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之比较_邓小平理论论文

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之比较_邓小平理论论文

毛泽东和邓小平教育思想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毛泽东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系统科学中的整体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邓小平强调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说:“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邓小平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坚持,又是发展和创新。研究邓小平理论,必然包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核心内容;同时,必然应该突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活的灵魂。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坚持、发展、创新,其中当然包括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因而它与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科学理论只有形成体系,才易于为群众所完整地把握。科学理论一旦被群众把握,就会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完整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是十分重要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非常丰富。要完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决非一件简单的事,必然从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毛泽东思想体系有多方面的内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七部分指出,毛泽东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4.关于政策和策略。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6.关于党的建设。

《历史决议》还写道:“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

贯串在上述6个方面,主要有以下5个理论:

1.哲学理论(以《实践论》、《矛盾论》等为代表);2.军事理论(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为代表);3.政治理论(以《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为代表);4.党的理论(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整顿党的作风》等为代表);5.教育理论(以《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等为代表)。

上述5个理论是相互联系的。所以,研究毛泽东的教育思想,不能仅仅就教育论教育,应当与毛泽东的以上理论密切联系起来。不言而喻,毛泽东的哲学理论,是毛泽东教育思想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军事理论中的人民战争论,就与毛泽东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教育论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有通过人民教育,才可能赢得人民战争的胜利。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些都表明毛泽东关于教育与政治紧密联系的观点。毛泽东关于党的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干部教育第一”,这在毛泽东的教育理论中是十分有特色的创造。由此可见,作为科学理论体系去认识毛泽东思想,不能不研究毛泽东的教育思想。这就是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之一。

毛泽东教育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两者之间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毛泽东教育思想中最基本的理论有哪些?我们研究认为,有三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理论,形成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三个重要理论是:人类认识论、人民教育论、人的发展论。

“人类认识论”主要包括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所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或称知行统一的认识论。这是毛泽东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

“人民教育论”主要包括毛泽东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观,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群众路线的办学方向,教育的全民性、终身性。这是毛泽东教育思想中有独创性的重要理论。

“人的发展论”主要包括毛泽东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观点,“解放个性,发展个性”的观点,“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发展观。这是毛泽东教育思想中的发展理论。

毛泽东教育思想中的三个重要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三个“活的灵魂”有内在对应性:

首先,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与毛泽东的人类认识论是一致的、对应的。

其次,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当群众的学生,后当群众的先生。这与毛泽东的人民教育论是一致的、对应的。

最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是指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问题。怎样才能发展?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其次才是争取外援。人的发展论应有三种水平的发展:群体水平的发展、个体水平的发展、整体(人类与环境)水平发展。中国人民作为群体,应当怎样才能发展呢?毛泽东的回答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教育中,人作为个体怎样发展呢?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从古至今都在研究。毛泽东的回答是:“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把人类和环境合在一起作为整体怎样发展呢?毛泽东的回答是: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可见,“独立自主”,这与毛泽东的人的发展论是一致的、对应的。

毛泽东教育思想中的三个理论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了一个整体结构。人类认识论是教育哲学的核心,在人类认识论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深刻认识人民教育论。人民教育论阐述了教育对象、目的和方法。正是人类认识的发展性和无止境,才决定了人民教育的全民性和终身性。在人类认识论和人民教育论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正确领会毛泽东的人的发展论。毛泽东的人的发展论,是在人类认识论基础上的发展论;是在人民教育论基础上的人的发展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多方面的内容,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印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将其概括为16个方面。其中,邓小平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其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发展道路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动力的理论。3.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的理论。4.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理论。5.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6.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和平发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小平教育思想中最基本的理论有哪些?

我们研究认为,除了继承、坚持了毛泽东教育思想科学体系中的三个理论(人类认识论、人民教育论、人的发展论)之外,邓小平发展、创新的也有三个理论。这三个理论是:

“教育基础论”。邓小平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键是要发展科学技术,而要发展科学技术,关键是要发展教育。提出“教育为本”,“教育是基础”的新论点,从而论证了教育更为广泛的社会功能,突破了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旧观念,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基础论是邓小平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构建的新理论。

“教育发展论”。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提出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做到“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教育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要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基本点。“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发展论是在邓小平“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理论基础上构建的新理论。

“教育人才论”。邓小平明确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育的核心正是培养人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键正是使用人才。邓小平提出要培养大批“合格人才”、“专门人才”,进而造就大批“杰出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人才的基本标准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人才论是在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理论基础上而构建的新理论。

可见,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中的三个创新的理论,与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三个“活的灵魂”有内在对应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教育基础论”是对应的、一致的。“改革开放,和平发展”与“教育发展论”是对应的、一致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与“教育人才论”是对应的、一致的。

邓小平教育思想中的三个创新理论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了一个整体结构。只有在教育基础论之上才可能深刻认识教育人才论,正确处理好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教育发展论阐述了教育本身如何才能得到发展。邓小平简明地以“三个面向”提出了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法,这与教育基础论阐明的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以及教育人才论阐明的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功能,显然是密切相关的。在教育基础论和教育发展论之上,我们才可能正确领会邓小平的教育人才论。

