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致和-老子“守中”思想与孔子“中庸之道”之比较论文

以中致和-老子“守中”思想与孔子“中庸之道”之比较论文

以中致和
——老子“守中”思想与孔子“中庸之道”之比较

常 丽 娜

(泉州理工学院,福建 泉州 362200)

[摘 要 ]中华文化“尚中”思想由来已久,《尚书·大禹谟》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执中”的“十六字心传”。治国立身,只有师法天地,秉持中道,才能“天地位焉,万物生焉”,以中致和,和则生物。“以中致和”的观念深入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集中表现在老子“守中”思想与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上。两者虽有不同内涵,但都将“中”视为至德、至善、至美,中即天道的具体体现,中能生和,从而化育万物。

[关键词 ]老子“守中”思想;孔子“中庸之道”;以中致和

一 、“中 ”的源起

“中”在甲骨文中本为旗帜之类,唐兰认为“中者,最初为氏族社会中之徽帜”,“盖古者有大事,聚众于广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而趋附,群众来自四方,则见中之中为中央矣”。殷墟卜辞甲片有“王立中”的记录,《尚书》中有“大中之道,立其有中,为行九畴之义”。中即中央,天地之中心。 “中国”一词在古汉语中本指“中原地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华”与“夏”即包含有美丽、优雅的意蕴。因此,“中”相对于四周尚未开化的民族来讲,意味着文明、优雅和美好。中原地区最早进入农耕社会,靠天吃饭,所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天法祖”的观念,敬畏天地,师法天地之道,深入国人思想之中。殷商重鬼神,西周则重天命,这种天命观和天道观影响深远,儒道两家都有不同程度的继承并发展出自己独到的理论体系。《易》经作为儒家所推崇的中华元典,其精神思想不单单影响到儒家,其“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相互对立、互相转化的辩证思维观念也为道家所继承发展。“易”字本义好似在天上的太阳,如同鸟儿一样展翅飞翔于天地之间,太阳每日东升西落,如此永远循环往复,故“易”字有变易、改易、不易的含义。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但是变化变易变更的规律是不变的,这是万物应当遵循的根本规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古以来先民效法天地运行之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待时而动,遵从四时的变化来安排人世的活动,故而“天人合一”的精神也深入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即为天、地、人和万物达到和谐、适中、适度的最圆满的状态。天地本身最大最为本质的一种状态即为“中”的状态,所以,人法天地,自然也将“中”的精神延伸到人世治国方面。在《论语》与《礼记》等记载中,大舜帝是非常善于“执中之道”,能够始终“允执厥中”“执其两端而用中于民”,治国为政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中道即为天下之正道,惠民利物,使得天地万物终至和谐统一的均衡状态。所以,“以中致和”的思想代代相传,并深刻影响到儒道两家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

“中”的思想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深刻影响到了我们的方方面面,哲学、文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无不渗透着以中为美,以中为贵的思想。如中国皇家建筑紫禁城的设计,居天下之中央,位天下之正位,与天上的紫微星相对应,整个紫禁城建筑沿中轴线对称排列,而居中的只能属于皇帝一个人,以示尊贵。可见,中意味着美好高贵,意味着至德至尊。

“尚中”观念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对“中道”“中和”思想多有继承和论及,然而,“以中致和”的观念最为集中的表现在儒家孔子的“中庸之道”与道家老子提倡的“守中”思想上。

二 、孔子提倡的 “中庸之道 ”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首先指出中庸是一种至高的德性,“中庸,其为至德矣乎!民鲜久矣!”可见,在孔子心目中,作为至德的中庸很少有人能够做到。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庸呢?《论语》记载,有一次喜欢“方人”的子贡去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此处,孔子通过比较两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地点明中庸的本质就是“过犹不及”,过分与达不到都是一样的结果,性格行为过激与退缩怯懦也是一样的。所以,中庸之道就是要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为人处事的一个度和分寸,执两用中,反对走极端。子思《中庸》可视为对孔子中道思想的进一步详细的阐释。君子日常处世应该戒慎、慎独,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第27章)。何谓中庸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庸即常,中庸通俗地来说,即用中,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中”道,恰到好处。这里不是和稀泥,更不是孔子所反对的老好人、没有是非原则的“乡愿”,而是在坚持原则基础上的分寸感。儒家的中庸思想与禅宗“花未开时月未圆”的禅思参悟的过程美、中和美、朦胧美是相通的,都推崇一种恰到妙处的“中和之美”“中道”之美。

