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化城市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同时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相关的工程单位逐渐加大了建筑工程管理力度,并提高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标准,以此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因此,对于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而言,一定要全面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1、降低建筑工程成本
成本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工程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居住使用环境。然而,在建筑施工作业环节中若是不能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则失去了建筑工程的效用。故此,作为施工作业人员要时刻将成本控制放置第一位,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成本控制中如何合理的进行资金管理,实现资金的最大化配置是每个建筑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整个施工作业工程中,要做好前期的成本预算,避免施工作业中超出预期的大量成本支出,这样不仅会对工程进度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会因成本过大而降低工程质量,从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增大。所以作为相关部门必须提前做好预算,将整个施工的成本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2、节省人力成本和安全施工
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而言,安全施工作业是第一要素。任何一项施工作业在确保成本控制的同时必须确保其施工作业安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成本控制是针对整个工程建设而言,但作为施工作业环节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则是控制每个环节施工作业的人力成本,因人力成本也是建筑施工作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3、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建筑工程建设中,比较重要的施工作业环节则是必须做好施工进度的管理工作,从工程建设出发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安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都是依据一定施工环节来完成的,每个施工作业对其质量及周期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施工作业人员要对整个施工作业进行合理控制,有针对性的对突发状况进行合理分析,确保各个阶段的施工作业都能够在合理时间内完成。真正意义上做到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这样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施工作业质量,更能有效确保施工进度。针对施工作业中未能及时完成的施工作业,要认真查找其原因,并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
二、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无法落实
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内容符合国家以及投资方的各项要求和标准,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会定期派遣监管人员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与管理。但是这些所派遣的监管人员中,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程检验与管理中并没有将个人职责严格落实到位;部分施工单位所派遣的安检人员并非专业人士,检查内容、检查方法缺乏专业性、科学性与合理性;部分施工单位受人力资源、资金储备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所配备的质量检查人员并非专人专职,而是一人身兼数职,受工作时间、个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安全施工管理工作无法全面落实到位,无法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制约建筑工程整体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从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区域划分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不少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办公区域、工作区域和安全区域混合、较差划分的情况,各个区域安全管理均不符合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与标准,且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较低,在工作上存在敷衍、怠慢、支差应付的态度,严重缺乏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落后
我国多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建设的工作内容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施工现场安全施工防护设备无法满足国家规定的各项要求与标准,同时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现象均是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落后所致。现如今,我国安全施工管理体系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施工安全设备没有及时得到更新与替换,不少设备存在老化、破损现象;②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出现交叉管理、重复管理、空白管理的现象;③建筑施工现场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标志,安全指示灯、安全警示语未安装到位;④安全施工管理职责缺乏明确性,各项管理内容没有严格落实到个人。
三、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1、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力度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几乎所有的环节都需要使用人力和机械设备,因此,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第一,机械设备本身的质量;第二,机械设备的完整性能;最后是机械设备的证书。机械设备需要人员操作,施工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操作机械设备。同时,运营商需要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如果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可以迅速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从而减少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施工延误,同时尽可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建筑施工现场,还必须灵活利用机械设备,确定成本低、易磨损的各种机械设备如橡胶轮车、脚手架的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其主要位置是辅助功能。
2、建筑企业完善质量监督体制
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需要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协调工作,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施工企业需要事先了解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质量监督体系,并在每个施工阶段制定相应的监理政策。第二,由于建设项目分布分散,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协调工作,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突发问题进行实时、合理的分析,及时找出负责人。同时,施工企业还需要做好施工人员的绩效考核,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能够协调一致,减少对施工项目的影响。第三,施工企业要加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管理单位等多个单位的协调工作,使这些单位能够共同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进度。
3、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良好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因此,要提高原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完善质量管理机制。中国的建设项目通常是分包出去的。在这个时候,要协调建设中的各个部门和环节,统一建设中的责任和权力。明确划分各建设单位的建设范围和责任。此外,在分包建设项目中,应注意控制分包的数量,避免分包规模过小,阻碍施工的协调。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与控制并不是单一的、简单的过程,而是动态的、复杂的、系统的。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现阶段部分建筑单位的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了建筑的正常使用。所以,相关企业和部门必须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高对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监督管理体制,加强施工人员的整体施工技术,使得建筑施工各环节的施工工艺都能够符合质量要求,扩大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从而推动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9):175.
[2]代传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6):158~159.
论文作者:吴明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作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环节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