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赋能“红色传承”论文

文旅融合赋能“红色传承”

文 周少雄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谱写伟大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壮丽史诗历程中,留下的光辉足迹珍存和精神谱系信码。它对于我们奋斗实现“两个百年”战略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和感召的楷模效应,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和力量源泉。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作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杭州,理应在“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这一事关治党育民、治国理政的重大工程建设上,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如何创新、如何突破的挑战性课题,进而示范全省,引领全国。

创新引领发展 坚定“双创”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与初心使命的特殊关系。他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些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我们追寻初心、认识使命的源头活水,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动力。

4.人工鱼巢的建造 在水库浅滩区,种植挺水植物(如芦苇),并设置人工鱼巢,可利用石块、废弃汽车轮胎、瓦砾等作材料。营造良好的水生生态环境,目的是利于鳖的栖息,以及吸引小鱼虾在此觅食、栖息,便于鳖捕捉到小鱼虾作食物。提高仿野生养殖的效果。

应该指出的是,杭州乃至全国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上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待突破瓶颈。一是财政包养缺乏活力;二是后续投入大有压力;三是保护维护与开发利用存在脱节;四是红色教化与助推发展有待破局。就陈列(展示、纪念)方式而言,总是用陈列说明式、学究程范式的、居高教诲式的、干瘪官样式的,甚至是蕴含封建意识的语言文字,进行传播与诉说。它无法触及革命先辈的心灵深处,无法感受志士仁人的生命澎湃,无法体悟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这个问题,也同样存在于党建活动、学校思政教育等工作之中。

解决问题的不二法宝,就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双创”理念及其路径。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再强调: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没有创造、创新,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发展,就没有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的发展壮大。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理念缺乏创新,就必然导致了载体、手段、语言、活动、路径、模式等等的滞后与落伍。

当下的中国,正面临着一个“百年之未遇的大变革”。世界秩序在变,经济模式在变,科技产业在变,主体人群在变,环境生态在变,以5G为先行的一个智慧社会已扑面而来。而我们的许多传播者、执行者包括许多专家,却跟不上生活,跟不上时代,跳脱不出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特别是思想理念,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警觉、创新能力,上述红色文化场馆的“陈列式、说教式、场景式”等套路模式,就是其无奈的结局。在当前全力推进文化建设、红色工程的大背景下,还有许多的馆室甚至大场所——所谓“宏大叙述”,依然沿着这个惯性路径继续大量地“冒涌”出来。

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医药行业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变化,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永无止境,因此,持续改进永远在路上。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部分,而制药工程专业标准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和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达到新工科赋予的真正内涵,进而满足企业对于制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构建的实验标准化是否有效、是否完备、是否合理也是需要经过学生毕业后在医药行业就业与实践来进一步检验,进而为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提供持续改进的建议。

我有一件开心的事,想说给你听,让你同我一起开心;我有一件失落的事,想说给你听,希望你可以理解我的失落;我有一件义愤的事,想说给你听,希望你能感受到我的义愤。

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一会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传播“传达语言”的创造与创新,实现“活化”。因为突破“看、外、隔”的传达障碍的切入途径,是“活化”。如何实现文化“活化”?方法是直指人心。深怀对革命先烈先辈先行者的初心敬仰、使命敬畏、灵魂敬爱,活化文化,穿越时空,触摸心灵,感悟生命,走进心灵诉说、灵魂交流。这才会有红色基因的灵魂重塑、心灵洗礼和生命满足。例如我们的场馆传达语言,将引起展示语言、设施语言、功能语言、场景语言、肢体语言等一系列的深度创新。

文旅融合赋能“活化”初心使命

去年国家机构改革,文化与旅游两部(局)合并,成立了新的大部委“文化和旅游部”,其目的之一是为了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当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正按照中央要求,从前期的“宜融则融,能融尽融”阶段,推向更高水平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阶段。

抓住文旅融合提升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文旅融合,积极借势赋能,从外在灌输为主,走向“活化”初心使命。

根据我们的实战总结,文化的活化,大致遵循七个路径:第一层次是“物态化、生活化、大众化”;第二层次是“当下化、行为化、技能化”;最高层次是“审美化”。这意味着我们当前红色场馆建设的创新化革命,迫在眉睫。

先看富弼。富弼是后世公认的贤相,而就是这样一个与范仲淹一样被崇高化了的人物,作为晏殊之女婿,曾在朝堂之上,当着仁宗皇帝的面直斥“殊奸邪,党夷简以欺陛下”。此一事件,亦常被后世作为用以批评、贬低晏殊之铁证,对此,也有必要对事情的原委曲直进行辨析。

坚持双创,坚定双创;转变理念,转变路径,我认为这是当前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进程的要中之要。

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必将给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以积极的赋能,催生红色文化传承传播进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双创发展。

第二将推动我们红色文化传承传播创新团队与优秀专家的创新人才工程适时启动。创造创新,人才是关键,人才以理念创新为基础,进而就能带来技术技能、手段作品(产品)、载体平台、品牌、运作机制、路径模式等的系统创新,带动起我们杭州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创新时代的全面到来。自2016年开始,省文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创性地启动了“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创新团队、优秀专家”的培育项目。这一载体与平台,将对我们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创新人才工程,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服务发展大局 基地胜地共荣

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要跳出“缺乏活力”“脱节发展”等缺失,必须抓住“服务发展大局、助推发展大局”的战略方针,走“以红铸旅,以旅彰红”“基地胜地,共荣并盛”的实施路径,打造一批国家级的、全国引领的、既是红色基地又是文旅胜地的新型品牌。

问卷星自2016年上线至今,运营时间虽不长,却已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在线问卷调查、考试和投票平台。截至2018年4月10日,已有2 237万用户累计回收超过14.49亿份试卷。问卷星调查问卷被广泛用于德育课堂[1]、随堂测验[2]及信息化教学[3],然而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尚未有过用于医学类课堂教学的系统报道。现将问卷星随堂“微测试”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使用心得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综述如下,供医学界同仁参考。问卷星平台分为免费版和企业版,对于高校课程日常教学中的“微测试”,免费版即可完全满足要求。

建议把红色教育与文旅体验结合起来。例如在红色旅游中,嵌入研学旅行、社会调查、田野采风、体能训练、知识学习、能力拓展、非遗传习等新要素、新内涵。让我们的红色旅游、红色品牌具有复合式、体验式的独特魅力与时尚内涵,这将极大地有利于将我们的党员干部、年轻一代培养成创新型、复合型的发展人才或治理英才。

建议围绕乡村振兴、富民强农,针对文化礼堂提升、乡村春晚拓展、景区村庄、特色民宿、共享农屋培育等的现实问题与发展需求,积极培育与开发一批红色家访、红色家博、红色回忆、红村市集、红镇街游、主题红色游线等创新型红色旅游产品。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以红铸旅、以红耀旅、以旅彰红、以旅活红。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标签:;  ;  ;  ;  ;  ;  ;  ;  ;  

文旅融合赋能“红色传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