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追随了改编的潮流?--对影视剧“再造风”的反思_电影论文

跟风翻拍何时了——关于电影、电视剧“翻拍风”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视剧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翻拍经典影视剧,中西方经典电影互相翻拍,已成为中外电影市场的一种“常态”。从各种版本四大名著的电视剧翻拍,到2011年高希希总投资超过4亿元的电影《三国·荆州》和张纪中版3D电影《西游记》等,名著翻拍一直未停止过。美国经典爱情悲剧片《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被翻拍不下20次;《安娜·卡列尼娜》也多次翻拍……为此,笔者对近年电影界跟风翻拍经典作品进行粗略盘点,比较题材重复撞车的得失,以供业界借鉴。

经典影片翻拍省时省力受关照

一些电影人对原创影片不屑一顾,而对翻拍经典影片情有独钟,是因为这样既可在创作时省时省力省钱确保审查通过,又可借前人之力提高作品的知名度获得观众关注。据一些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近年翻拍的各种经典影片已超过100部,在为观众献上一部又一部温故知新力作的同时,也使观众对似曾熟悉的剧情产生审美疲劳(见表1)。

翻拍经典影片本不是原罪,其关键在于影片制作人与导演的出发点。借助老版打下的江山,在剧情上突破创新,在包装上跟上时代,自然无可厚非,且还能再续辉煌;但若是只想着利用观众对经典的喜爱而狗尾续貂、东拼西凑,观众自然不会买账。

在表1列出的12部经典影片中,从投入产出看,翻拍、改编较为成功的要数《新少林寺》、《越光宝盒》、《花木兰》与《宝葫芦的秘密》等。《新少林寺》除与轰动全世界的老版《少林寺》同以嵩山少林寺为叙事背景外,内容却互不相干;主创除于海外,刘德华、成龙、谢霆锋、范冰冰等均为当今颇具票房号召力的当红明星。虽然新版的影响力和声誉及观众人数难以超越老版,但最终以2亿多元夺得今年第一季度票房冠军。《越光宝盒》虽然缺了周星驰,但成为首部在3月淡市上映取得过亿元票房影片,已是一大荣耀。赵薇版《花木兰》在与《2012》和《刺陵》、《三枪拍案惊奇》等中外大片搏杀中,仍取得近9000万元票房,比从好莱坞引进的同名动画大片票房翻了两番。与迪士尼公司合拍的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宝葫芦的秘密》,取得2200多万元票房,在国产动画电影中排第6位。

张艺谋改编自曹禺经典话剧《雷雨》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云集了周润发、巩俐、周杰伦、刘烨等大牌明星,票房收入2.91亿元。其余无论是早期翻拍的《小城之春》、《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是近五年翻拍的动画版《闪闪的红星之红星小勇士》、《悟空大战二郎神》、《长江七号爱地球》和新版电影《庐山恋2010》,票房口碑均不如经典影片。至于正在拍摄的《龙门飞甲》、《白蛇传奇》、《东成西就2011》,能否超越前作,还是个未知数。

电影翻拍同名热播剧先声夺人

近两年,电影人热衷翻拍同名热播电视剧,而将热门电视剧改编成同名电影的风潮背后,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要将几十集,甚至上百集的电视剧压缩到2小时内并非易事。凡票房大卖的影片,除启用原班人马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目标观众群外,还以先声夺人之势吸引观众。翻天覆地拍改编电视热播剧的影片一定要有新意,且讲好故事让观众看懂至关重要(表2)。

电影翻拍电视热播剧原班人马虽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启用原班人马就能成功,还得看原班人马中的明星们在电影市场的号召力和近期有无票房成功的电影力作,以及片中的故事是否有新意和吸引人。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武林外传》、《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之所以能赚得盆满钵满,主要是故事情节的创新,其次才是借电视剧积聚的人气。《我的美女老板》、《奋斗》、《马文的战争》的电影版,虽然均以全新班底,关注度远不如原版电视热播剧,收益相差甚远,有的甚至成为市场过客。

