一定要以安全为主要的目的,力求做到防患于未然。工作人员需要时刻掌握工地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地掌握整体安全。因为施工安全不仅仅关系到个人,还会涉及到工作人员的家人,更能关乎企业的经济利益,每个环节都密不可分。因此施工方要持平等的态度面对每一位工作人员,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有必要在施工前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养成将安全放在首位的重要意识,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检查工作,将一切安全隐患都扼杀在摇篮里,创建一个健康良好的施工环境是每个人员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4 结语
当今社会的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于它的管理要做到,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图纸的解析和会审,现场工程的分析,以及对建筑工程中所要求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和验收要求都要做到充分的准备,把技术和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根据自身和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以上仅是笔者的个人意见,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邢红兵.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30).
[2]孟庆忠.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J].江西建材,2017(17):264-264.
[3]贺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探究[J].四川水泥,2016(4):145-145.
论文作者:张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图纸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