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网规划的方法及关键技术论文_李西

浅谈电网规划的方法及关键技术论文_李西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越来越智能化,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网也在逐渐的改造升级。国家的大多数地方都涉及到了电力的应用,而且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的质量和电的供应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国家加强了对电网的规划力度。对配电网的规划将会对电网的改造方向造成直接的影响,电网规划的优劣将会对电能稳定性和供电能力等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满足逐渐增长的电力需求,电网必须得进行规划,增大覆盖的范围,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这就要对电网规划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网规划;方法;关键技术

引言

电力工业是最重要的能源产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发展,用户的电力需求也越来越高,电网负荷和运维负担也日益增重。电网规划属于电网基础建设工作的一部分,不过,它对电力系统的后续发展起着重要影响。要想提高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益,减少电网运维成本和负担,电力企业不仅要科学进行电网整体规划和设计,还要采用技术手法提高电网规划的技术水平。

1 电网规划的现状

电力行业属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的一项基础性产业。目前,城乡电网已经被列入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体系中,然而,在大多数城市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规划中却存在缺少远见性与整体性的问题,可以用于电力建设的空地非常有限,从而造成了城市基础建设与电网建设之间频繁出现矛盾,其中最明显的矛盾就是电力线路走廊建设同正在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建设之间的矛盾。现如今,城市道路的改建和扩建同线路走廊的建设无法同时进行,比方说,已经建完的道路上常常需要铺设直埋、电缆沟以及排管等线路走廊,或者是对修建完的线路走廊进行改扩建。两者之间缺少相应的统筹和协调。除此之外,线路改迁费用归由何方支付也属于市政建设与供电部门之间存在的争议,进而阻碍了双方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对道路进行反复开挖也直接影响着市容市貌和市内的车辆通行。

2 电网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

2.1 严格遵守电网规划设计原则

我国地理面积幅员辽阔,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各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电能需求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电网要求和标准也不尽相同。自然和经济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地区电网规划设计的差异性。电网规划要想有序进行,取得实效,必须要遵守以下原则:首先,从实际出发,本着“适度超前”原则,根据地方经济、人口发展需求,综合地方地理、经济、人文因素,预测电源发展需求,进行超电网规划和建设。如电力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电网接入系统设计,并为电网配备一定的输变电容量。其次,以“安全可靠”、“造福民众”原则为指导,根据相关规定,编制电网发、输、配、供、用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到电网负荷在未来变大的可能性,确保电网有足够的供电能力,确保配电网络供电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再次,本着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区域电力需求分层、分区进行电网调度,并尽量简化网络接线,以减少各种主客观因素对电网的影响。

2.2 优化配电网分区配电规划

配电网在规划走线方式时往往选择的是辐射型走线网络,其中不存在闭环,在配电网的规划上,不同的分区只选择一条馈线配电,这样不会出现交叉供电的情况,方便供电管理,也方便配电网的规划,走线方式呈现区域内放射状。在配电网的分区规划方面,可以从单电源规划入手,然后连接各个分区的电源开关,形成多电源网格结构。配电网分区配电规划将配电区域分成不同的子区域,确定每个子区域的电能负荷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子区域内的中心位置,在预定半径下调节周边负荷,使整个子区域内的电能负荷达到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各个子区域内,电能负荷越相近,也就能消耗越少的备用电容量。在配电网分区配电规划的优化上,将原来的遗传算法更改为最小生成树算法,这样对配电网规划进行优化,对负荷点和电源点进行处理。考虑到配电区域的分布,规划线路架设路径,借助最小生成树算法优化配电网规划方案,不断调整权值,尽可能地缩减规划成本,形成最优规划方案。

2.3 电源点的容量和位置要合理规划

在电网的规划里,如何设置电源点位置以及容量是很重要的步骤,要进行严格的调研和分析之后才能设置。在规划电网的时候,原先的供电状况和用电状况需要详细调查,仔细查询原先的电源点的容量与位置,然后再根据数据对其新增数量、位置以及容量进行合理设置。要遵守短半径、小容量、密布点的标准。为了电网的经济性与可靠性能够提高,应该采用并列电网配电的电网设置,这样对用户来说,使用比较安全也比较经济实惠。现在的电网进行规划时,要注意电网护送功能的加强。假如当一些故障发生在电网中,通过电网的护送,环网配电就能实现,这样就能持续进行供电,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在进行电网的规划时,也要考虑到原先的变压器的能力高低,这样在新电网内才能发挥原有电网的最大作用。

3 电网规划关键技术

3.1 电力电量平衡技术和电力计算技术

电力电量平衡技术是对电力系统、电量需求平衡进行就散的重要手段。电力电量平衡技术可以给整个电网规划、电源设计提供可靠数据,还可以为电网构建提供输变电量相关的资料。通常来说,在电网规划过程中,电力电量平衡内容和原则如下:(1)夏季电力负荷高峰方式平衡。以系统最大一台机组的容量为系统最大容量。(2)小水电最大出力按装机容量90%计算,枯水期按装机容量20%计算。(3)大的水电厂和火电厂丰水期、枯水期进行平衡时,要先校验丰水期城市电力系统变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送电能力和经济性,然后以高峰期为标准,低谷负荷按高峰负荷的45%的比例适当减少。电力计算是电网规划中的一种辅助计算手法,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在于,电力公司可以通过电力计算获知电网的供电能力、应变能力、潮流流向、电压水平、网损数据,发现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电网整改。电力计算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采用的是交流潮流计算法,计算时要对系统运行的多种状态进行计算才能获得更多具有参考性、指导性的数据,继而验证、确保电网架构的可行性、安全性。

3.2 负荷预测

电网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方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电网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负荷预测技术也因此而成为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电网规划中,电网负荷预测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几点组成:电网最大用电负荷、用电量、最大供电量、电网总供电量。过去,电网负荷测量方法非常简单,许多负荷预测技术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电网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也较差。如今,电网负荷预测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参数模型法,一是非参数模型法。参数模型法方法是一种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不过使用范围较广,其使用要点是对负荷和负荷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构建相应的负荷数学模型,然后借助单耗法、负荷密度法、电力弹性系数法等进行负荷预测。非参数模型法主要适用于多变量、非线性、不确定的电力负荷运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的规划与设计电网可以使电网的运作更加的稳定、安全与可靠,同时还可以节约电力与土地的资源,使社会的发展更快和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要注重电网的规划,认识其重要性,并结合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满足当前需求的合理方案,使电网更加有效,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发挥出电网的作用和价值,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添,胡诗. 电网规划相关问题的分析及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5(04):67~68.

[2] 季宁,雒文博. 电网规划方法及其关键技术探析[J]. 电工文摘,2016(04).

论文作者:李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浅谈电网规划的方法及关键技术论文_李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