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与展望_期货市场论文

中国期货市场的现状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货市场论文,中国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市场化的必然结果,是与中国经济的规模化、国际化和从行政命令型体制向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模式转换同步进行的。本文旨在提示中国期货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其现状和预盾,以便从经济学的角度认识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的前景。

一、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

中国的期货市场产生于90年代,是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产物。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背景。

第一,企业体制改革与价格风险

期货市场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企业有无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要求是期货市场产生的基础条件之一。80年代之前,中国的企业都是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按行政命令进行生产和经营的体制,是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不自负盈亏,所以没有经营风险。80年代,中国的企业改革实行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国营企业政企分离和自负盈亏的政策,企业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

中国非国有经济有各种经济形态,主要是城市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等,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自负盈亏的体制。其中城市集体企业曾是“二国营”企业,后来随着改革,调整了被混淆了的所有制关系,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不负担其经营风险,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乡镇企业都是乡镇兴办的集体或合作制企业。乡镇政府只能提供一些优惠税收政策,不负其盈亏。所以总体上看,这些企业本身的体制接近于自由企业体制,要完全承受价格波动的风险。参考下表:

表1 非国有企业体制有比重变化

1978年

1991年

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其中:乡镇企业11.6 41.2

城乡个人 --

5.7

其他经济类型 --

5.7

占社会零售品总额的比例

全民所有制 54.6 40.2

集体所有制 43.3 30.6

合营 0.5

个体 0.1

其他 2.0 9.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版第26页、390页。

中国的国有企业即全民所有制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经营风险的承担问题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三角债”等新问题。1987年始国家实行了企业承包制,企业开始出现了经营风险。同时,国家财政随着分权让利、减税的改革,已不再是中央集权型财政,无力去承担企业的风险了。据一些资料表明,从1984年到1990年国家通过减税让利等方式补贴工交企业4198亿元,国家对企业直接或间接的价格补贴已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3,如1989年国家对企业的亏损补贴600亿元,价格补贴1990年达380.8亿元。这样,国营企业实行承包制的过程,原材料价格、产品价格的变动等不测因素与包死基数的承包产生了矛盾,致使企业负盈不负亏、亏损了仍想吃国家补贴。可是国家已无力补贴,又产生了银行挂帐。这种价格风险究竟如何转移,实际上从1985年实行双轨制价格以后就提了出来,只是政府仅仅注意清理三负债,而没有深入的考虑企业改革提出的客观要求。

在国营企业之中,从80年代后期开始,股份制企业开始兴起。据不完全统计,到1990年,全民所有制股份制企业约有3800多家,其中企业职工持股的股份制占85%,企业间相互参股持股的企业占13.5%,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企业60家。这些已基本上属于现代自由企业,只是有许多地方不太规范而已。这些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有着回避风险的强烈要求。

第二,价格改革与价格形成

中国的价格改革经历了国家调整价格阶段、双轨制价格改革阶段和实行市场价格体制阶段。从1987年开始,国家进行价格改革,即调整行政管理的计划价格,放开了一些小商品的价格。虽然改革取得了成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是,价格不合理的状况不能根本上改变,反而造成调价的连锁反应,致使物价结构调整型通货膨胀的出现,也致使企业上一只眼睛盯着市场、一只眼睛盯着政府、“寻租”调价。在改革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了调价,是计划价格已完善,而不是价格形成的改革。于是,从1985年开始,实行了放开价格的改革。到80年代后期,大部分产品实行了自由价格体制。参看以下各表:

表2

1978 1988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9224

轻工业消费品价格9750

重工业品价格

10060

资料来源:常清等人共编《中国价格改革研究》第106页。电子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到了80年代末,大部分商品实行了自由价格体制。中国政府定价比重最大的生产资料,到了1990年,国家统配的原材料、燃料降为68种,主要产品中,国家统配物资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量如下表:

表3 主要生产资料国家统制价格的比重(1990年)

钢材煤炭木材水泥有色金属

44.340.722.912.6 36.6

资料来源:《中国市场概览》第16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版。

注:上表中的比重是占国内产品的比重,不计进出口量,如铜,中国2/3靠进口,若以总供给计算,比重更低。

从实行双轨价体制开始,中国的理论界就有人提出放开了价格并不等于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化了的论点,如何形成真实的、公正的市场价格,是中国价格改革提出的客观要求,即放开价格之后如何建立形成市场价格的机制是80年代末的一个重大课题。

