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梁影

梁影

(云南省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摘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方法:收集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共155例,患者均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见患者分为77例对照组和78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利培酮能够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配合针对性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精神病;女性患者;住院患者;利培酮;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202-02

精神病指的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情感、认知、动作、意志等心理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异常,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1]。利培酮在精神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配合有效的护理才能避免药物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本次研究中,对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的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采用了针对性护理。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共155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见患者分为77例对照组和78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年龄在24岁~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10.1)岁;患者的病程为5年~8年,平均病程为(6.3±1.3)年。观察组年龄在23岁~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10.2)岁;患者的病程为5年~8年,平均病程为(6.2±1.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均口服利培酮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日0.5mg,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加减,但每日的最高剂量应<2mg。在此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针对性护理:

1.2.1失眠护理。利培酮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易醒、入睡困难等失眠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设出安静的、舒适的病房环境,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保持病房中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如有必要,可口服阿普唑仑片帮助患者睡眠。

1.2.2锥体外系反应护理。在治疗三周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震颤、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反应,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营养的摄入。

1.2.3体重增加护理。在治疗四周后,部分患者的体重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增长,而女性患者为了保持自身的形象可能会出现减量服药、拒绝服药等现象,并刻意控制饮食,从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限制零食、主食的摄入,但需保证营养的均衡。

1.3 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和对比。选取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中的社会性退缩、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以及社会职能、责任心和计划性等5个项目,每项评分为0分~2分,0分表示没有异常或者仅有极为轻微的缺陷;1分表示确实存在功能缺陷;2分表示存在严重的功能缺陷[3]。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把最后所得的研究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将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以及卡方进行数据检验,之后使用P值进行组间差异判定,判定标准为:当P值低于0.05时,提示研究所得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而P值高于0.05时,提示研究所得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对比(x-±s,分)

*

3.讨论

精神病由于具有病情逐渐加重和病程不断进展等特点,因此患者必须长期住院进行治疗[4]。而利培酮在精神病的治疗中具有安全性高、不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等优势,因此应用广泛。但是患者长期用药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必须配合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采用了针对性护理,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性护理能够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而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从而避免或者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地配合治疗,保证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利培酮能够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配合针对性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燕萍,李立群,郝军锋等.利培酮治疗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其护理干预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0(14):209-211.

[2]徐敏,李晓萍.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分析[J].医药前沿,2015,15(19):279-279,280.

[3]刘成斌,张金冬.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0(28):235-236.

[4]冯月霞,臧红敏,李莉等.利培酮与氯氮平合用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起恶性综合征1例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06):741-741.

论文作者:梁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梁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