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网融合”的城市能源互联网探索与实践论文_丁盛,,马一凯,,纪蓓,,王宇

基于“两网融合”的城市能源互联网探索与实践论文_丁盛,,马一凯,,纪蓓,,王宇

[摘要]:以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为基础,以设备全景感知、边缘计算、大数据分析为融合手段,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形成复合电力服务流媒体,将“单向单一”供电服务模式向“多元多向”业态交融新业务模式转变,实现业务范围延伸、服务对象拓展、商业模式创新、服务质效提升,建设具备“安全可控、泛在互联、智能互动、多能互补、绿色高效、开放共享”六个特征的立体式城市能源互联网。

[关键词]:坚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城市能源互联网

1引言

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两会”做出全面推进“三型两网”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部署,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能源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围绕解决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坚强智能电网为载体,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聚焦客户体验,全面提升供电服务能力,分析内外部需求,拓展新兴业务,构建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多流合一”的智慧能源互联网,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2主要做法

2.1加快坚强智能电网、一体化智能通信网建设,奠定两网融合基础

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区块,从新型城市综合能源多样性、功能性、灵活性、市场性的特点出发,围绕“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聚焦配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负载均衡度高、互联互供水平优、自愈能力强的一流智能配电网,满足源-网-荷-储互动需求。

发挥电力通信网现有优势,大力开展通信骨干网、配用电通信网的升级改造。骨干网采用SNCP方式进行保护,通过MSTP技术,满足线路保护、稳定运维、调度数据网和综合数据网等电网业务的通信需求;配用电通信网采用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组网,形成以串联多级分光模式为主,手拉手网络保护为辅的组网模式,为高质量配电网络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2以智慧物联技术为支撑,初步形成两网融合新局面

输变电全景感知应用,助力输变电设备智能化运维。部署智能感知终端、智慧物联代理,通过云雾协同、状态感知技术,实现输变电设备及运行环境实时监测、故障精准预警,进一步提高输变电智能化、信息化运维水平,推动输变电物联网深度应用。

城市核心区域配电网全景感知全覆盖,提升配网运维管理水平。通过智能配变终端、馈线终端、故障指示器、智能配电站房、视频监控等设备感知和数据管控,一是实现光伏、风电、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柔性负荷等配电网可调控资源的互动协调控制;二是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故障感知,由“人为研判”向“系统智能精准研判”转变,由“被动抢修”向“主动抢修”转变,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三是实现配网设备缺陷状态监控,辅助安排检修计划,严控临时停电,全面提升配网运维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大云物移智”新技术深化应用,电网设备泛在互联

近年来,5G发展速度和规模超出预期,电力企业加强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应用5G网络高可靠、低时延、大连接的技术优势,实现精准负荷控制,机器人、无人机智慧巡检,无线差动保护、配网自动化三遥等“5G+”电网业务典型应用,实现电网智能、稳定、高效运行。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连接电力用户、电网企业、发电企业、供应商等电力系统各环节的人与物,实现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需求快速响应、服务灵活便捷,实现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

2.4多种业务形态融合共生,构建互联网生态圈

建设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涵盖政府、终端客户、产业链上下游的智慧能源综合服务体系。支持广泛的能源数据接入,实现综合能源(电、水、气、热等)消费数据实时采集监测。建立规范的客户侧用能服务体系,开拓智慧能源服务市场分析、客户管理、项目实施、质量保障等数字化营销市场。

打造“多站融合”新模式下的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站。建设集充电站、数据站、北斗基站、5G基站为一体的多功能变电站,服务地方经济民生发展,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运营,实现电网从单一“输送电力”向多元化的“输出数据、输出计算、输出服务”转变,与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打造全能型示范供电所。积极探索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构建多种能源互联互补新模式,在乡镇供电所建设风力发电、屋顶及车棚分布式光伏、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小型风光充供热一体化微电网系统,具备“近期可展示、远期可复制”特点,打造低碳生活新模式。

3效果及意义

面向电网。通过输、变、配电物联网建设,强化设备运维管理,实现运行风险预警预测,大幅降低了电网设备非停概率,有效提升了供电可靠率;通过一体化智能通信网建设,结合5G技术,推进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巡检、配网无线差动保护等典型场景应用,提升电网运维的自动化水平。

面向社会。打造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开展智慧能效、智慧报装、智慧用电等服务,聚焦客户能源需求,提升客户服务品质。通过“多站融合”综合服务站建设,利用现有杆塔、光缆、站址等优势资源,拓展商务合作新模式,带动上下游和关联企业共同发展,并逐步向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园区拓展延伸服务,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面向生态。按照“平台+生态”的思路,形成贯穿源、网、荷、储、用的产业平台,对企业能耗情况进行研判分析,并提供优化解决方案,实现节能降耗和效益提升,助力“低碳城市”建设。通过建设全能型示范供电所,推行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改善能源结构,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曾鸣.泛在电力物联网与互惠共赢能源互联网生态圈[J]. 中国电业.2019(8)

[2]孙湛冬, 靳友豪.泛在电力物联配电网拓扑研究[J].农村电气化.2019(8)

[3] 杨挺,翟峰,赵英杰,盆海波.泛在电力物联网释义与研究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7)

[4]郭文静,刘迪,丁学英.?面向电力行业的物联网平台设计及应用[J].?供用电.?2019(6)

[5]吴克河,王继业,李为,朱亚运.??面向能源互联网的新一代电力系统运行模式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2)

[6]刘东,曹敏,李文云,陈飞,邓云坤,翁嘉明.城市能源互联网技术进展[J].供用电.2018(11)

论文作者:丁盛,,马一凯,,纪蓓,,王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 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4

标签:;  ;  ;  ;  ;  ;  ;  ;  

基于“两网融合”的城市能源互联网探索与实践论文_丁盛,,马一凯,,纪蓓,,王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