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50年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_和平与发展论文

当代世界50年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_和平与发展论文

当代世界五十年历史发展的主潮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潮论文,五十年论文,当代世界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当代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发展之快,竞争之烈,规模之大超过了有史以来的任何历史时期。当代世界50年的主潮流是和平与发展,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雅尔塔两极体制的解体、多元世界格局正在酝酿、行将跨入21世纪的90年代中期,这一主潮流的发展势头有增无减。本文着重就雅尔塔两极体制的解体前的主潮流作一概要的评述。

当代世界的和平潮流

当代世界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和平潮流集中表现在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争取独立和平等、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世界战争的趋势上。

1. 表现为雅尔塔体制结束前,全球范围内反对美苏争霸或美苏合霸主宰世界的趋势

就整个20世纪的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而言,世纪初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30年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推行法西斯主义国家和反法西斯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各个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当代世界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则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反对霸权主义的矛盾。看不到这种区别,就会把在30年代以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各个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加区别地看成铁板一块,就没有区别对待。看不到当代世界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和反霸权主义这对主要矛盾也就不能准确地把握维护当代世界和平潮流的症结所在。

在雅尔塔体制下战后美苏关系成为国际关系主线。美苏争夺贯穿在1945以来的半个世纪中,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和文化各个领域,无论是50~60年代美国的全球战略优势,还是70年代和80年代初,苏联的全球扩张态势,或者是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对苏新遏制和苏联相对收缩态势,从根本上说,都含有美苏的霸权争夺成份。对苏联来说尽管这种争夺在某种情况下,是以社会主义阵营或发展中国家代言人的身份声讨美国霸权扩张的;对美国来说,在一些情况下则是代表世界一些国家来谴责苏联的霸权扩张的。对于美苏反对对方的霸权扩张,在客观上也是符合和平潮流的。然而在雅尔塔体制期间只有美苏两家有力量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因而美苏的霸权扩张无疑对世界和平是莫大的威胁。对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反对美国、苏联各自的霸权扩张或反对美苏合霸全球性反霸浪潮,则是和平主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特别要提到1972年2月的中美上海公报、1972年9月的中日两国政府发表的联合声明、1978年8月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及1978年底公布的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公报,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具有重要意义。1972年的两个文件强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它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而1978年两个文件则不仅反对在亚太地区,而且反对在“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这是对任何一个推行扩张和霸权主义国家的打击和在国际法上的制约。

2. 资本主义世界由美国独霸到美、日、欧共体的协同与鼎立的争夺趋势

战后初期到60年代基本上是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它集中表现在:(1)它独自制订和推行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这一战略可以概括为对苏联实行封锁、包围、遏制的冷战政策,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线;对西欧实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严密控制,这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对亚洲、太平洋地区加紧侵略扩张,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东和非洲事务的积极干预,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咽喉地区;对拉丁美洲地区的全面控制,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大后方。(2)全面控制了战败国日本和联邦德国;(3)打进并在一些地区取代西方列强的势力范围,成为世界宪兵;(4)利用它所掌握的核优势,实行核垄断,推行核讹诈;(5)操纵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经济机构推行扩张政策;(6)利用本国经济在西方世界中所占的绝对优势,进行经济和政治的扩张。

70年代以来,西方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独霸的变化,出现了三种力量以美为主、三方协同和鼎立的趋势,它突出表现在:(1)美国在西方国家中经济和政治霸主地位相对削弱;(2)日本、德国成为西方世界第二、第三强国,美日、美德经济战加剧;(3)美日、美德关系由主仆依附关系演变为伙伴关系;(4)欧共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贸易集团,美欧依附关系演变为伙伴和竞争对手关系;(5)70年代以来的历届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协调和争斗显示了美国说了算的时代的结束。

3. 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运由苏联为首和以苏划线到各国独立发展探索符合本国国情道路的趋势

在当代世界,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国沙文主义和苏联在国际共运中的老子党态度是霸权主义的典型表现。例如根据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规定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划归苏联,1940年6月30日,苏联占领了罗比萨拉比亚和北布哥维纳地区。战后初期的对罗和约和苏罗协定则一再肯定了苏联的占领。1968年苏联侵捷前后发表了一系列被称为勃列日涅夫主义的社会扩张主义理论:(1)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宣称“社会主义大家庭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允许任何人把任何一环从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夺走”,“有权单独或集体地进行自卫”;(2)国际分工论,宣称社会主义国际分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3)有限主权论,宣称社会主义大家庭是最高主权,一国的主权是有限的,“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不能够同社会主义世界的利益对立起来”,苏联有权保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命运;(4)国际专政论,宣扬要把一国专政变成国际专政;(5)利益相关论,宣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局势都“触及苏联的利益”,“不能漠不关心”,“世界上无论什么地方,只要与我们利益有关,或者将要与我国利益有关,我们都要去”。①

