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口语表达的发展状况论文_任美玲

浅谈我国口语表达的发展状况论文_任美玲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302

【内容摘要】本文按时间顺序,论述我国各个时期口语表达的发展状况,旨在让读者对我国口语表达的发展情况有所了解。

【关键词】我国 口语表达 发展 状况

口语表达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运用口语交流思想,传播信息,阐明事理,发表见解。古人讲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狮,烛之武退秦师就是用三寸不烂之舌“退”的,换言之,就是用口语表达“退”的,足以看出口语表达的重要。

据我国最早的文献资料《尚书》记载,远在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口语表达就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口语表达不仅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而且成为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的交涉工具。《尚书》一共28篇,其中记录口语表达的就有24篇,占绝大部分,最早的一篇是《甘誓》,是夏启讨伐反叛者有扈氏将战于甘所作的战前动员令,也是一篇出色的演说词。这篇演说词是我国文字记载最早的,比古希腊的演讲活动早1500年,所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演讲的国家。接下来有商汤讨伐夏桀的战前动员令《汤誓》和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战前动员令《牧誓》,内容更丰富,更具体,动员效果更佳,口语表达技巧更完善,更成熟。三篇战前动员令,分别产生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公元前17世纪的商朝和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分别代表了三个朝代的口语表达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夏、商、周时期我国口语表达的发展状况。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社会制度的改变促进了思想的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我国口语表达发展到昌盛阶段,涌现出了像苏秦、张仪这样的舌辩之士。苏秦以合纵之说,说服六国联合抗秦,佩戴六国相印,使“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张仪以连横之说,散六国之纵,帮助秦国,蚕食六国,完成统一霸业。苏秦张仪属于策士,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天下。另有儒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学术争鸣,论辩之风盛行一时。雄辩家孟子与农学家许行关于要不要进行社会分工的辩论,与淳于髡有关男女授受不亲的论辩都是著名的论辩。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有一大批能言善辩之士,如奉劝齐王广开言路的邹忌,出使楚国而不辱使命的晏子等,使我国口语表达到了鼎盛时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秦始皇统一以后,我国社会进入封建时代,王权至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文化,禁锢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限制思想,使百家齐鸣的局面变成万马齐喑,人们都闭口不言,不发表意见,不提见解主张,出现了“游说之士藏,雄辩之风绝”的沉闷局面,演讲论辩的良好风气受到遏制。加之经济发展了,文房四宝出现了, “说”被“写”替代了。再加上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只考文章不考口语的弊端,我国口语表达陷入低谷。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五?四运动”前后。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于是涌现出了一大批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激进的民主战士,他们上下求索,求索救国救民之良策,大张旗鼓地演讲,宣传进步思想,唤醒民众,拯救中国。孙中山先生1905年在日本东京华侨和中国留日学生中的演说,成了唤起民众的号角,成了振兴中华的鼓乐,给爱国人士以极大鼓舞。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演讲,催人梦醒,令人振奋。秋瑾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演讲,被誉为中国妇女的解放宣言。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也都成为演讲和论辩能手,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四处进行演讲辩论活动,成为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我国口语表达到了复苏阶段。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演讲活动已经由思想界、学术界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学生冲出校门,走上街头,到处游行,到处演讲,到处宣传,让爱国思想渗入人们骨髓。他们大声疾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这些爱国者冒着枪林弹雨宣传了爱国思想,复兴了我国的演讲事业,掀起了我国口语表达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高潮。

中国近代史上,也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演说家,像毛泽东、周恩来、闻一多等,毛泽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周恩来的《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和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都成了饮誉中外的演说名篇。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次又一次政治运动,诸如“三反五反”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等,使不少革命人士被打成右派分子,使无数知识分子被关进牛棚,新闻不自由,言论不自由,“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以免祸从口出。我国的口语表达又陷入另一个低谷。

党的十一届全会之后,经济发展了,思想解放了,我国口语表达又起死回生了。涌现出了像李燕杰、景克宁等一大批演讲大家。各行各业都重视口语表达,练习口语表达,举办各种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辩论活动,活跃思维,促进交流。演讲辩论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口语表达出现了发展的良好势头。

现在,我国对外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社交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所以,我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有不同形式的《口才与演讲》课程,努力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口才。

【参考文献】

1、王箕裘主编的《口才训练教程》

2、百度百科

论文作者:任美玲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浅谈我国口语表达的发展状况论文_任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