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小城镇规划中应注意事项探讨论文_韦柳叶

山地小城镇规划中应注意事项探讨论文_韦柳叶

摘要:山地的地形相对复杂,工程建设难度比较大。在之前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内地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山地的城镇建设也比较落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地区趋向平衡,内地当经济增长的潜力越来越大,原先城镇化建设相对落后的山地地区产生了大量的规划和建设需求。不过传统的平原规划方案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山地城镇的建设,在之前规划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目前山地城镇规划中存在的不足,进而针对性地阐述在规划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给未来的山地城镇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山地地形;城镇规划;问题;注意事项;解决方案

1引言

由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加之工程建设的技术飞速发展,在原先难以建设城镇的山地地区,小城镇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过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建设目标过于功利化,以及城镇化人口的大量需求,导致在山地城镇建设中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建设规划不适应城镇化要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在城镇建设之前的规划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目前在山地城镇的规划中,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导致后续城镇建设和扩张出现不和谐的根源。本文正是从这些问题入手,列出山地小城镇规划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可以采用的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给后续的山地城镇规划提供借鉴。

2山地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内陆地区由于尤其是山地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相对落后,在山地地区的城镇规划上也仍然存在诸多经验上的不足。

2.1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山地城镇的发展、繁荣前提是安全得到保障。山地地区海拔参差不齐,地形绵延起伏,每个山地城镇都依托自己邻近的的地形形成无一无二的城镇特色。不过很多城镇在规划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安全问题,从而导致在后续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周围山地地形的安全隐患。

比如一些城镇的规划建设,为了贪大贪多,显示规模优势,没有考虑到当地山地、河流的自然情况,过度改造山地地形,采用移山填河、河流改道等工程方法改造地形,破坏了原本安全平衡的地质结构。不仅让生态环境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与灵性,还极易引发地质变化,造成“人祸”引发的“天灾”。

再比如很多城镇规划采用直道、正方形、正圆形或极其标准的轴线方案,亦或是为了建造地标性建筑强行改变原有的山地环境,完全不顾山地地形犬牙交错交错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种规划和建设方式极易遭到破坏。

2.2套用平原城镇的规划方案

我国在山地城镇的建设上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规划上的成熟方案也并不多,所以经常会出现套用平原城镇规划方案的情况,这样就导致规划建设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人与自然的冲突。

在规划城镇空间形态时,原有的平原城镇规划方案并不能适用山地地形的空间特征。采用平原的板式高层的规划方案虽然能有效利用为数不多的建设面积,但随着大规模高层建筑的增多,山地的景观也被破坏,导致阻山挡水的情况。

而山地城镇建设中产生静风与逆温层效应也常常被忽略,大量的类似平原地区的高层建筑影响了山地地区原有的空气流动,导致原先的生态环境无法正常运转。加之人们在城镇集中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周边环境造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大大减弱。

2.3山地城镇规划技术标准不足

我国虽然在城市建设上的技术标准数量庞大且体系完善,不过这些标准大多针对城市有效运转、节能减排、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而针对山地地形的城镇规划标准则严重不足。原有的平原地区城镇规划技术标准技术参数并不能适用于山地城镇的规划。在城镇建设安全、生态保护、能源供应、交通设施等方面都缺少专门的技术指导。

除了上述这些不足,在山地小城镇的规划中,“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也没有贯彻,很多山地城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特色,并没有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历史条件带来的发展便利,也没有形成当代建设发展中应有的城镇文化底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山地小城镇规划的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案

3.1明确基础问题

山地城镇与平原城镇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农村与城市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但扮演的角色由于大城市有所不同。不管是在建设规模还是所需要的能源、物料方面都比大城市低,所以对山地小城镇的规划要先明确一些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评价是选址规划前要做的前提工作。山地地形比较特殊,自然环境对城镇的发展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滑坡、泥石流、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也更大,如果没有做好地理环境的评估,自然灾害对山地小城镇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无法挽回的。所以要预先评估规划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找到灾害威胁和自然条件之间达到平衡的最佳选址。

山地城镇多为乡镇、县城形态,在规划时还应充分考虑其独特的定位,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定位。因为山地城镇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更大,在承担农村与城市的联系的角色上也更加重要,所以要明确每一个山地小镇的发展方向。比如对交通不便的地区,山地城镇的主要人物是承担的交通枢纽的作用。在文化历史条件、自然环境优越的旅游地区,山地城镇可以作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在自然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山地城镇可以扮演主导资源开采的产业中心角色。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独特条件,最大限度发挥小城镇的作用。

明确山地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在发展规模的确定上需要考虑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因素。供给上主要是可以用于城镇建设的规划用地、周围自然资源供应、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配套,以及当地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需求方面应该考虑人口的规模、山地城镇要扮演的角色,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潜在扩张规模。不能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在满足未来需求的基础上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用地、配套设施的浪费等。

3.2合理规划基础设施

不管山地城镇的定位如何,基础设施都是其区别于农村的一个主要方面。

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道路。山地的地形比较复杂,道路建设更加困难。在道路规划上,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山地地形,尽可能多沿用原有的路线,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复杂道路的建设,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主次道路的规划也要明确区分。主道路采用高线布置,减少施工量和土方量。镇区道路可划成环式、半环式或树枝状,辅以垂直空间的高架、人行道、坡道,充分利用道路空间。

在以旅游为定位的山地城镇道路规划上,可以利用山地道路的蜿蜒曲折形态营造配合成当地特色的基建地形,在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要充分加装护坡、

挡土墙、护栏等预防措施,减少道路因灾害被阻的可能。

3.3规划布局要考虑当地特色

传统的平原城镇主要是以河流或交通路线为规划依据,大多建设功能综合一体的城镇中心,向外辐射扩散。这样的规划方式虽然在初期比较便利,但在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的后期,经常会造成能源供应不均衡、交通阻塞、人口分布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在山地城镇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发展定位以及地形特色。划分功能区,根据功能区的不同,将其划分到不同的用地范围中,充分考虑医院、学校、商业中心等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根据每一个分区各自的定位合理分配。

4结语

山地地形对于城镇规划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无可比拟的自然条件,又可能产生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灾害。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作为相辅相成的两部分,对山地城镇的后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未来的城镇规划中,不仅要考虑到现有规划上存在的问题,还要预防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和生态破坏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地制宜,天人合一”是在山地城镇规划中应该贯彻到底的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永卫.贵州山地文化对传统小城镇发展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7(31):87-88.

[2]姚晋恩.浅议契合地形条件的山地城镇适应性设计[J].山西建筑,2018(27):15-17.

[3]廖林林.山地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利用问题浅析[J].居舍,2019(21):5.

论文作者:韦柳叶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山地小城镇规划中应注意事项探讨论文_韦柳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