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排涝水”研究与实践论文_夏静

杭州市城市“排涝水”研究与实践论文_夏静

(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浙江,杭州,310000)

【摘 要】“排涝水”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缓解城市内涝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杭州市通过多项举措,统筹推进城市内涝问题治理。本文分析了杭州市“排涝水”总体形势,对2014年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开展的“排涝水”研究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排涝;内涝;防汛;工程;应急;积水治理

1.引言

“排涝水”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实事工程。为缓解内涝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排涝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杭州市城市防汛排涝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从编制综合规划、实施排涝工程、完善监测系统、提升应急能力等八个方面明确了工作内容,通过多项举措,统筹推进城市内涝问题治理。

2.杭州市“排涝水”总体形势

杭州是一个洪涝灾害易发的城市,既可能形成总量大、历时长的大范围梅雨型洪水,又容易遇到历时短、强度大的局部性台风型洪水。同时,横贯杭州市主城区外围的钱塘江水位普遍比城区内河高,主城区内的主要排水通道是京杭运河,一旦遭遇长时间强降雨,内河水位持续上涨,容易造成城市低洼地区内涝。

3.杭州市“排涝水”实践

3.1 坚持理念创新,科学制定排水防涝规划

为系统解决杭州内涝问题,根据国务院住建部关于规划编制的相关要求,杭州市在全面普查和摸清河道及排水设施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地势、排水系统及河道三位一体城市雨洪评估模型,开展排水系统研究及内涝风险评估,并编制《杭州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将全市划分为382个排水子分区,提高排水设施建设标准,提出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径流系数控制的防涝理念,按照“蓄、留、排”的防涝思路,提出圩区建设、泄洪通道开辟、山洪系统治理、管网提标改造、城市内河治理、竖向标高控制等防涝措施。规划从杭州原有20年一遇的规划排涝标准,提升到能够有效应对“中心城区50年一遇,其它区域不低于30年一遇”的标准。

3.2 坚持统筹谋划,分类推进防汛排涝工程

2014年是防汛排涝工作三年行动的第一年,杭州市共启动实施项目378项。

3.2.1 以新修水利骨干工程为抓手提高外排能力

建成了闲林水库工程,可调蓄城西地区山洪200万m³,提高下游防洪能力;建设运河三堡南排工程,可增加城市外排能力200m³/s,快速降低运河及主城区城市河道水位;并启动了五堡排涝泵站等一系列外排钱塘江骨干工程,可大幅度提高城市外排能力。

3.2.2 以打通断头河及河道整治为抓手增强行洪能力

实施45条(段)河道整治,拓宽卡口、清除障碍物,扩大河道断面,并打通6条断头河,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3.2.3以重要入城口积水治理为抓手保障交通顺畅

对南庄兜、之江路钱江一桥等6处进入杭城的重要入城口进行专项治理,扩容改造原有雨水泵房及排水管道,有效提高入城口防汛排涝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4 以涉铁桥涵积水治理为抓手确保通行安全

按照50年一遇排涝标准,对14座下穿式涉铁桥涵配套排水管网及泵站设施进行了改、扩建,提高杭州市涉铁桥涵防汛排涝能力,确保桥涵通行安全。

3.2.5 以住宅小区积水治理为抓手改善民生环境

实施小包围强排、小区老旧管网改造、增设应急集水池及雨水泵站等工程,对39个住宅小区开展治理,共改造雨水管道5619米、新建应急集水池34个、雨水提升泵站15个,加大低洼住宅小区排涝能力。

3.2.6 以道路积水治理为抓手加大排水能力

对119条重要道路开展了治理,采用双箅形式加密道路雨水收水口,共计增设5593个;开辟快速泄水通道,改造排水及分流管道40余公里,增设18个闸门井;新建或改造51座雨水总排放口、雨水提升泵站;抬高、修复路面11.5万平方米,提高了短时强降雨道路雨水收集、排放能力。

3.2.7 以河道疏浚及闸站改造为抓手强化调配能力

实施45条河道清淤疏浚、54个闸站设施提升改造,有效提高了排涝闸站设施运行率及河道行洪、调配水能力,城市内河排涝总体能力增加了10%。

3.2.8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加大山洪拦蓄

实施山水拦蓄设施、山体截洪沟、清疏山溪性支流、打通行洪卡口、设置排涝泵房、完善山体承接系统等工程,开展城西留下地区、虎跑路小天竺等11个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区域总体排涝能力。

3.3 坚持风险预防,提升易涝区域应急处置能力

3.3.1开展评估,确定内涝灾害风险区域

杭州市建立城市排涝风险评估制度及城市积涝风险预警系统,对地形地貌、河道水位及排水管网等参数进行模拟,开展了城市排涝风险评估;同时,对2013年“菲特”台风期间造成的灾害进行后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分门别类的开展治理工作;对城市排涝风险点进行排查和评估,制定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图。

3.3.2因地制宜,落实易涝区域“一点一方案”

对148处低洼易涝区域等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编制《积水应急处置“一点一方案”》,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了处置措施、操作程序,根据气象,提前到岗值守,确保积水第一时间处置。

3.4 坚持智慧管理,健全排涝应急防御体系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排涝应急防御体系,完善防汛智慧管理。

3.4.1整合资源,完善应急指挥系统

建立智慧城管应急系统,整合了公安、林水、城管、气象等部门的监控信息,实现雨情分析、水情分析、防汛物资动态监管、重要抢险车辆实时定位等功能,基本建成应急感知系统,并开展重要桥隧积水实时监测系统建设,为市城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基础信息。

3.4.2修订预案,完善基层防御体系

修订防汛防台应急预案,优化社区、小区物业等基层防灾联动机制,编制《杭州城区防汛防台市民应急手册》,加强群防群策宣传教育,提升基层自杭州防御和自助自救能力。

3.4.3扩充队伍,强化防汛处置力量

建立市政专业、环卫保洁、数字城管、城管执法等队伍,健全环卫工人应急作业转换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问题,并动员“公羊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防汛排涝工作。

3.5 坚持长效机制,确保排涝设施正常运行

为确保排涝设施正常运行,杭州市还着重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长效管理,全面清疏城市排水管网,排查防汛排涝隐患点,组织开展工地等重点区域排水专项检查,对造成外部雨水管道严重堵塞的工地进行曝光。

4.结论

通过编制综合规划、实施排涝工程、完善监测系统、提升应急能力、坚持长效机制等多项举措,杭州城市内河行洪能力、住宅小区排涝能力、道路雨水收集排放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2014年杭州市城区未出现较大范围积水内涝现象,特别是往年重灾区---城西地区实现了“短时强降雨积水及时排除,道路交通不中断,居民家中不进水”的目标。

论文作者:夏静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0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杭州市城市“排涝水”研究与实践论文_夏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