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没有资格做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爱应该与教育同在。
关键词:理解 尊重 民主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并不缺乏对学生的爱,可是我对学生的爱和付出却得不到学生的信任和理解,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原先的那种激情荡然无存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这才知道原来我的爱是自私的爱、是专制的爱。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没有资格做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爱应该与教育同在。
一、教之爱是理解之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有了爱并不等于有了教育。教之爱是理解之爱,理解又指童心。这要求教师有儿童般的情感,儿童般的兴趣,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用儿童的视野去观察,用儿童的听觉去倾听,这样才能与儿童达到心与心的沟通,孩子才能敞开心扉去接纳你。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必须拥有一颗理解、关爱学生的心,这种爱要像农民爱土地,工人爱机器一样,发自内心,纯出天然。教师要用严父慈母之爱,关心、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有博大宽容的胸怀,认真处理好班级的日常事务,不能有私心、偏心,要以心换心,平等而真诚对待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是的,教育太需要理解之爱了,爱能使学生真正感受教育、接受教育;爱能使学生学得自如;爱能使他们消除心中对学习的恐惧,而我也坚信师爱的力量能换来学生爱的回报。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是将爱好作为职业,职业变成事业,而学生的爱是教育事业的原动力,只要我们教师能启动这种原动力,并控制这种原动力,我们就不会再失落。
二、教之爱是尊重之爱
随着网络事业的迅速发展,学生上网已成风气,这也是老师、家长最头疼的事情。可是我们又束手无策,强制的管理根本无济于事。我们应该做学生的网友,慢慢引导学生们正确使用网络,让它变成孩子的学习工具、帮手,而不是玩具,把孩子从网络游戏中拉出来,领进信息时代的广阔空间,头疼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知识视野也开拓了,学习成绩上去了,我们也多了一条通往孩子心灵的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我们不能天天在网上与学生交流,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育他们时应该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其实孩子的心灵有时候很脆弱,我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我们班上来了一位特别调皮,甚至有些讨厌的学生,他把整个班搞的鸡犬不宁,每一个任课老师无不头疼的,但是我觉得他对我的课似乎有些好感,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对他有好感,因为他在课堂上总是闲不下来,不是说话就是搞小动作。一次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就对他骂了一句很重的话,他当时就哭了。事后在教室外面跟我吼了起来,说是我伤了他的自尊了。当时我很生气,过后我静下心来想了想,我的确错了,我跟本没有顾及到他的感受,尤其是高一的小男生,特别想在同学面前,而且是在异性面前留下好印象。可是我没有做到保护他的尊严,对于他我缺乏一颗宽容的心、宽容的爱。但他却做到了,至少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顶撞我。事后他见了我还向我问好,这件事让我感触特别深,有时候孩子比我们做得更好,胸怀更宽广。因此我们应该首先教会学生尊重他人,真正的爱是尊重的爱,而不是压制学生个性发展的爱。
三、教之爱是民主之爱
教育不能剥夺学生的尊严而取得所谓的效果,我们应让教育充满民主色彩,即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在民主教育的原野上,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民主教育呢?我们应遵循“赋有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强调法治、倡导完善、讲究妥协、激发创造”的原则,寓民主与教育之中,用平等去培养平等,用一颗民主、宽容的爱心去教会孩子去关心别人、爱别人,在教育的长河中,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做人更重要。
当然,我们所说的民主教育并不是完全自由放任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懵懂孩童的时候。在今天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我们成人尚且有许多的无知与无奈,有很多难以取舍的东西和难以决断的困惑,我们又怎能指望这些孩子能够“洞察秋毫”、“明辨是非”?对学生,道理当然是要讲的。不但要讲,而且要“讲足、讲够、讲深、讲透。”你讲的还不能是脱离学生实际或者学生不爱听的“大道理”、“空道理”,而要尽可能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但有的道理你讲了他们不一定能懂,有的道理他们懂了不一定能实践,有的时候他们实践了不一定能坚持。总之,他们毕竟是孩子。虽然我们的手里也没有掌握绝对真理,但我们的经验,我们的教训,连同我们的知识应该成为他们少走弯路的借鉴,成为他们学习的一种资源。因此,适当的灌输和强迫是必要的。但惩戒并不代表体罚,凡事都要有一个度,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体现法治精神,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与学生一道成长,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鼓励、共同参与、共同分享,更加完美地完成教育使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灵魂的阳光、教育是良知的钥匙,老师们用我们的爱和智慧教育自己的学生吧!他们渴望爱——这就是他们幸福的源泉。我们要让教育与爱同行!
论文作者:何 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7月总第8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之爱论文; 民主论文; 孩子论文; 都能论文; 一颗论文; 《教育学》2015年7月总第8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