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内容并未单一地复制电视版,而是将三段式的情感走势将现实社会婚姻、家庭现状的缩微版呈现给观众,引发了不同年龄段观众不同人生情感阶段的共鸣,成为近期受众覆盖面最广的影片,票房超2亿元水到渠成。电影《武林外传》取得2亿元票房除了几位主演被广大观众熟知和热捧外,影片还结合当代“房产问题”,与现在的观众容易产生共鸣,导演尚敬由此成为首位处女作票房超2亿元的导演。《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片取得成功同样在于重视原创和与时俱进,且还根据不同年份的生肖属性更改片后续名。一年一部“喜羊羊”,不断创新的内容和新增角色及喜庆的片名,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成为小朋友们每年必看的“春晚”电影。这也是系列影片能部部过亿元,且一部比一部票房高,第3部近1.5亿元的原因所在。

《我的美女老板》、《奋斗》显然没有那么幸运。前者票房1400多万元,后者更是只有500多万元。特别是电影版《奋斗》由香港导演马伟豪接棒,明显水土不服,致使一部本土气息浓重的电影在香港导演手中完全变了味,令观众看后大失所望。电影版《马文的战争》更是吃力不讨好,首轮上映可统计票房只有几十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过客。

由此看来,电影改编同名电视热播剧,看中的就是电视剧的品牌价值和观众基础。如果把这些内核换掉,故事内容又没有与时俱进创出新意,观众当然不会买账。

电视剧翻拍卖座影片口碑差

电视剧翻拍经典、卖座影片已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翻拍N次上世纪50-60年代的经典影片,早被广大观众嚼得像无味的蜡。即使无味也依旧有导演津津有味地拍,如今的目标又瞄准近年卖座影片。虽然翻拍经典、卖座影片的电视剧都能吸引媒体和观众的关注,赢得一定的收视率和网友的热议,但作为一般“剧二代”的导演、编剧和演员等主创的功力还欠“火候”,远不如原经典“一代”作品。在质量、口碑上,鲜有超越原作的,不少还被观众戏称为“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作,大多数都难赢得如前作的口碑(见表3)。

虽然将经典、卖座影片以电视剧形式呈现给观众是件好事,实际上是要将一部影片拉长几十集、甚至过百集的电视剧,在创作上出现了添油加醋、剧情拖沓等问题,市场认可度和观众口碑均远不如电影版高。2003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手机》,一举打败了《哈利·波特与密室》、《黑客帝国2》和《指环王:双塔奇兵》等进口大片,以5300多万元夺得年度票房冠军(当时年全国年票房不足10亿元);电视剧版《手机》虽然从开拍就备受关注,但在北京、东方、浙江、深圳4家卫视首播收视平平,远低于预期。另一部被称为“中国首部谍战大片”的《风声》,在2009年国庆档上映,累计票房2.3亿多元;改编成谍战大剧的《风声传奇》后,首播收视也不太理想。此外,2011年由黄海冰饰毛泽东、蒋勤勤饰宋庆龄的电视剧《开天辟地》,能否超越1991年的同名电影还是个未知数。

1959年王家乙导演的《五朵金花》,片中插曲和5位性格各异的“金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的同时,还先后在46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创下当时国产片发行的最高纪录。尽管之后有1990年改编的电视剧《五朵金花的儿女》和2009年《新五朵金花》,其声誉和影响均难超原经典电影。1958年《七十二家房客》是上海人民滑稽剧团的看家之作,1962年王为一执导的粤语电影《七十二家房客》红透粤港地区,1973年由楚原执导,井莉、沈殿霞主演的电影《七十二家房客》风靡全港。2007年,林书锦导演将一部90分钟的电影拉长为120集的电视剧,2008年在南方卫视播出,反响一般。1954年《渡江侦察记》、《山间铃响马帮来》,1963年的《野火春风斗古城》,1965年的《地道战》和《秘密图纸》等的红色经典影片经久不衰,曾影响了几代中国观众,主演孙道临、王心刚、王晓棠、田华、于洋等老电影人,至今仍受广大群众观众的喜爱。而在近年翻拍播放的同名电视剧,能被观众津津乐道的并不多,更不用说影响几代人了。

翻拍国外影视剧 洋为中用出效益

随着国内电影市场越做越大,热钱纷纷涌进电影圈,“短平快”的赚钱战略,导致国内制片企业纷纷翻拍国外的著名影视剧。但若能结合中国的国情,改编翻拍国外经典影视作品洋为中用成功机率就大,相反则成为不伦不类的失败之作(见表4)。

