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才工作要善于“借”论文

做人才工作要善于“借”

□王 磊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才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反复强调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让人才工作充满活力呢?笔者以为,关键在于充分用好、用巧、用活一个“借”字,尤其是人才本身是“善假于物”的,做好人才工作就更要做好“借”的工作。

做人才工作要善于“借势”。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才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我们党求贤若渴、广聚英才的博大胸怀,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这就是各级部门倾全力做好人才工作的“大势”,“借”此“大势”,通过创新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激励、评价等方面的政策性举措,积极顺应新时代人才发展态势,着力破解人才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让人才工作破浪前行更上一层楼。

做人才工作要善于“借力”。人才工作千头万绪,只靠某一部门单打独斗是不现实的,“借力”就是聚集多人的智慧,联合多个方面的力量,以达到成功的目的。不仅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分工协作,在协作中更新理念,整合资源。如在人才新政出台后,各方面的细则让各职能部门去具体制订,集一切智慧和力量为用,降低时间和空间成本。而且,还可以借助一些人才机构的力量,加快“人才地图”信息化建设,建立本地籍人才信息库,在国(境)内外举办各类人才活动,职能部门做好指挥,把好方向。比如,在开展在外人才圆梦家乡等引才活动中,人才机构掌握的人才信息是动态的,解决了职能部门再去浪费精力和时间来搜集信息的基础性工作。

做人才工作要善于“借智”。引才的核心是以用为本,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应该围绕本地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邀请学者专家开展技术合作,实施各类人才计划,引进智力项目,破解技术难题。同时,还应该积极与国内外大院大所、知名高校、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联系,请他们在本地设立研发机构,对人才引进、研发平台建设及运营、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

一个“借”字,天地广阔。以“智”与“力”为桨,以“势”为帆,方能驾驭好人才工作这艘“船”,使其破浪前行,“直挂云帆济沧海”。

超长混凝土结构是指伸缩缝间距超过相关规范规定的最大间距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伸缩缝间距虽然未超过规范限值,但结构温差变化较大、混凝土收缩较大、结构竖向抗侧构件对楼屋盖约束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超长结构一般工程条件较为复杂,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除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耐久性等要求,还存在超长结构的裂缝控制、地下室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建筑结构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框架结构的房屋会产生很大的危害,轻则引起房屋墙体开裂,重则引起房屋整体或局部倾斜或倒塌,因此,设计人员要对此高度重视。

明朝时期,景德镇窑工在钧瓷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最终烧制出另一种红瓷——祭红,颜色红泽而不俗气,红色中带着紫色,颜色沉稳,是高温颜色釉瓷中的一朵璀璨的明珠。

(摘自《中国人才》2019年第1期)

本栏编辑 王珊珊

标签:;  ;  ;  ;  ;  ;  ;  

做人才工作要善于“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