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期刊摘录流行海外华人文化(下)_气功论文

外国期刊摘录流行海外华人文化(下)_气功论文

外刊摘编 走红海外的华夏文化(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华夏论文,摘编论文,海外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武术,扬名海外

中国武术在美国正不断发扬光大,在众多华人聚居的加州尤为昌盛。继加州州长威尔逊宣布将8月3日命名为“加州武术日”后,旧金山市长布朗亦同时宣布当日为“旧金山中国武术日”,湾区各门派武术团体以隆重仪式庆祝这个弘扬中国武术文化有意义的日子。

庆祝活动于8月3日上午11时首先在华埠花园角广场拉开序幕,湾区各著名武术派齐集花园角广场,在群狮起舞、鞭炮齐鸣中,向市中心的联合广场游行进发,寓意将中国功夫的传统由华人社区带进美国上流社会中去。州长威尔逊的华裔代表祖炳民教授代表州长向庆祝大会颁赠贺状,宣布8月3日为“加州武术日”,州长在贺状中赞扬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武术为中国文化主要内容之一,除强身健体外,还培养高尚人格,中国武术不独华人获益,且推广至美国各族裔民众。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宋增寿应邀出席仪式及致词,他表示很高兴中国武术能扬名海外,特别是少林功夫更深受海外人士喜好,他认为中国武术可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希望日后能进一步在美国获得推广,并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布朗市长在致词中表示,他竞选市长时,每逢参加大型活动,必有中国醒狮表演助威,而他亦成功当选,可见中国功夫厉害。目前旧金山市内有不少武术学校设立,学习者大多为年轻人,除强身健体外,亦可锻炼他们的品格,加强自律及信心,中国武术的推广,是旧金山种族多元文化的一种表现,增进各种族文化的融汇交流。

与武术走红海外遥相呼应的是,气功疗法风行欧洲。气功对疗病健体有多大效果和有无副作用,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问题。然而,这种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健体法,在西方正流行起来。一些欧洲国家的政府更是把气功引为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一部分,从某些角度看,西方人对气功疗效的信赖程度,比中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气功在西方流行,并非只由于它带有东方神秘色彩。许多西方患病者在学习气功后,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即使健康正常者,在学习气功后都表示身体状况比以前佳,容易进入心旷神怡的境界。这些才是气功在西方日渐深入民心的主要原因。气功在几年前流传到荷兰,据说欧洲最肥胖的人(荷兰人云柏拉格)在学习气功后,成功将体重由230公斤减至160公斤。此事在欧洲一传十、十传百,令气功受到愈来愈多的欧洲人认识。鉴于气功对许多疾病有西方医学难以解释的疗效,故尽管不少西方人对气功仍抱怀疑态度,致力于控制医疗开支的西方政府,已正式将气功引为国家医疗保健系统的一部分,其中以德国的态度最为积极。此外,瑞典政府也资助大型气功研习班。在法国,气功研习者多达一万人。不久前,一名前法国航空公司雇员被证实患上癌病,医生说她最多只能再活几个月。传统治癌方法对她完全无效。在万念俱灰下,她以姑且一试的心情求助于一名气功师。在开始学习气功后,她的病情立即好转,不出六周,这位不久前还在与死神搏斗的癌病患者,已能正常工作。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医生竟无法在她身上再次发现癌细胞。

饮茶

若干世纪之前,亚洲人就认识到茶叶的优良特征和对人体的种种益处,但是它在美国如此备受青睐、风靡一时还是前不久的事。如今,美国人认为茶是取代咖啡的时髦保健饮品。专为品茗者开设的茶吧、茶馆在美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是因为美国人发现喝袋装茶不那么有滋味。

正式的下午茶越来越受人喜欢,替代了业务会晤和工作聚会。而且茶馆悄悄地在很久以来就是咖啡店林立的市场中开展营业了,在波特兰,同她的母亲朱迪思以及另外一位伙伴经营英国茶社的萨拉·贝内特说:“这不是那种快速抓起一杯就走的东西。这是要增加点谈话的东西。到这里来的人真正是要暂时忘却他们忧愁的。”这些都是来自英国的妇女三年前开了个礼品店,萨拉·贝内特说,“但是人们不断地来问有没有茶供应”。她已经在波特兰开始了第二家茶店,经营来自中国的300余种茶叶。设在纽约的美国茶叶协会说,茶的行业在继续增长,1990年销售额为18亿美元,到1994年就增长到37.5亿美元。