一般而言,国人翻拍国外经典影视作品有两种趋势,电影翻拍以欧美为主,而电视剧翻拍则以韩国为主。在上表10部改编翻拍外国经典影视名作中,前8部是赚钱的,后2部几乎在主流城市影院难觅踪影。除表上列出的3部改编自日本、韩国和美国的热翻电视剧外,还有2010年播出、翻拍2000年韩国的同名电视连续剧《爱上女主播》和2002年韩国的《人鱼小姐》改编的《姐妹新娘》,以及2010年翻拍2001年韩国的《情定大饭店》、2009年韩国的《原来是美男》、1998年韩国的《看了又看》等同名电视剧。此外,还有2008年播出、改编自2006年美国《丑女贝蒂》的《丑女无敌》,2009年播出、改编自2005年日本《花样男子》的《一起来看流星雨》等其他国家的电视剧。

2010年,由中影集团、索尼哥伦比亚、威尔·史密斯的电影公司联合出品,成龙与威尔·史密斯的儿子贾登·史密斯主演的《功夫梦》制作成本为4000万美元,而实际票房收入远远超过了索尼的预期。虽然国内首轮影院票房只有4700万元,但据相关报道称该片在美国3663家影院上映,首映周末3天票房5600万美元,在功夫主题电影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成龙在好莱坞电影中最好的《尖峰时刻2》在2001年首映周末取得的6740万美元。《功夫梦》海外票房合计达到了23.63亿元人民币,成为近年最赚钱的翻拍片。另一部由张艺谋导演翻拍改编自科恩兄弟的处女作《血迷宫》的《三枪拍案惊奇》,虽然叫座不叫好,但在票房收益上应该说是成功的。总制作费1亿元左右,其中演员片酬占20%,改编版权费达几百万美金。国内首轮城市影院票房收入2.61亿元,加上二三线城市影院和农村不可统计的票房收益,以及电视播放版权费和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应说是赚钱的。

2006年冯小刚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改编的《夜宴》,总投资1.28亿元,在首轮城市主流影院上映,票房收入1.3亿元成为首部在9月中旬淡季上映的过亿票房影片。虽然在国内的口碑远不如冯小刚中小投资的《集结号》等几部作品,但《夜宴》的确是一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卖座电影。据说海外销售高达4亿元人民币。在美国上市的博纳影业集团公司从派拉蒙购买《男人百分百》翻拍权的《我知女人心》,可以说是从故事框架、人物性格到场景变更,基本是全盘复制《男人百分百》。中国版虽然增加了亲情戏的比重,并将巩俐扮演的女强人从花瓶改为了略占上风的角色,但影片刻意地学原作塑造不伦不类的大都会气质,既有东施效颦之嫌,也困住了两位演员的演技。影片的票房也不如预期,有点对不起巩俐和刘德华的票房号召力,首轮票房收入只有6800多万元,与同在2009年大年初一刘德华与舒淇主演的爱情片《游龙戏凤》1.14亿元票房相比差了一大截,也远不如刘德华主演的《新沙林寺》和《狄仁杰通天帝国》的票房。

2005年出品,在2006年美国一部获得艾美奖的电视电影《歌舞青春》,被誉为迪士尼频道最成功的原创电影。鉴于该电影的成功,迪斯尼公司又陆续推出了《歌舞青春2》和电影版《歌舞青春3》,人气席卷全球创造了青春神话。五年后华谊兄弟公司翻拍的中国版《歌舞青春》,为保证影片水准片中舞蹈部分由原版的老师重新组排,并交由在百老汇成名的华裔舞台剧导演陈士争执导,但他们只保证了影片的歌舞水平和表面的迪士尼标志性华丽感。片中将与原版同出一辙的人物、故事情节,极其生硬地加入中国式家庭、学校的教育文化氛围之中,极其山寨特色的翻拍内容,在今天歌舞片市场还未发展起来的中国,《歌舞青春》成了“四不像”翻拍美国卖座片的反面教材之一,在国内首轮影院上映,票房不足100万元。

