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课堂差异性教学的探究论文_梁庭恿

聋校语文课堂差异性教学的探究论文_梁庭恿

梁庭恿 广西百色市教育局 533000

摘 要:聋校新课标下,教学中需要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只有积极推进差异性教学,根据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广泛多样,客观公正的反馈和评价,才能让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愉快地进行学习,充分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

关键词:个性化 差异性 教学

聋校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其教学思维和策略开始发生转变,开始逐渐为学生创造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其侧重点在于学生潜力的挖掘和开发,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教师应尊重聋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和鼓励聋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位聋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聋生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发展。聋校新课标提出下,需要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怎样做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精神,让学生愉快地进行学习呢?

一、积极推进差异性教学

1.教学目标立足需要,体现差异。目前很多老师根据班级的平均水平制定同一教学目标,设计同一的教学过程,这个平均水平就造成了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因此,教师要通过充分了解学生已有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过程时就应当体现差异,比如设立分层次的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都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充分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进步,并激励学生不断上进,不断提高自己。

首先,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把教学目标内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分设不同层次的目标。例如,在教学目标中,关于读书的要求,以往我们只要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即可,现在,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在这项目标中,教师要明确,优等学生三条都要做到;中等学生,要做到正确,流利;后进生只要做到读正确。由于学生的人数比较多,老师的检查面就比较广,目标明确后,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目标达成度也较以往高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可以将根据课文所设的问题分为三个等次,并在备课中标注,A类问题,优等孩子回答,B类问题,中等孩子回答,C类问题,后进生回答。或者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大部分问题设置给全班的孩子,不分等次,但在课文总结时,设计一、两个有难度的思考题给优等生,让他们能做到跳一跳摘桃子,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充分照顾不同孩子的需求,是每个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根据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要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在上课时,可以给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整地说一句话或者听写一句话,也可以让学生在讲台把自已在学校里看到的事说一说。针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前进行5分钟背诵默写课文中好句子等。也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一是把学生分成几种不同层次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翠鸟》时,我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分成4组:A组能力中等的同学学习二、三自然段描述翠鸟活动的特点:围绕问题(1.翠鸟活动有什么特点?2. 哪些词说明了翠鸟的迅速敏捷?);B组能力中上的同学学习第一自然段:围绕问题〔1.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2.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3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C组能力强的同学讨论:(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抓住翠鸟的特点进行观察的?2.作者写翠鸟写的这么美,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D组能力弱的同学把课文读通读顺并学会生字词正确地打手语。

这样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让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吃得好,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吃得饱。

二、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思考方向

聋生因为听力的障碍,思维语言能力差,思维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但直观感受力强,抽象思维困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在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着难以把握的教学环节和内容,比如造句。造句是语文学习中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在造句当中往往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语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和思考,走出固化的造句模式。

在多角度的思考方向引导下,造句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释放其个性,使其不再拘泥于陈旧的模式,走进生活,让语文造句充满个性,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要根据个体差异,设计合理地教学方式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要做到: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地飞翔。现代教学以人为本,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为聋生今后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

论文作者:梁庭恿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聋校语文课堂差异性教学的探究论文_梁庭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