第三,价格剧烈波动、双轨流通与市场秩序化。

从实行价格双轨制起,农产品、工业品的自由价格部分波动就非常大。如小麦,1989年每公斤1.20元,1990年每公斤0.80元,稻谷则从每公斤1.2元跌到了0.60元。再如有色金属,铜价最低为每吨1.6万元,最高为每吨2.3万元,波动价幅度达143%,铝价最低为每吨8.500元,高则达每吨1.5万元,价幅达76%,镊价高则为每吨13万元,低则为每吨4.5万元,波动幅度达290%。自由价格的过大波动,使经济的稳定发展受到了影响。

价格的双轨制,是中国价格改革的过渡形式,但是,由于新的价格改革方案迟迟不能出台,使双轨制过渡时间太长,产生了双重体制的摩擦,即产生了计划内平价转卖自由价的问题。使市场秩序混乱。这一问题根源于计划价与市场价的巨大价差和同一个企业实行两种规则,没有统一的市场规则,参看下表:

表4 部门生产资料双轨价差表1989年12月

资料来源:常清等著《中国价格改革研究》第637页。

不仅如此,双轨流通由于没有一个基准价为参考,使交易中存在着大量的欺诈、垄断等秩序混乱的行为,同一个地方、同一种商品、同一个时期、有许多种价格,使一些不公正交易者为此大发横财、导致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平。期货市场有着减缓价格波动、形成基准价格的功能,可以从一个侧面解决市场秩序混乱,收入分配严重不合理的问题。

第四,沿海经济国际化与国际市场风险

中国的沿海经济率先走向国际市场,80年代是中国沿海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份,三资企业迅速兴建,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使沿海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在改革开放较早的珠江三角洲,大部分企业都面对国际市场,许多企业“两头在外”,即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再卖到国际市场上去。这些企业就面临着国际市场变化的风险,许多企业连加工费都挣不回来。这样,沿海经济的日益国际化,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他们所面临的国际市场变幻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现实经济生活中提出了运用国际期货市场保值的要求。

同时,随着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沿海地区的居民收入也迅速增加。在珠江三角洲等地居民手中不仅持有大量的人民币而且持有大量外币。居民金融资产的增加,使得居民也成为投资主体。居民的投资很难大量投向实业,因为中国的股份企业制度还未确立起来,主要是投向证券或存入银行,但由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往往伴随着较高通货膨胀,存入银行,往往不能保值或回报率太低,所以居民有进行风险投资的欲望。我国的证券市场初期在没有充分考虑居民投资量的情况下试点,一下子供不应求,出现了畸形。居民进行风险投资的要求随着金融资产增加而不断增长,参看下表:

表5 居民货币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表 单位:%

年份19781980198419881990

比重53.963.471.573.876.2

表6 居民金融资产存量结构分析 单位:%

年份储蓄手持现金证券类保险其他

197854.5 45.5

198263.3 34.31.9

198562.3 31.26.7 0.1

198862.5 28.58.0 0.9 0.2

表7 居民金融资产增量结构分析 单位:%

年份储蓄手持现金证券类保险其他

197960.0 40.0

198271.4 19.39.3

198561.7 22.515.4 0.1

198850.9 38.28.7 2.0 0.2

表5、6、7资料来源:杨鲁、王育琨著《住房改革:理论的反思与现实的选择》第24、27、28页,天津人民出版社。

二、中国期货市场的现实运行分析

中国的期货市场是从规范、集中现货交易起步过渡的。若以标准化期货合约的诞生为标志,中国期货交易的开始期是1992年10月。1992年10月深圳开始标准铝的交易,1993年8月上海开始了标准铜的期货交易,同年4月份,郑州农产品期货合约上市交易。

中国期货市场发育的第一阶段或叫准备阶段,是1990─1993年。在准备阶段,主要的任务是从现货交易开始,建立交易所。100多年前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创立之时也是一个现货交易所,但是它已从分散性、无序状况的原始状态的集市蜕变开始成为现代交易所。中国由于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交易所一开始创立就是现代交易所,按交易的实际需要,设立交易所的各个部门,建立交易所的各项制度。从1990年开业的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到以后建立的一些交易所,基本上都实行以下几种制度。