要说国内电影人翻拍国外影视经典作品成常态的话,而对经典影片的桥段和故事情节信手沾来人“抄功”也十分得了,且还不用支付昂贵的版权费。国产片《爱情呼叫转移》与亚当·桑德勒的《人生遥控器》如出一辙,尽管取得了不错的票房,但已背离了“时间遥控器”这个创意的本质——珍惜当下,对这个外来题材来说是一次浪费。《窈窕绅士》运用了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全民情敌》中调教平庸男子成为情场高手的这条主线,两部片子里的平庸男子都爱上了女明星,而调教他的社交高手也都因此得到了爱情。复制主线之后,《窈窕绅士》改成让女主人公调教男主人公,并没有延伸出更多贴近中国观众生活的内容,一向以硬汉形象深入人心孙红雷,在片中演绎如何从土包子变成万人迷,也使观众难以接受。小成本电影《逆转流星》中的奇幻桥段,则是搬自比尔·墨菲1993年的《偷天情缘》,同样是得过且过忽视眼前的主人公,同样重复烦躁的清晨,同样重复地救助突发心脏病的老头……由此看来,被翻拍改编的外来题材基本上都是不错的,但能真正翻拍成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并不多。因为许多创作者没有考虑观众需要的是什么,以及观众反感的是什么。比如好莱坞卖座片的内核是美国人民的人生价值观,借用他们的桥段时,至少也应该掏干其内核洋为中用,把符合中国国情的内容放进去,这才是翻拍改编国外知名影视作品的制胜法宝。

反复翻拍导致同类题材影片扎堆撞车

2008年,首部有关李小龙师傅的叶问题材影片《叶问:李小龙恩师传奇》,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引发跟风潮。2010年《叶问2:宗师传奇》、《叶问前传》、《李小龙我的兄弟》、《功夫咏春》、《截拳道》等多部与叶问师徒相关的影片争先恐后地跃上大银幕。除由甄子丹主演的《叶问2》系列取得2.3亿元票房外,其余“山寨版”全部遭遇滑铁卢,票房收入都没达到预期。2011年由陆川执导的《王的盛宴》正在热拍中,紧接着由李仁港执导的《鸿门宴》也开机……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即将上映和正在拍摄或筹拍的影片,共有5个关公舞动青龙郾月刀、4个孙悟空腾云驾雾、3个穆桂英挂帅、3条白蛇缠着许仙、3场鸿门宴等着观众……这种反复翻拍改编同类题材影片扎堆撞车的现象令人十分担忧(见表5)。

翻拍同一片名、同一题材影片撞车,对于大多数电影人来说,其实也很无奈。如果说周星驰筹备多年的《太极》,被华谊兄弟公司宣布抢拍令他头痛的话,那么让他更无奈的是改拍西游记题材,又发现2011年拍摄与孙悟空有关的电影也有4部之多,要不是广电总局叫暂停翻拍四大名著,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跟风者。《大闹天宫》虽以3D技术和甄子丹、周润发、郭富城演员阵容为卖点,但目前国产3D片口碑仍不能令观众掏钱买票;反倒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功夫》、《少林足球》及《长江七号》等,对于青年观众来说是经典,大批“周粉”的热情使影片有了票房保证。此外,5个关云长抡大刀,与跟风拍摄的《叶问》题材影片如出一辙。

翻拍改编同名、同类题材影片过多、过滥,自然会使观众产生逆反心理。当同名、同类题材在市场上扎堆撞车时,肯定有胜者也有败者,因受市场放映空间所限,相信败者会占多数,这是市场法则。一而再、再而三重拍中外影视作品的老题材、老电影或是跨界改编重拍某部戏剧,不少中外经典影视作品被翻拍改编了N遍,有的甚至从不同角度翻拍了几十次。无论是翻拍改编,还是借鉴、效仿和“抄袭”,带来的结果是题材重复,类型撞车,在导致观众审美疲劳的同时,也给投资商和创作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就连大导演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冯小刚的《夜宴》这样取得高票房的影片也难免不遭“骂名”。

为此,呼唤原创、独辟蹊径、题材与内容创新很重要。建议电影创作者学习冯小刚、姜文不跟风、不重复自己的创作态度。冯小刚当导演16年拍了15部电影,没有一部跟风之作,且以“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星”不断变换的主演阵容,在赢得观众的同时也使其登上“商业电影之王”宝座,累计票房达23亿元。姜文虽然执导的影片不多,票房也有高有低,但他不妥协、不跟风、不重复自己,坚持原创且另辟蹊径,其电影作品一直受到一批掌握话语权的影评人和铁杆影迷的崇敬与追捧。2010年终于厚积薄发,拍出《让子弹飞》深受观众欢迎的影片,以7.41亿元创国产影片单片票房历史之最。

标签:;  ;  ;  ;  ;  ;  ;  ;  ;  ;  ;  ;  ;  

你什么时候追随了改编的潮流?--对影视剧“再造风”的反思_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