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运中反对苏联和苏共霸权扩张和控制的斗争是维护和平潮流的组成部分。这表现为(1)南斯拉夫反对苏联和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错误决定的斗争,这是东欧人民公开反对苏联霸权控制的最早较量,1955年苏南两国发表了政府宣言,宣布在社会主义国家间奉行积极和平共处的原则。1956年苏南两党关系宣言的发表,肯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1956年4月情报局宣布解散。(2)波匈事件的影响,导致了匈牙利政治和经济改革的推行和1956年10月苏联政府发表在平等、自主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宣言。(3)阿尔巴尼亚反对苏联高压,坚持独立自主的斗争。(4)中苏分歧和扩大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论战,社会主义阵营和苏联中心解体。(5)罗马尼亚推行独立自主外交。(6)“布拉格之春”和捷克斯洛伐克及世界人民反对苏联入侵事件。(7)波兰人民对苏联控制的抵制。(8)欧洲共产主义思潮和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兴起。(9)国际共运中各国独立自主和多元化趋势的发展。

4. 旧殖民主义体系的彻底瓦解,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争取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趋势的加强

旧殖民主义体系的彻底瓦解经历了由1945--1955年战后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1956年到1990年的战后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有15个,以亚洲和北非为中心,后一阶段新兴的独立国家有85个,以非洲为中心席卷全世界,合共为100个发展中的独立国家。②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成立、1964年77国集团的形成、1973年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发展中国家开展中东石油战、7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维护海洋领海和渔区主权的反霸斗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和其它国际性组织中的影响扩大、发展中国家组织起来的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反帝、反殖、反霸、反种族主义斗争;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的斗争等,都是当代世界维护和平、反对霸权扩张和强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5. 雅尔塔体系瓦解和冷战结束后,展现多极力量竞争共处的趋势

雅尔塔体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最终解体,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从根本上说是各种反霸力量合力的结果,其中也包括两霸相争中的相互削弱,尤其是美国对苏联的削弱。冷战结束后,表面上看局部性的地区动乱比过去增加了,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然而,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不是增加了,而是相对减少了。冷战结束后,多极力量竞争共处的态势表现为:唯一超级大国,但经济实力相对衰弱的美国;走向超级经济大国之路的日本;以德国经济实力为主体的壮大中的欧共体;潜在的迅速发展中的中国;失去超级大国实力的独联体;以及松散的然而是不可忽视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伊斯兰国家。由于多极力量的发展、超级大国力量的削弱、集团力量尚未最终形成、经济和科技竞争因素大大强化,所有这些因素在总体上有利于遏制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6. 核竞争下频繁的常规战争和反战和平运动的交替,及制约新的世界大战力量增强的7趋势

当代世界频繁的局部战争不断,但已有整整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第一、二次世界大战间的战争间隔只有21年,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如何防止它的爆发?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最为关注的问题。当前制约新的世界大战的因素不断增强,它特别表现在:(1)人们越来越牢记反法西斯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团结一致彻底消灭法西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扩大;(2)全球规模的反对霸权扩张,反对核战争和反对世界大战的浪潮;(3)多极力量对霸权主义的牵制作用,不倾向运用世界大战手段解决争端;(4)在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由军事斗争手段为主转向经济和科技手段为主,军事实力对抗为辅;而松散的独联体实力剧减,难以发难;(5)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两个国家垄断联合国的局面已经结束。未来的世界大战至少可以推迟。战争与和平是现代世界历史上国际政治的中心问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往往一方面和平是扩张主义掩饰备战的烟幕,扩张主义以和平的外衣来为侵略战争装扮,另一方面世界人民强大的反战和平运动有助于揭露和防止侵略战争。

当代世界的发展潮流

发展是当代世界另一主潮流。它集中表现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和当代民族主义的新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政府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它突出说明在当代世界各国,不分社会制度、不分国家贫富都谋求通过改革调整,科技革命,来推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参见拙文:《跨世纪的当代世界改革潮》,《历史教学》1994年第3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1)多元化、民族化和开放性的趋势。这突出表现在,西方国家已从单纯应付危机型改革发展到结构性调整型。世界上一些国家已从单纯意识形态型发展到超越意识形态型;各国普遍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改革模式和政策;从封闭性的经济,或两个平行市场经济转变到对外开放型与世界市场接轨,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一大趋势。