此外,《论语》中可以随处可见孔子及其门人关于“中庸”思想的表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大的道义原则上绝对要守住底线,而小节方面可以有所出入,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而是要把握住仁道的本质原则。孔子最为推崇谦谦君子,那么君子有没有标准呢?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在孔子看来,君子的行为原则也要把握一种分寸和度,那就是“文”与“质”最好的状态是调和折中,均匀和谐的状态,既要有文化礼仪修养,也要保持本色的质朴之美。“文质彬彬”不仅仅是君子的行为要求,甚至也延伸为一种美学范畴,进而影响到文艺创作。对于人来说,礼仪过多则有虚假虚伪之嫌,过于质实又会显得粗野。比如,在小说人物的塑造美学上,也要做到把握一个度和分寸。像《三国演义》在塑造刘备和诸葛亮时,着墨太多,文学修饰成分过多,由于作家“拥刘反曹”的创作倾向,对刘备一方的人物投注太多情感和笔墨,所以鲁迅先生在评价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时,指出“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比如出于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的诸葛丞相的同情,作家俨然把诸葛亮写成了一个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巫师妖道,这与历史上的诸葛亮的形象是有很大差别的,其原因就在于情感成分加上文学虚构大过了历史形象的真实成分。写刘备摔孩子则好似成了“邀买人心”的心机家。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文学虚构成分超过了历史真实的部分,作家在写作到兴奋点时失去了创作上的“中道”。

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论,要求行为上尽量符合中道思想,不要过分,也不要达不到。比如在学与思的问题上,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增长学问和修养的最好办法是学思结合,不能只是执著于一端,要执两用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在思考斟酌的程度上,三表示过头,过多,思虑过多容易导致行为滞后,一个人畏首畏尾,不够果敢坚决,缺乏勇气。所以,孔子提倡再思,就是恰到好处、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不必过虑。

孔子提倡的“中庸”思想最终是要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能够容忍、包容、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接纳不同之处,和谐相处。这其实也是儒家用中思想的最终指归。这与孔子的“仁道”思想并不违背,孔子的仁道思想包括忠和恕,恕道是最基本的要求,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上要尽量理解、包容、体贴他人,容忍他人与自己不同,这也符合君子的人格修养。因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那么如何把握做事处世的度与分寸呢?子思《中庸》中提出,要“尽心知性而知天”,而“天命谓性,率性谓道,遵道谓教”。儒家提出的“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境界,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从天性本心之善出发,遵从心性的天然,去为人处事,就能做到与道一体,身心合一,言行合一,从而与天地参,赞育万物,“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最终实现儒家所谓的“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

三 、老子提倡的 “守中 ”思想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与孔子开创的儒家,两家思想并不对立,而是互相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核心思想,并深刻影响国人的行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审美思维方式。儒家提倡为人处世要恪守“中庸之道”,以中庸之道来指导人生。道家老子则倡导“尚中”的中道思想,《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监理单位应该对施工单位的各项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和完善,监督施工单位能够更好的执行和落实各项操作规程。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质量保证体系,使监督管理和施工管理的网络能够得到完善。监理工程师在对现场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问题应该及时的解决,避免错误的累积。

老子所说的抱守中道,与儒家中道思想相同之处就在于,两家都反对走向极端,为人处世要把握好一个度与分寸。与儒家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主动有为不同,道家的“守中”思想则是以静制动,清虚无为,少私寡欲,静待时变。

简而言之,所谓“守中”即是要求人与道同体,仔细体会道体的虚无虚静。

用平板将苗床地面刮平、踏实,以利于营养块底部水均匀,便于后期水分管理。苗床宽度为0.8~1.2米,长度视育苗量而定,苗床四周可用砖头做好围堰,围堰内铺农用塑料薄膜防止水分外流和根系下扎。育苗营养块摆放要纵横对齐,间距1.5~2厘米。

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如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异常艰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带来的需求扩张与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之间的毛段日趋加剧。违法用地、矿产资源乱采滥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合理配置等重要问题都有待破解。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重新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不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效率。其中,重视好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

“守中”的内涵又包括那些呢?

那么“反”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为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反”即是“复”,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生死荣枯乃生命的根本常律,也是自然的根本法则。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事物的衰亡在道家看来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死亡是复归生命的根本,回到道的原初状态,即“寂兮寥兮”道体生命本初寂静的状态,再开始新的循环。所以,由此看出,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再次生命循环发展的开始。所以,道家主张,面对纷纭变迁的大千万物 ,与其造作妄为,不如抱持清虚,与道同体,表现出“无为”、不忘为的虚静状态。因为“无,名万物之母;有,名万物之始”,事物的发展要不断返归到道的“虚静”“无为”的状态,才是生命的“常”,而“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如此,方可存身保命,才能长久。由此可见,老子所主张的“守中”思想,其哲学基础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观。

道家反对人走极端,主张抱守中道,根本原因在于道家站在事物辩证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道家往往能够看到事物的反面,“反者,道之动”,这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的行为都要依循着这个根本规律而动,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获得幸福,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师法自然”,那么自然之道的第一规律就是它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间万物都包括了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阴阳两个对立面,两个对立面不断向自己的反面转化,所以,“物极必反”。老子在阐述天地万物的生成时,看似有玄虚神秘主义的成分,实则包含了朴素辩证的观点。“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曰大,大曰逝,逝曰反。”道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为天地万物的根源,万物必须依道而动,其表现就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等发展到顶峰时,“物壮则老”“盛极而衰”“乐极生悲”,此时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反”,反是事物的对立面,也是回返、复返之意。“反者,道之动”,这是左右事物发展走向的根本规律,任何万物都不可能超越这个规律。

