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世同堂》中的长子瑞宣形象论文_刘亚平

浅析《四世同堂》中的长子瑞宣形象论文_刘亚平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户县 710302

摘 要:《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祁家的长子,是处于中国新旧文化转型时期的封建家庭中的长子。既有强烈的“奉亲持家”的责任感,又有坚定的奔赴国难的责任感。在北平沦陷之初,他在两者只能选其一的痛苦中煎熬,最后终于找到了二者兼顾的平衡点,完成了人生的升华。

关键词:《四世同堂》;祁瑞宣;长子

“长子”在封建家庭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封建大家族中,长子寄托了祖辈、父辈延续家族辉煌或复兴家族光荣的重任,从小就被祖父辈当做文化楷模、道德楷模和未来的“家长”来培养和塑造,会得到比弟妹们更多的训导和严格要求,同时长子在家庭中有着和弟妹完全不同的身份和责任。长子在封建家庭中除了要遵守基本的孝道遵循祖父辈之命以外,还要担当家族重任,承担整个家庭的生活与文化传承。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家长制的需要,历史上的长子一般都具有如下文化特点:温文尔雅,谦和敦厚,聪明智慧,吃苦耐劳,忍让宽容,卑柔善良。长子比非长子更有责任感、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也更能承受挫折和痛苦,因而,性格也更坚强,但同时也使长子在生活中更多的遭受不幸与打击。在20世纪上半叶新旧文化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长子”更是被推到了封建家族制度瓦解的风口浪尖,就像《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他是祁家的长子,是处于中国新旧文化转型时期的封建家庭中的长子。一方面他接受着传统的封建家庭旧思想,长子文化教养迫使他自觉地履行“长子”的家庭责任——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挑起一家之主的责任;一方面他又受到新思想的熏染,渴望做自己的主人,渴望做社会的主人,渴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祁瑞宣有着强烈的“奉亲持家”的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他有点女性,在行动上喜欢全盘的体谅。”他体谅他的祖父,体谅他的父母,体谅他的弟弟,就连他自己的婚姻,他也选择体谅、选择妥协。他并不是不明白恋爱神圣、婚姻自由那一套,他也知道不应该一辈子都拴在一个他所不爱的女子身上,但是他替父母着想,替他的未婚妻着想,娶了父亲为他定下的“韵梅”。在思想上,他与老三瑞全相近,甚至比老三认识得还要深刻。但是在家里他不愿意时常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不愿意说出自己心中的痛苦和难处,他只愿体谅别人的难处。当他看到他的顺从给祖父与父母带来的快乐,他会感到一点骄傲,这种骄傲是用他的牺牲换来的。

他的体谅、他的顺从、他的腼腆、他的平和是家庭环境和自己的长子地位造成的。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家庭,瑞宣的父亲天佑不常在家,母亲又多病,瑞宣作为长子长孙,理所应当地挑起了照料这个大家庭的重担。既要照顾到年迈的祖父的心情,又不能让父母多费心,还要对下面的两个弟弟进行教导,更要对两个孩子和妻子负责。他是家里的中心人物,因此他不得不权衡整个家庭,他不得不顺从,不得不委屈自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牺牲自己的感受,博得全家的欢笑,牺牲自己的自由,换取大家庭的和谐与安稳。

祁瑞宣既有强烈的“奉亲持家”的责任感,同时,身处民族危亡之际,他作为一名正直、善良、爱国的知识分子,又有坚定的奔赴国难的责任感。

当日本占领了北平,祁瑞宣就明白自己有奔赴国难的责任,应当逃出北平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战中去,可是他终究是四世同堂大家庭中的长子长孙,他不能丢下整个大家庭,因为那也是他的责任。“尽孝”与“尽忠”只能选择一个,经过一番内心的斗争与挣扎,瑞宣决定:自己来尽孝,老三瑞全去尽忠,他支持并帮助瑞全肩负着两个人的责任离开北平去报效国家。然而,在沦陷了的北平,瑞宣不能心安理得地尽孝,他不甘心沦为亡国奴,时刻在寻找为国尽忠的机会和方法,并一直为自己不能报国而愧疚、懊丧,瑞宣时常谴责自己,“管自己叫作会思想的废物!”

瑞宣身上新旧文化和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必然导致观念和行动上的矛盾性,一方面是接受过现代文化教育的新式知识分子,一方面又是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旧家庭的长孙长子;一方面他渴望承担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一方面他又无法推卸家庭责任和旧伦理的义务。虽然瑞宣不能逃出北平奔赴国难,但是,留在沦陷区的瑞宣并没有采取“不抵抗主义”。瑞宣内心备受煎熬,时刻都想做到“忠孝两全”。

日本人对瑞宣的家人以及街坊邻居造成的伤害,让他明白了即使他因为要照顾一家老少留下来,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即使他不做反抗日本人的事,只是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日本人还是会找他的麻烦;即使他留下来为保证整个大家庭的温饱而工作,仍不能让他们免受心理上的摧残。瑞宣经历了身边的常二爷、小崔、孙七、李四大爷、父亲等人相继被侵略者害死,经过了战乱时期迷茫之后,通过身边的人和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价值。“苦难中的希望,洗涤了他的灵魂。”瑞宣在为家尽孝和为国尽忠这个看似不能调和的矛盾中找到了他自己的平衡点。作为长子的他,留下照顾家里,作为知识分子的他就算在迷茫时期,也不曾向日本侵略者低头。后来,瑞宣走上了为国效力的道路。在钱默吟老人及瑞全的鼓励、帮助之下,瑞宣毅然决定加入保卫国家、保卫北平的地下工作中,使自己的内心不再矛盾彷徨,不再悲观。他同意去学校做教员,去保护学生,去写文章。在学校里,他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为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他与明月和尚接头,为地下组织写东西。在钱老先生再次入狱,白巡长被撤职后,瑞宣鼓励白巡长与老三和他合作,同心合力,做地下工作。后来瑞宣接替了钱先生,负责编辑地下报刊,直到日本投降、抗战胜利。

瑞宣在黑暗的国度里完成了传统的家庭责任,也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赴难的努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处于长子的地位,瑞宣的形象塑造并不是只有悲剧性,他的存在揭示了特殊时期所特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老舍.四世同堂·惶惑[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2、老舍.四世同堂·偷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3、老舍.四世同堂·饥荒[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刘亚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浅析《四世同堂》中的长子瑞宣形象论文_刘亚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