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_张庆荣1 王萌2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_张庆荣1 王萌2

张庆荣1 王 萌21.邹城市大束镇卫生院 273511;2.邹城市峄山镇卫生院 273501

【摘 要】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的现阶段,人们对于医疗服务体系的健全及服务水平的提升都予以了较大的关注。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长期存在于各个环节中。以下本文通过某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就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在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过程中,相关的医疗管理制度都得到了相应的健全,这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及医患纠纷的解决也非常有利。但是,在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依然存在些许的不足,需要相关的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为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支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08 年2 月~2013 年2 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5例患者,其中高血压冠心病24 例,心肌梗死31 例。男28 例,女27 例,年龄48~82 岁,平均65 岁。

2、研究方法对55 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归纳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二、不安全因素分析在医患矛盾频频出现的前提下,需要医院的管理者从整体出发,客观的对现有问题进行统筹分析及处理,从护理人员、患者及医院三个角度进行剖析,从而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现阶段,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人员自身的不足首先,责任意识较差。就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而言,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量较大,患者需要给予较高的重视度,在超负荷作业的前提下会逐渐削弱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无法严格的按照护理工作标准来提供服务。各项工作达不到规范化,其直接表现为巡房频率低、沟通工作不及时、出现护理差错等,这些都极易引发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其次,个人能力的不足。部分护理院校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医护人才的培养不全面,不能做到理论学习结合临床实践,致使其培养的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低下,参加工作后短期内无法快速的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同时,在实践能力较差的影响下,无法及时的配合医生采取急救行动。

第三,护理人员队伍普遍年轻化。截止2013 年,科室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4.5 岁,最年轻的护理人员18.5 岁。由于很多年轻护士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难以适应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繁重、劳累的情况,在从事具体工作时不够主动,病情观察时不够及时细致,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缺乏耐心等。

2、患者的因素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护患双方协同参与的活动,因此,需要得到患者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由于心血管内科中的很多疾病的病情变化快,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而部分患者不能配合执行医嘱,未经告知就私自离开病房、医院,有时请假后也不及时返回,不遵守护理人员告知的饮食、活动注意事项等,很多外界不确定因素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给下一步的治疗和护理均带来安全隐患,使护理风险明显上升。

此外,由于部分患者和家属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缺乏认识,对治疗效果要求过高,一旦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就把责任完全推给医护人员和医院,从而失去了及时治疗与抢救的时间,进而引起法律纠纷。

3、医院的因素该院心血管内科病房的床位多,相对拥挤,噪声大,特别是在夜间治疗操作时容易影响到患者的睡眠,使患者对环境因素产生很多抱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医院环境的不足,比如病房的地面湿滑容易摔倒等容易引起患者的情绪改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患者的睡眠和康复,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容易引发护患纠纷。

其次,医疗费用是院方不安全因素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大多心血管疾病的医疗费用相对较高,加上部分患者的经济条件有限,如果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未能及时向患者或家属提供费用明细并做好解释,或者护士在催款时的说话方式不当,也会引发护患纠纷。

此外,患者对医院的有些护理规章制度不太了解,对医院其他科室服务不满意、对膳食科饮食不满意,做检查时的等待时间过长等因素均可能引发纠纷。

三、防范对策1、明确岗位职责,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是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关键。全体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与工作标准,特别是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等均应严格遵守。护理人员的各种行为都应该在各项规章制度的监控之内,同时做好护理责任的划分,明确各班次的岗位职责,实施护士长-责任组长-护士的三级管理制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护理记录科室应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有效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做到警钟长鸣,使护理人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理文书是住院患者医疗文件记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争议时有着重要的举证作用。护理人员必须严肃对待护理文书的书写,做到真实、及时、准确、全面,禁止涂改、字迹潦草。护士长也应加强对护理文书的检查和监督,严把质量关,按要求妥善保存相关护理文书。

3、加强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水平。

加强护理人员的分层级培训,是彻底杜绝和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关键举措。为此,科室制定了护理人员层级培训计划,并认真落实到位。对护理人员针对性地加强三基三严技能培训,使她们不但能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的护理、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常用药物作用及效果观察等知识;同时还应熟练操作心肺复苏、电除颤仪和呼吸机的操作等,且每位都能单独完成。鼓励全体护士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对新分配的护士更应加强岗前培训及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提升护理队伍整体水平,有效减少护患纠纷。

4、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在护理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工作中面带微笑,使用文明用语,注意沟通技巧,全面提升护士的服务意识,努力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具备同理心,经常换位思考。同时,护士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的态度要诚恳,仪表要大方,耐心解释患者的问题,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利用晨、晚间护理,对患者嘘寒问暖,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用实际行动取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以建立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

总结:医院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而群众对于医院的整体评价则会考虑到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因此,为了帮助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每一个细节,通过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全面提高病患的满意度,以尽量减少纠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1]梁秀萍.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外医疗.2012(31)[2]周柳嫦.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16)[3]刘少玲,李薇,李小红.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1)

论文作者:张庆荣1 王萌2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8

标签:;  ;  ;  ;  ;  ;  ;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_张庆荣1 王萌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