毛泽东教育思想中的三个理论(人类认识论、人民教育论、人的发展论)与邓小平教育思想中的三个理论(教育基础论、教育发展论、教育人才论)有更深层次的一致性。这充分表明了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既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坚持,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创新。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类认识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邓小平进一步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由于邓小平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才可能正确评价中国教育过去的成绩与问题,正确认识中国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如何改革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论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这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邓小平提出了“教育基础论”。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深化了对教育的认识。很长时期内人们理解为:经济是基础,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实际上,从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引伸不出这种决定性的、唯一性的解释。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关键;要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教育是基础。邓小平指出:“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3]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科学技术愈来愈起重要作用,成为了“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简明扼要地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4]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强化意识形态的功能,而且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两者都需要教育作为基础。简要概括,“教育为本”。从实质上看,“经济是基础”与“教育是基础”并不矛盾。因为教育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邓小平的“教育基础论”,深化了我们对教育的认识。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教育论。在过去,人们常常把“人民教育”仅仅理解为最基本的、普及性的大众教育,这并不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教育思想。邓小平认为人民教育,既有普及的教育,又有提高的教育,两者不能偏废。邓小平根据毛泽东关于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指出:“目前教育方面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我们的方针是,一要普及,二要提高,两者不能偏废。只普及不提高,科学文化不能很快进步;只提高不普及,也不能适应国家各方面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文化的劳动者,所有劳动者也都需要文化。教育普及了,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发明创造就会多起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做到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5]邓小平还指出:“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6]这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具体化。是对毛泽东的人民教育论的发展。

邓小平提出了“教育发展论”。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和国际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深化了毛泽东的人民教育论。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机遇与挑战,面对21世纪,我国的人民教育如何改革,这是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邓小平及时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7]这明确指出了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战略。如果仅仅将教育局限为“学校教育”、“正规教育”;如果将教育自身孤立、封闭起来,这是“小教育”。毛泽东既重视学校教育、正规教育,更重视民众教育,非正规教育。他统称为“人民教育”。人民教育既是全民教育,又是终身教育。毛泽东的人民教育思想,即是指“大教育”。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这是大教育的深化,创造性地指出了人民教育如何发展。孤立、封闭的小教育不行;开放、开拓的大教育,才能使教育发展。面向现代化的教育,面向世界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才是名符其实的“大教育”。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实际上是提出一个新的“教育发展论”,深化了毛泽东的人民教育论。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的发展论。毛泽东的人的发展论,主张“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反对“摧残人才”,主张“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反对“消磨个性”,主张“发展个性”。反对“无所作为”,“骄傲自满”,主张“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等等。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人的发展目标应是“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邓小平说一定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4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8]毛泽东在阐述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时,已指出“有道德”、“有文化”。邓小平针对实际,更加突出了“有理想”、“有纪律”。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邓小平提倡人的发展目标应是“四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毛泽东的人的发展论的具体化和深化。

邓小平提出了“教育人才论。”这大大丰富和深化了毛泽东的人的发展论。邓小平响亮地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是如何发展的呢?首先,邓小平强调学校教育要培养大批合格人才,为此,需要合格的教师。邓小平说:“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和培养杰出的人才。”[9]邓小平的“教育人才论”,丰富和深化了毛泽东的人的发展论。

综上所述,我们探讨邓小平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有助于我们更深地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建立[1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所以,研究邓小平如何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所必需的。

“中国的具体实际”包含丰富内容。

其一,是不能割断历史。按照毛泽东所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加以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教育思想中,非常强调“启发式”、“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教育理论所故有的,都是十分值得继承和发展的。其二,是不能脱离国情。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地经济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整体地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的经济以及科学技术还很落后,文盲比例还很高。如何有效而较快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11][12]。其三,是不能离开世界。无论革命还是建设,中国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照抄外国教育理论,不可能成功。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惊呼“教育危机”、“教育荒废”、“教育贫困”,外国的教育理论尚且不能解决外国教育存在的问题,难道可以用来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吗?为此,我们应按邓小平所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要放眼世界,立足中国,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13][14]。

正由于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的教育思想,都正确地应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时又吸取和发展了外国教育理论的合理部分,它切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代国情,适应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因而,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和邓小平教育思想之比较,非常重要。特别是毛泽东的人类认识论、人民教育论、人的发展论以及邓小平的教育基础论、教育发展论、教育人才论——这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基础。

注释:

[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3页、第42页。

[2] 《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

[3][4][5][6][7][8][9] 同①第88页、第86页、第95页、第280页、第106-107页、第224页、第95-96页。

[10] 刘茂才、刘平斋、查有梁主编,《毛泽东教育思想历史与理论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18-728页。

[11] 查有梁:《大教育观》,《瞭望》周刊,1986年第12、13、14、15期。

[12] 查有梁:《教育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 查有梁:《科学方法与教育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14] 张健主编:《教育的新认识》,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标签:;  ;  ;  ;  ;  ;  ;  

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之比较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