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基层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_吉梅兰

浅论基层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_吉梅兰

江苏省金湖县戴楼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 211600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群众文化活动设施投入力度、提高群众文化活动人力资源储备、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式样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现状措施。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问题;对策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明生活和优质生活状态的追求日益提升。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了关键一环,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意义

以广场活动为代表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政府而言,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体现出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事关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对群众而言,通过参与广场文化活动,陶冶了身心健康、锻炼了强健体魄、增进了感情交流、拉近了彼此距离,人与人之间不再充满隔阂,自身也通过参与活动,对社会的归属感更强、消除了心中芥蒂,找到了人生价值追求真谛。

二、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现状分析

从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其在丰富人民群众生活的效果上还不是非常明显,值得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1.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从群众广场活动现状来看,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是非常突出的问题。一些建设时间较短、交通便利、经济实力强的城市社区,预留了充足的活动空间,能够非常方便的组织群众开展广场活动。但城市郊区、广大农村地区,很多设施建设还是空白。群众参与活动时,只能在房前屋后、马路上进行,不仅造成广场活动难以有序组织,还侵占了交通通道、埋下了安全隐患。即使参与其中,也难以获得优美舒适的活动体验。

2.专业人才队伍不足

专业人才队伍不足是制约广场活动发展的又一因素。很多地区,广场活动组织方一般都是自发性行为,往往都是一些老退休教师、老干部和文化活动爱好者在推动。参与人员只能简单的进行一些跳舞、健身、太极拳等常规性活动,不仅造成活动形式单一,更重要的是,因为组织方都是业余人员,动作指导不够专业、活动协调难推进、活动实效难保证。另外,经过专业性培训的中青年专家,因多数都留在大中城市工作,导致农村地区的专业性人才基本没有,也是广场活动人力资源建设不足的又一原因。

3.文化活动比较单一

从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看,广场活动是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方式。但多年来,合唱、京剧、二胡、健美操、秧歌、太极拳等,仍然是最常见的广场活动形式。但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美的追求更加突出、对于文化的追求更为迫切,审美力、鉴别力等都发生了较大提高。但这些千篇一律、多年不变的活动方式,导致不少群众都失去了参与其中的兴趣,但一时就无法迅速得到有效改观。久而久之,广场活动变成了放不下丢不了的“鸡肋”,这也是基层广场活动开展效果不好的一个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改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现状措施

面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国家文化部、体育总局、民政部、住建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为遵循,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加大群众文化活动设施投入力度

加大群众文化活动设施资金投入力度是改善其现状的先决条件。政府要将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纳入基本财政预算,采取政府主导、社会为辅方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其中,在建设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本地区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特点规律基础上,针对性搞好设施建设,而不能一哄而上、千篇一律,否则难以获得预期建设目的。规划建设上,要按照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盘活存量的原则,以就近便捷为根本,在大中型居民点附近预留充足建设空间,所建文化广场要设置多种模块区,如吹拉弹唱、跳舞、武术、阅读、运动等,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场地,防止出现争抢场地或空间不足等问题。政府各部门要发挥好联动机制,城市规划部门要主动作为,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时,都必须要求建设方预留好文化场馆用地,土地管理部门要事先留有必要土地用地指标,努力提高社会各界对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的关注度。

2.提高群众文化活动人力资源储备

专业性人才队伍是引导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坚强保证。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就只能在低层次水平徘徊,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活动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社会引导上,政府要积极营造外界良好舆论,改变现有高校学生就业择业观,吸引高校大学生增强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岗位的兴趣,同时,提高相应公益性工作岗位的实际待遇,吸引更多专业性人才选择在此行业就业。学习设置上,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探索将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纳入学生实习内容中,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并且,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吸纳群众中的优秀人士参与其中,针对他们基层情况熟、工作接地气、带动效果好、工作稳定的优势,打造一批素质高、专兼职互补、扎根基层的广场舞民间工作队,推出一批健身功能强、审美品味高、文化内涵深的广场舞作品,构建一套示范性和导向性都很好的广场舞活动品牌。

3.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式样式

在多元化时代下,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也日趋多元化,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满足群众对于参与文化活动的内在追求和特点规律。要通过免费发放资料、免费培训、展示展演、作品评选征集等方式,普及广场舞的活动基本知识和技能。要结合地域特点和群众需要,制定广场舞活动参与文明公约、活动准则和管理办法,引导诸如广场舞协会等民间性社团组织的建立,从而实现活动的自我组织、自我开展、自我发展。广场舞活动形式可同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开展秧歌赛、灯会、巡游、民间艺术汇演等,使其更具传统文化艺术气息:可同节庆文化相结合,利用国家各重要节日假期,组织电影晚会、卡拉0K、游园会、广场舞会、文艺演出等,浓厚社区节日氛围:可与休闲健身相结合,开展太极拳、武术、秧歌、快板、二胡等,既吸引群众参与,又锻炼了身体。

四、结语

群众工作者、文化界人士和相关机构必须充分认识到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意义,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为立足点,加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投入,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为落脚点,以创新的思维、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时俱进一步提高文化工作成效,努力开创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棉.瑞安市非城市地区基层群众性文化工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2]付金生.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建议——以福建龙岩长汀新桥镇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4(9).

[3]郭晖.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今日中国论坛,2013(12)

论文作者:吉梅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浅论基层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_吉梅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