老子“守中”,坚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如“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知雄守雌”、刚柔、强弱、有无、不足与有余等相反相成,老子强调矛盾双方的对立转化,并要求人们能够经常看到事物的反面,“反者,道之动”。孔子的辩证观虽不那么明确,然而阴阳对立、矛盾、相互包含并相互转化的传统思维观念也渗透于《论语》之中,孔子讲“五美四恶”、学思结合、“扣其两端而竭焉”等,也展现出了辩证思维的光彩。

其次,“守中”思想还包含了人应该少私寡欲、守柔处弱、返璞归真的涵义。“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所以,“守中”就要“不盈知足”。因为欲望是祸乱的源头,老子认为天下大乱也正是因为当时的诸侯国君们欲望太多,总是不知足。所以,他谆谆告诫世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是为常足矣。”《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开篇即颇有警世意味地唱道《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这俨然是对王熙凤贾琏贾雨村等世俗之贪欲之人的判词!《老子》第22章早已指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一味地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只会丢了本性,与道体的本原愈行愈远,南辕北辙。王熙凤最后的悲剧命运正是对老子此话的一种形象的文学注解。

再次,“守中”思想要求人应该处下不争,甚至利而不争,效仿水德,“上善若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恰恰看到了水的全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故老子主张最高的德性应该是水之德性,利而不争,因为水德接近道之德性。这与儒家孔子所主张的“至德中庸”不谋而合,也恰恰说明了儒道互补,儒道两家在“中道”思想上的殊途同归。老子认为,要效仿水德就要不争处下,他反对“用强”“取强”,甚至发出“强梁者,不得其死”的论断。“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在老子看来,表面的恃力用强,炫耀武力,并非真正的强大,反而是即将走向衰亡的转折点,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合乎道的终究是走向死亡。这对于连年争霸发动兼并战争的春秋时代,对于攘夺占有欲望强烈的诸侯们无异于振聋发聩的警世之言!

四 、儒道两家在中道观念上的异同

据太史公司马迁的记载,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儒道两家思想本来源出“周王官之学,老子原为周守藏室史官,道家“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儒家则源出司徒之官,“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就中道观来说,儒道不同之处在于,道家侧重于从天道层面而主张“守中”,从哲学本体论和阴阳相反辩证方面看待宇宙人生,提出虚静无为、知足寡欲、处下不争的思想;儒家则侧重于从人道行“中庸之道”,从立身处世方面来提倡“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刚健有为的精神。两家更多是“以中致和”的趋同互补,其共同之处在于:

儒家提倡“过犹不及”,道家则提出“物极必反”“物壮则老”,都反对走向极端,而应持守中道。老子主张知足寡欲,不盈,“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反对用强,反对恃强用刚,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认为,天道平衡、和谐,“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这是一种“中”的恰到好处的状态。

首先,“守中”要求人要清虚无为,守静复命。不是什么都不作,而是不妄为乱作,而是遵道而行,以“无为”的心态姿态,达到“无所不为”的目的。因为“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天地如同风箱,越多的造作施为,越多的混乱。古汉语中“治”与“乱”互训同义,治即乱,乱即治。所以,人主应该“无为而治”,“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反对过度、过分,反对走极端,反对行为思想的偏激

2)数据的种类齐全。煤矿安全生产数据属于多媒体数据,不仅包括实测值、平均值、累计值等结构化数据,而且还包括矿图、图像、视频、音频、应急知识、事故案例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且此类数据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1.阴阳辩证的基本哲学观念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成型后质量问题分析……………………………… 李天生,郑权恒,孟祥鹏,丁伟(6-42)

3.“时中”、权变的思想,两家都主张把握时机,待时而动,而非妄动乱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时运环境通权达变

老子认为圣人要效法水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孔子则主张“学而时习之”,甚至据时藏用,“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可以说,孔老都十分懂得运用“天时”而达人事社会之功。

4.“以中致和”的最终目的

综合考虑所设计的能量回馈装置参数和电感体积大小,选定电感量为2 mH的电感。选取滤波电容的耐压值要大于实验中最高电压70 V,电容值应大于962 μF。电容值越大,直流纹波电压越小。实验装置选用两个1 000 μF,耐压100 V的电解电容并联组成2 000 μF的滤波电路。

根据试剂盒数值计算,15头份猪血样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询问畜主得知此猪没有免疫过猪瘟疫苗,确定为感染抗体。详细情况见表1。

“中”是手段、方式,“和”是最终目的。中和之道本为天地自然本有本然之道,人道法天道,就应该遵循中道。老子提倡“守中”,孔子主张持守“中庸”,都是方法论意义上的论述,其最终目的是指导现实人生社会,希望社会和人能够达到一种“和谐”“和而不同”“阴阳充气以为和”的均衡调和的适允状态,如此,方能利生万物。

[参 考 文 献 ]

[1]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收稿日期 ]2018-11-13

[作者简介 ]常丽娜(1982-),女,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 ]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10-2323(2019)01-0003-04

[责任编辑 :曾 宏 ]

标签:;  ;  ;  ;  

以中致和-老子“守中”思想与孔子“中庸之道”之比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