(1)会员制度。这是现代交易所的一项重要的特征,并不是谁都可以随便进出交易所,而是要通过一种资格认定,具备了资格,才可以成为交易所的会员。上海金属交易所到1993年5月份有公司会员55家,其中贸易公司29家、金融等企业9家,生产厂家15家,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到1993年初有84家厂商参与。

(2)保证金制度。从交易所开始试运行,就都实行了保证金制度。保证金幅度根据各个商品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大都在8%─10%之间。

(3)集中交易制度。现代交易所产生之后,集中交易便成为交易所的一个特点。中国的交易所开业之后,便都实行集中交易。如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是每周一至周五上午集中交易,上海金属交易所是每周一、三、五上午集中交易,后来因交易过于繁忙,每周一至五全天开市。

(4)竞价制度。中国的交易所从一开始就都实行竞价制度,当然,各个交易所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竞价制度。国内的竞价方式可分为三种方式:一种是计算机竞价方式,即所有会员的出市代表都有一个终端,把意向交易价输入或发现有了理想的价位后立即成交;第二种是计算机──价制成交,即会员全部输入买卖意向,由计算机根据最高买价和最低卖价价位相近成交,形成价格;第三种方式是场内填单看价成交,即出市代表站在交易池内,填写自己意向的价格,报给交易所人员,由交易所人员喊价,再输入显示屏幕,显示出来,公开竞价。

(5)集中环形结算制度。由于远期现货合同可以转让,所以到期后再货款两清,依次结算,即所谓环形结算。交易所实行集中结算制度,保证交易所的正常运行。

(6)交易秩序化制度。国内各个交易所从建立之日起,就都制定了一系列交易规则,来规范交易行为,并且随着交易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完善。

在期货市场的准备试验阶段,交易所的建立对于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贡献,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使远期现货交易迅速、准确地进行,促进了交易的发展。没有建立交易所之前,远期合同如同一张废纸,价格一旦变化一方即毁约。国内和各个交易所成立后,远期现货交易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现货交易空前的活跃,上海金属交易所1992年91个交易日,日平均成交额5.4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的前18个交易日,日平均交易额达20多亿元人民币元。

(2)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许多生产厂商认为,在交易所里成交远期现货、交易效率很高,一个电话即可成交。同时,许多贸易、加工企业,通过缴纳5%的保证金即可,不用先购入原材料,可以减少资金占用和节约库存成本。据材料反映,到1993年5月,参与上海金属交易所交易的生产经营单位已达1000多家,许多大的企业,如江西铜业公司、云南锡业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连成铝厂等企业,都把计划分配以外的产品通过交易所交易。上海市金属材料总公司经销的65%的有色金属从交易所进货[3]。

(3)形成公正、真实的价格的作用巳开始显示出来。交易所集中了国内大量的供求,会员通过公开竞价,形成了同行业的权威价格。

(4)市场秩序开始形成。各个交易所都颁布了一系列内部规则,来使交易秩序化。

从1993年3月份开始,中国的期货交易开始迅速发展,先后在全国各地的交易所上市了玉米、小麦、稻谷、绿豆、芝麻、铜、铝、汽油、柴油、原油、国库券等品种的期货商品,交易空前活跃。如上海金属交易所的成交量已超过了纽约商品交易所有色金属的成交量,居世界第二位。国内参与期货交易的企业和个人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期货市场的作用已得到了社会的公认。除了上述作用之外,以下几个作用特点明显。

第一,回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功能日益显著。国内的生产厂商已越来越广泛地利用期货来进行保值。如在今年6月份以后的有色金属大波动中,许多大铝厂因做了保值而不受价格下降的影响,稳定了生产经营利润。上海金属交易所的实物交割率不断下降,4月份实物交割仅占9%。上海电线电缆集团公司进入上海金属交易所7个月,为企业保值,降低成本1000多万元。

第二,价格形成机制日益完善。国内农产品、有色金属、石油商品的期货交易越来越集中,形成了集中供求、公开竞争、市场秩序化条件下的“权威”价格,对国内的生产经营起到了明显的调节作用。

第三,期货市场减缓价格波动幅度的功能得以体现。有了期货市场以后,与上一个经济周期相比,价格的涨幅大大减小。1993年上半年由于投资过大,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但有色金属价格的涨幅明显地低于钢材和1988年时的涨幅。

(未完待续)

标签:;  ;  ;  ;  ;  

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与展望_期货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