(2)普遍重视国家和市场在改革发展中的互补功能。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成功发展中是概莫能外的。从战后前25年到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的改革显示由国家强化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到控制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则从单一计划经济模式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国家适当干预模式。当代发展中国家重视有利于市场发展的发展模式,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前言中写道:“当政府能对市场功能起到补充作用时,最有可能成功地促使经济的发展和减少贫困,而当国家和市场作用相冲突时,经济发展就会遇到极大的障碍。”(《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3)由单一的经济改革逐步发展为和政治改革、社会改革的协调发展。战后初期,各国的发展改革以单一模式偏多。70年代以来逐步向兼顾政治和社会改革方向协调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发展改革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表明,在推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政局稳定优先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4)发展与改革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和决策者能否及时捕捉有利机遇相关。资本主义国家面对二战后急剧变化的形势,在发展战略上及时调整,采取了重要的改革调整措施,而社会主义国家战后一段时期深受苏联僵化模式的影响,不仅改革停滞不前,而且对突破苏联传统模式的举措横加指责,阻碍改革的进程,从而在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竞争共处中处于不利地位。战后日本的崛起,充分利用了美国在亚洲发动朝鲜战争和越战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联邦德国的崛起也利用了美苏冷战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东亚“四小龙”的崛起则利用了当时中国内乱和封闭,占领中国的传统海外市场。对比1992年初邓小平关于抓紧难得的有利国际形势,扩大改革开放步伐讲话前后的中国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有力地表明了领导者的决策对于发展与改革的重要。

(5)在发展和改革中重视协调公正和效率相互关系以及协调富裕和贫困共生现象。

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改革和调整趋势

从战后初期至今近半个世纪这一潮流持续不断。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美、欧、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浪潮中十分活跃。在美国有1945-1953年的杜鲁门政府的公平施政政策;1953-1961年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现代共和党主义政策,1961-1963年肯尼迪政府的新边疆政策和1963-1968年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的社会改革政策。在日本有1945-1955年的战后初期的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和1956-1973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强化政府干预,实行以自由市场经济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混合经济体制的政策。在西欧表现为:国有化和福利国家政策是70年代以前英国实行国家干预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法国实行了经济计划化措施和国有化政策,采取以市场机制为主的有计划的市场调节经济,以图消除自由放任下市场机制的弊端和高度集中下国家控制经济的缺陷,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模式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间的有限计划的协商经济模式。在联邦德国实行自由竞争的社会市场经济政策,它既不同于凯恩斯主义模式和国家计划经济模式,也不同于完全的自由放任竞争经济模式。在西欧,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引人注目,它是西欧国家联合发展经济的新途径。

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滞胀和1979-1982年,1990-1993年经济危机的困扰,西方国家普遍进行了大幅度的政策调整和新一轮改革。在美国有1969-1974年尼克松政府的新联邦主义政策,1977-1981年卡特政府的反滞胀经济政策,1981-1989年里根政府的振兴经济政策,1989-1993年布什政府的稳定发展经济政策和1993年上台以新政继承人自居的克林顿改革。70年代以来在英国出现了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的经济改革;在英法等西方国家还出现了通过企业民营化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趋势。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强化了主导型管理体制的混合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兼顾内需的贸易,金融立国、科技兴国政策。

2. 社会主义国家在重重阻力中推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势

50~60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政策进行了改革性探索。苏联30年代开始形成了社会主义的高度中央集权的、以行政管理经济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主导模式对战争年代和战后苏联初期的经济重振、对新兴的民主和社会主义国家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形成僵化模式,妨碍了和平和经济大发展时期的改革和发展。1953-1964年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调整,在冲击旧有模式方面的勇气上具有开创性,但基本上是纠正斯大林时期的某些偏差,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1965年开始,勃列日涅夫实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从而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以行政管理经济为主的,有限利用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它既对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模式有所修正,又是在苏联走上霸权扩张条件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巩固和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的持续低速发展。由于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停滞、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短期当政,虽在一些问题上有所调整,但在总体上,并未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弊端,近半个世纪的过缓改革进程带来了积重难返的困境。1985-1987年戈尔巴乔夫突破旧模式,提出了大幅度的改革设想,1987年苏共中央6月全会通过根本改革经济管理基本原则的总体方案。但是,1988年7月后在经济改革受阻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急剧向右转,在苏共党内政治力量决战中导致戈尔巴乔夫下台,1991年底苏联解体和苏共被解散意味着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大失败和苏联社会主义运动的大挫折。

在东欧这一时期,由于1948年起南斯拉夫反对苏联控制,以及抵制共产国际情报局错误决定的斗争,推动了1950-1970年间南斯拉夫经济工人自治和社会自治的改革。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1957-1964年匈牙利进行了局部的经济和政治调整政策,1965年以后又开展了以工业为主的全面经济改革。在捷克斯洛伐克有1965-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改革,但是遭到苏联的血腥镇压。在70~80年代东欧国家的改革出现徘徊和曲折。波兰的工潮和社会动荡推动1982-1986间的社会经济改革;匈牙利的继续进行改革探索,捷、德、保、罗、南、阿在改革中徘徊。由于东欧国家不能有效地坚持独立自主,苏联势力在东欧急剧退出引发的冲击波,东欧国家长期以来存在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改革中的失误,以及西方世界和平攻势的加强。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剧变。

