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的加减运用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论文_王吉刚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 651500

摘要:目的 探析加减运用半夏泄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我院治疗慢性胃炎的患者中抽取62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1例。给予研究组加减运用半夏泄心汤治疗,给予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复查,发现研究组病情好转情况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半夏泄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半夏泄心汤;加减运用;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前言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胃部粘膜炎症病变引发的一种疾病,其病程进展缓慢,反复发作,以往好发于中年以上群体,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步伐加速,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当前在青年人群体中也较为常见[1]。慢性胃炎根据病情发展情况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病情随着年龄增长临床症状加剧,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明显体征表现,部分患者出现明显腹胀、腹部隐痛、舌淡、厌食、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胃出血、贫血、胃溃疡、胃癌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较多,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依据慢性胃炎需要长期配合治疗、反复发作的特点,采用西药治疗不仅价格较高且疗效不够理想,现阶段广泛采用半夏泄心汤加减运用于临床上。本文通过观察对比常规西药与半夏泄心汤加减运用于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医治慢性胃炎的患者中选取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1例。其中研究组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24-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64±4.12)岁,病程2-26年,平均病程(10.52±1.02)岁,无明显体征表现者10例,呕吐症状者9例,出现反酸症状者5例,腹胀者4例,腹气胀痛者3例。参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4-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2±3.15)岁,病程2.5-25年,平均病程(11.05±1.01)岁,无明显体征表现者11例,呕吐症状者9例,出现反酸症状者4例,腹胀者4例,腹气胀痛者3例。经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运用半夏泄心汤加减治疗,基础药方为:半夏10克、黄芩9克、干姜6克、人参6克、川黄连6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临床上出现呕吐症状的患者在基础药方上增加:姜竹茹10克,旋覆花9克;临床上出现反酸症状的患者增加:吴茱萸4克,煅瓦楞子19克,海螵蛸15克;临床上出现腹胀的患者增加:九香虫5克,大腹皮11克,紫苏9克;临床上出现腹气胀痛者增加:陈皮10克,佛手9克,延胡索12克,乌药10克;依据患者临床症状配好药方后,将其用水煎煮,每天煎煮1剂,分成2份,早晚饭30min后各服用1份。连续服用2个疗程,每个疗程为2周。

1.2.2参照组

予以参照组口服西药进行治疗。奥美拉唑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2317),按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给药(10-15mg/天,1次);铝碳酸镁咀嚼片(北京京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06),于饭后1~2小时以及睡前或胃部不适时服用,1天3次,每次服用1-2片。

1.3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对慢性胃炎患者痊愈情况进行评价。康复: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舌苔无异常,经胃镜检查胃粘膜充血水肿情况消失,无内在活跃炎症及胆汁回流情况;显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舌苔基本恢复正常,经胃镜检查胃粘膜充血水肿情况明显减轻,炎症范围减小显著,胆汁回流情况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经胃镜检查胃粘膜充血水肿范围较治疗前减小50%;无效:与治疗前相比较,其症状、炎症范围、舌苔均无变化[3]。总有效率:康复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研究中涉及的数据与资料进行处理,()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检验计数数据,当P<0.05时,说明其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慢性胃炎患者分别采用中药(半夏泄心汤加减运用)及西药(奥美拉唑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两种方案予以治疗,并在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应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引起慢性胃炎主要由患者饮食不当胃肠受刺激、情绪不畅体内郁气淤积伤胃、寒邪入侵体内、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上腹隐痛、食欲不振、餐后腹气明显、烧心、恶心、呕吐等,若为萎缩性胃炎患者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病症。慢性胃炎发病初期病因简单,病情变化单一,若患者不加以重视并及时治疗,胃粘膜经受反复损伤后,终致胃腺体不可逆的萎缩甚至消失。

西药治疗慢性胃炎以对症下药为目的,患者服药后症状消除明显,但部分患者对药物有一定的副反应,药效过后病情易复发。中医认为胃部脏腑与肝脾等器官密切相关,胃部长久不振,血络不畅,必然会累及周围脏腑,治疗慢性胃炎时应予以疏肝散寒、倾泄肝脾、温中健胃、滋阴养胃为出发点,清根治本后,使病症不易再次复发[4]。半夏泻心汤主要以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疏肝解郁、散寒祛瘀、健脾养胃为主;其配方中的半夏具有祛瘀散结消痞、调理脾胃、健胃止吐的作用,为主药;干姜疏肝散寒,黄芩清泻胃火,消除邪热,为副药;人参、大枣甘温益气,补脾气,为佐药;炙甘草调和各药,为使药,具有苦辛、寒热、升降、补泻并用的特点,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时,根据患者发病原因以及临床症状在经典药方的基础应症加减药材以达到对症下药、治根治本的目的[5]。

本研究对上述两组慢性胃炎患者分别采用中、西药给予治疗,经过疗程后为期半年的跟踪随访,对各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对比,发现采用半夏泄心汤加减治疗的研究组在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临床上运用半夏泄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值得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忠俊.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1):97+99.

[2]张辉凯.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19(07):107-108.

[3]代文英,梁佳勐,王巧玲.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60例[J].河南中医.2016,8(36):1321.

[4]王国民.胡斌中医临证经验浅述[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2):54.

[5]王长江.半夏泻心汤验案4则[J].湖南中医杂志,2017,08(33):114-116.

论文作者:王吉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  ;  ;  ;  ;  ;  ;  ;  

半夏泻心汤的加减运用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论文_王吉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