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用电量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发展迅速。在电力企业中,电力营销信息化不断的发展和深入。因此实现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变得十分的必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论述了传统配网线损管理存在的弊端,叙述了电力营销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现状,最后探讨了如何做好电力营销信息化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配网线损;精细化;系统
在电力营销的主要管理中,线损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更是电企营销基础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在线损管理中,其工作越精细、到位,则线损的合格率就会越高,相对的,也说明了电力营配基础数据准确性、一致性越高,秒表管理与客户端用电问题处理也就越到位。
1配网线损类型概述
配网线损是系统受到热能形式的作用,而造成的能量损失,简单来说就是电阻和电导消耗的有功功率。通常情况下,配网线损可以分为以下类型:①定额线损。②管理线损。③统计线损。④理论线损。⑤经济线损。配网线损主要发生在电能输送环节,主要是受到电阻与磁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线损问题。
2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现状分析
2.1线损管理基础不牢靠
缺乏强大的、坚实的线损管理基础,配网相关信息无法及时并且准确的对丢失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治疗,进而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2.2管理制度方面因素造成线损
首先,电力营销线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无法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电力营销发展的新需求。现有的很多电力营销管理制度中对线损管理及线损现象的处理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使得管理人员对线损的管理和处理行为没有合理的依据和有效的规范。管理制度还缺少对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督和考核机制,一些线损管理措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落实,降低了线损管理工作效率,增加线损发生概率。再次,线损管理制度中存在漏洞,没有科学统一的线损计算系统,造成线损异常。抄表时间不同,不能法保证各个地区电路营配中现场调荷的合格率,以及其他抄表环节问题、终端在线率等问题,都会造成线损数据出现异常状况。
2.3人为因素
由于线损现象日益加重,所以引起了很多企业与人员的关注和重视。从企业角度讲,线损和收益关系密切,为尽可能降低线损而保证正常收益是企业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线损成因的深入分析了解到,人为因素是造成线损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人为破坏或窃电行为;②由相关制度缺乏间接造成线损;其中,人为破坏与窃电行为不仅使企业直接面临经济损失,还会危及线路运行安全,有发生灾害与事故的风险;制度缺陷是指企业在控制线损方面没有制定或实行有效的管理制度,没有统一、标准的制度保障,无法使作业人员对线损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使发现线损现象,也没有相应的措施可供采用,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3电力营销信息化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措施
3.1扎实线损信息化管理基础
3.1.1建立和完善营销信息系统
对线损管理进行指导建立和完善营销信息管理体系,及时的对配网线损、线损异常的统计、单位的评估数据等信息资源进行及时的收集,从而为线损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保证线损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推进线损管理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将营销信息系统作为媒介,实现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改良数据采集方式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地区依旧采用人工抄表的方式进行电能比对。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开展智能电表更换,例如进行插卡式的购电和应用。从长远分析为了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收益,并降低线损现象。电力企业应改良自身关于电力数据的采集方式,例如利用集中器通过网路回馈采集数据等方式。网络数据采集大大降低了人工采集数据的误差,并提升了采集数据的效率性,一定程度上降低线损提升了电力企业的收益。
3.1.3完善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开展,基于信息化平台,需要完善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实现配网线损问题全面监控,科学细致地处理配网线损问题,以及时获取线损相关数据与指标。利用线损指标,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实现线损管理与电力销售同步,利用稽查监控系统,对配网线损信息进行实时监察,以确保配网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借助稽查监控系统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需要不断地规范抄核收流程,落实配网线损管理责任,督促抄表人员按时完成抄表工作,为电费计算,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以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3.2健全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体制
由于线损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存在的漏洞,使得线损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线损现象产生概率增加。因此,电力企业要注意从管理制度方面入手,加强电力营销线损管理。首先,健全电力营销线损管理制度建设,对线损管理工作内容和处理方法做出明确的规定,明确线损管理职责划分,为线损管理行为提供有效的制度和规范保障;建立线损管理监督和考核机制,积极推广智能电网监控系统在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的管控作用,面向整个用电网络进行监控,及时反馈电力运行数据,同时在线损管理队伍建设中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对管理人员实施奖惩制度,并通过对管理人员工作的考核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减少因人员失误造成的电力线损,提高线损管理工作效率,促进管理措施得到落实。其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线损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创新线损管理模式,依据电力企业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统一的线损计算系统,引入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和系统,优化电量信息数据的采集渠道和方法,明确抄表时间、抄表路线,尽可能减少抄表环节及终端在线率等因素带来的线损异常现象。
2.3提高人员线损控制意识
人为因素是造成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所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人员的线损控制意识对降低线损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都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可采取开展线损专题讨论会等方法,使全体工作人员都能了解到线损的产生机理和线损异常成因,并强调规范作业的重要性。针对人为破坏和窃电行为,企业应积极配合当地公安局,开展日常性专项检查及整治工作,加大对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给不法分子敲响警钟,从而起到避免线路遭到破坏和防止窃电现象发生的作用。
2.4强化电力设备管控工作,及时更新和维护
针对电力线路运行中设备原因带来的线损问题,电力企业要注意强化对电力设备的管控工作。要科学规划和布局供电线路设置,采用高质量、高标准的电力设备和材料,定期安排检修和排查工作,及时更新和维护,确保电力设备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减少电力线损的不良影响,降低线损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几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营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目前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相关管理工作,满足具体管理形式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的提升和技能的培养,结合现状,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确保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仕儒.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198.
[2]秦小强.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及降损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010.
[3]尤智文.线损精细化管理在上海市区电网中的实现[J].现代制造,2011(6):68~69.
论文作者:劳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8
标签:线损论文; 网线论文; 电力论文; 精细化论文; 数据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