在沃尔斯和旧金山美国品茗家协会的成员看来,饮茶是一种学问很深的艺术。美国品茗家协会成立于1984年中期,它从中国采办最优质的手采茶。被称为美国品茗家协会“品茗专家”的沃尔斯和他香港出生的伙伴罗伊·方在旧金山合开了一家中国式茶馆,名叫帝国茶馆。他们希望在美国传播茶文化,并最终将茶叶变成90年代的葡萄酒。方每年去一趟中国沿海的浙江省直接从茶农手里收购茶叶。他亲自监督采摘、加工和包装美国品茗家协会所需要的龙井茶。他说:“这种茶每年开春只有一周的最佳采摘和加工期。”美国品茗家协会买下这种茶,然后在美国以每磅3500美元的价格出售,或者让顾客花28美元喝只含3.5克龙井茶的茶水。美国品茗协会只同中国做茶叶生意。沃尔斯认为台湾茶叶颜色、形状、香味都不好,印度茶叶“中看不中吃”。

中医,迎来好光景

从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州的布拉姆市最近传来好消息,中国北京医学院将与该市约翰尼特尔医院共同合作,将投资70~100万德国马克,在3年之内建立一所设备完善的中医院,一方面用于继续从事世界卫生组织(WHO)委托北京医院和约翰尼特尔医院的合作研究项目,另一方面则便于缓解德国公民就诊中医之急。

参加前期研究工作的中方专家胡金生教授,凭其精湛的医术,在动用中医治疗疑难病症方面给布拉姆市的居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3月底一项调查统计,已有4200人前去门诊,其中40%的病人患有偏头疼或关节炎。其余的则为气喘、生理性疾病、坐骨神经痛等病症,经治疗后,已有16%的人痊愈,64%的人症状明显减轻。尽管两位女教授谢任玉和刘爱华先后前来协助胡教授工作,但是,约翰尼特尔医院院长马丁·艾魏斯迈耶却认为:“仍然有相当多的人由于场地设备限制及人手缺乏等原因而无法就医。”从病人来源分析可知,本州约占68%,本市亦有23%之多。德国医生认为,有必要尽快在该市建起一所既能治病也可以作为中医培训中心的新医院设施。为争取该项计划能得到更好的实施,德国有关方面正在努力使中医医疗费用纳入德国医疗保险体制。对于这一新计划,中方给予大力支持,正如3位教授在4月份的一次采访中所言:“积极推广传播中医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显然,德国公民像中国人一样享受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服务的日子是指日可待了,中医也将成为德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美国,如今的癌症患者同10年前的艾滋病患者一样,要求扩大传统的医疗范围,要求医生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愿望,把西医疗法同其他疗法尤其是同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中草药疗法结合起来。毫无疑问,就连布洛克医生也告诫说,把两种传统医学相结合,会有许多难以用科学加以解释的学问。肿瘤学家卡伦·克雷格说:“如果你仔细询问,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中草药辅助治疗。这种现象比肿瘤学家们愿意相信的还要多”。美国植物研究委员会负责人马克·布卢门撒尔说,德国人在对草药的应用和研究方面居西方国家的领先地位。虽然美国人在这方面无法与德国人相比,但如今我们每年在草药的应用和研究方面花费20亿美元,而且这个市场正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递增。加州圣安塞尔莫华人慈善联合会的针刺草药医师迈克·布鲁夫曼说:“草药的应用和研究正蓬勃发展。我们于1983年初次来到马林县设立中医疗所时,只有我们这里的三个人用中医为人治病。如今仅马林县就有100位中医,全国约有6000人”。希洛克现任美国肿瘤学会芝加哥分会主席,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附属医学中心肿瘤科主任。他说:“我每天接到50多位患者打来的电话,他们在寻找像我们一样采用综合疗法治病的医生”。可见,中医在美国患病者中深入人心的程度。

标签:;  

外国期刊摘录流行海外华人文化(下)_气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