在中国,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以来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基本路线,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特别是1992年初邓小平关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重要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确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以来,国民经济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在世界经济乌云密布的形势下,出现了世界少有的迅速发展势头,开始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是本世纪历史发展的最明显特点之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这种曲折发展,是当代现代史必需回答的问题。首先,从世界历史的长河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苏联革命和建设75年,中国革命和建设45年,时间还短,缺乏经验,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其次,现有社会主义国家除东德外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或不够发达的条件下,走上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加速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方面的改革,就难以赶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三,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彻底,因而社会主义的巩固要比历史上任何革命都困难得多,需要一个历史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试想英、法、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巩固都要花费200年(1640-1832)、86年(1789-1875)和100年(1775-1877),何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呢?第四,社会主义体系的诞生宣布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神话的破产,它必然遭到来自资本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和遏制,以至颠覆,这种外部环境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无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说:“如果从实质上来观察问题,难道历史上有一种新的生产力是不经过许许多多的失败、错误和毛病,而一下子就建立起来的吗?”他还说过:“历史通常是循着曲折的道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善于估计历史的最复杂和最离奇的曲折道路,这是无可争辩的”。(《列宁选集》第1卷,第715页)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整个说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还处于初创时期,还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切不可躺在“社会主义优越性”上睡大觉,要不要改革,实际上是第二次革命,或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问题。而如何改革则同样关系到革命的成败。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该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绝不应拘泥于唯一的苏联模式,东欧的失利和苏联的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受挫,但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的还有中国模式等各种类型。

3. 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经济改革,走上了“脱贫”道路,逐步发展为新兴工业国家的趋势

60~70年代,东亚“四小龙”(新加坡、韩国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崛起是和它们实行发展外向型经济政策和推动经济起飞举措分不开的。他们强调在政局稳定前提下,在稳妥和逐步进行符合本土实情的政治改革时,着力进行发展经济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加大政治改革的力度。他们走上脱贫道路,达到中等发达以至发达国家程度③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发展外向型,全方位开放,把本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现代化的道路上也从西化、苏化型到开始探索符合本国特色型的改革道路,它们既不走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老路,也不按苏联和中国模式行事。在海湾地区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的发展是和石油收归国有并提高石油价格而成为致富国分不开的;拉美地区的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等国步入中等发展国家行列,则都和他们推行的富有特色的开放改革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面临共同性的普遍性问题。其一是,摆脱贫困,真正实现经济现代化,解决人口增长快、环境污染严重、资源优势削弱等问题;其二,摆脱前资本主义影响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多年统治的遗留问题,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化;其三,抵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控制、欺负和压迫,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

4. 现代化发展中,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大西洋地区扩散的趋势

7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发展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中国开始腾飞、太平洋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美国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苏联的亚洲部分经济比重的增加,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太平洋地区经济的活跃和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对21世纪是大西洋世纪、太平洋世纪抑或两大洋世纪各持高见,但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即大西洋的称霸时代已经结束,太平洋的地位日显重要。1982-1992年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人均GNP的年均增长率为6.1%,高于其它的南亚地区的3.0%,和高收入国家的2.3%。(《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表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5. 在现代化发展中,新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进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代新科技革命就其深度和广度及其对全世界的影响而言,是历史上没有的。

首先,它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现代化的发展。其次,它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并酝酿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第三,它加速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趋势。第四,它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第五,它促进了武器的急剧变革和军事战略的重大调整。第六,它也推动文化艺术和教育现代化的急剧变化。最后,它还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6. 现代化和贫困化共生,福利保障社会化趋势

在当代世界的发展和改革趋势中,尽管社会制度和问题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协调公正和效率、富裕和贫困成为普遍关注的大问题。以占收入或消费的百分额来计算,最低的20%和最高的20%分别为美国4.7%和41.9%(1985年),中国是6.4%和41.8%(1990年),巴西是2.1%和67.5%(1989年),坦桑尼亚是2.4%和62.7%(1991年),日本是8.7%和37.5%(1979年)。(《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表30)1990年世界银行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减轻贫困”(《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为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程度不等的福利国家政策。社会主义国家也着手改革和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注释:

①参[苏]谢·科瓦廖夫:《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和国际主义义务》,1968年9月26日《真理报》;载[美]塔德·舒尔茨:《“布拉格之春”前后》,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652~657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当代世界50年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_和平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