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用于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的价值探究论文_严密

(湘潭市中心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 探究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46髋)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CT、MRI的影像学资料,评估CT、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确诊率97.83%,CT确诊率82.61%,CT、MRI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期、II期股骨头缺血坏死MRI诊断率均为100%,CT诊断率为66.67%、85.71%,I期及II期CT、MRI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期、IV期股骨头缺血坏死CT、MRI诊断率均为9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诊断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优于CT检查,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CT;MRI;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

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多发生于30-60岁年龄群体,主要由外伤、酗酒等因素导致股骨头供血不足,股骨头缺血坏死,引起压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上多采用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法对ANFH患者进行分期,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指临床分期为I期、II期的患者,是治疗ANFH的最佳时期,在ANFN进入III期后,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治疗困难[2]。因此ANFH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大影响,也是临床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3]。CT、MRI均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辅助诊断方式,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较好效果。本文对我院4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研究,评估CT、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9-2017.12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46髋)ANF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体查时表现为“4”字征阳性。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3.4(±5.2)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2.2(±0.4)个月。

1.2 设备与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CT、MRI扫描检查。

CT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自髋臼上缘至股骨头下缘范围进行连续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50 mA,旋转时间0.6 s,扫描层厚0.625 mm,,扫描间隔0.625 mm,螺距1.375∶1,重建层厚3mm,重建矩阵512×512。

MRI检查:采用西门子Symphony 1.5T MR扫描仪。参数设置:横截面SE序列T1WI参数:TR 740ms,TE 9.51ms。FS序列T2WI参数:TR 3400ms,TE 71.6ms。冠状位FSE T1WI参数:TR 740ms,TE 15.19ms。STIR序列参数:TR 7040ms,TE 45.36ms。

1.3 观察指标

观察CT、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根据ARCO对ANFH患者进行分期[4],0期: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病理显示有骨坏死,其余检查均无异常;I期:患者有临床症状,X线检查阴性,MRI检查发现有异常;II期:股骨头外形正常,X线检查显示骨密度异常但无塌陷,MRI检查异常,髋臼无改变;III期:软骨下骨折,呈“新月征”伴骨头塌陷;IV期:股骨头塌陷明显,关节间隙狭窄,髋臼继发性退变。I期、II期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诊断情况

MRI确诊率高达97.83%,明显高于CT确诊率的82.61%,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诊断情况[n(%)]

2.2 两种检查方式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分期的诊断情况

I期、II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MRI诊断率均为100%,高于CT诊断率(I期,66.67%、II期,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期、IV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CT、MRI诊断率均为90.00%、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分期的诊断情况[n(%)]

3 讨论

ANFH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可能由酗酒、外伤等多种因素导致。还有研究认为,长期使用激素也会导致ANFH的发生,可能是由于骨细胞活力受到激素抑制所致。临床上将ANFH分为I-IV四个时期,其中I期、II期称为早期ANFH,是治疗ANFH的最佳时期,超过II期的患者会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治疗较为困难[5]。因此早期诊断ANFH对治疗ANFH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CT、MRI均是临床诊断的常用辅助方式,如今也成为了ANFH的主要诊断方式[6]。由于ANFH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对预后影响较大,因此如何早期诊断ANFH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对我院4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CT、MRI两种方式检查,观察两种方式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MRI确断率97.83%、CT确诊率82.61%,提示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更高。在观察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两种检查的诊断率时发现,MRI对I期、II期诊断率高达100%,明显高于CT检查的66.67%、85.71%,表明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诊断率更高,早期诊断价值更大。

综上所述,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MRI检查诊断相对于CT检查诊断更敏感,确诊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侯新民,吕仁发,夏桂芳等.CT与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多中心对比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6):95-97.

[2] 郭山山,黄海歆,孙宏立等.CT与磁共振成像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17(1):53-55.

[3] 魏亚军.CT、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的价值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7):195.

[4] 姚兴朝.MRI、CT、X线影像学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对比[J].影像技术,2015,27(5):40-41.

[5] 沈梓璇,刘海龙,肖梦强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坏死指数与MRI分期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128-130,149.

[6] 任泽元.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效果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3):79-80.

论文作者:严密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CT、MRI用于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的价值探究论文_严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