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制度:券商业务的桥头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桥头堡论文,券商论文,制度论文,业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券商业务主要由三大块传统业务组成:自营业务、承销业务和经纪代理业务。在机构上也相应地设有经管总部、投行总部和资产管理总部三大业务主体。但是,目前这些业务之间的关联度很差,缺乏信息沟通,更谈不上业务上的支持与联合。为此,我们要加强券商业务关联制度的建设。
实施关联制度与机构安排
实现券商业务结构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是寻找并构造券商业务间的关联,使其业务单元能彼此共享某些基础活动和支持系统,形成协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其差异性战略,获得较持久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券商应在机构与制度上作出相应的安排,具体建议如下:
1.区域性管理制度
券商区域性管理即指实行三级授权,设立区域性的管理总部,证券营业部作为三级法人在区域性管理总部的领导下工作,它实质上是券商业务间的横向整合。
从效益成本来看,目前全国性券商的投资银行部、研究发展部大部分按行业分工来设置,依据专业的分工有重要意义,但从效益成本看不合算。800多家上市公司分散在全国,以行业划分, 难免有许多重复性工作,如果能以一定的区划为基础,特别是依托营业部,不但能节约成本,还能建立区域资料库,形成业务的持续发展力。
区域性管理总部(分公司)作为授权法人,不应设置过多职能部门,在有限的岗位中要强化三项职能:第一项是对营业部的服务与风险控制职能,第二项是区域性市场培植职能,第三项是区域性信息反馈职能。
2.业务链管理制度
业务链管理制度是指对券商的多项业务进行纵向整合,在该券商的范围内将不同的业务或其他经济过程结合起来综合管理,发挥协同效应。以便构造各业务间的联系,发挥整体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券商业务间的链接关系有:
向前链接,即券商某项业务可通过供给与其他业务发生关联。向后链接,即券商某项业务通过需求与其他业务发生链接。投入关联,即券商各业务部门间资源及管理等投入上的关联,它可用“投入系数”衡量,该系数的经济含义为券商某一业务所需的其他业务部门的投入量。
3.信息流动机制与数字化管理制度
券商业务关联的核心纽带应是信息,券商各业务部门经营及业务信息的顺畅流动及广泛共享是其业务关联形成的基础。企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纠正的信息反馈过程。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券商机构尚无专门的信息收集与处理中心,更缺乏明确的信息流动机制。
为此,券商应制订公司内部收集及流动机制,明确各业务部门的业务信息文档管理责任,使各类信息在严格权限控制下顺畅流动,并得到广泛共享。
对券商业务关联试验的研究
1.对已有关联试验的研究
券商投行业务中由于包销会积淀一些股票,造成券商持股现实。但券商对这些股票的持有绝对不是作为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更多地是要在二级市场上以合适价格兑现来获得收益。
另外,由于新股发行方式的改革,投行业务也需要自营部门的协助,从新股的二级市场前景、价格空间等方面提出建议,从而保证新股的顺利发行。
经纪业务与研究的关联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研究对营业部的服务与支持,以扩大公司经纪业务量和经纪业务效益。另一方面是,通过研究对基金的服务获得基金的分席位,扩大券商经纪业务的份额。
2.加强券商的研究水平
券商研究水平与能力对其业务的支持作用是很大的,随着新股发行制度的演变、目前的新股发行方式对券商的整体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券商研究能力的要求更高。
同样,券商的自营业务更是离不开研究的支持,低水平重复带来低效益的现象不应出现在券商机构,券商应该整合全机构的研究力量,提高公司的整体研究能力,以研究来支持和推动各项业务的开展和发展。
标签:券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