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中血压的影响分析论文_廖新乐,熊镇,张丽宏

廖新乐 熊镇 张丽宏

(桂林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 广西 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42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121例、对照组121例,分别实施可调钠透析模式、普通透析模式,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8.26%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透析后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可调钠透析模式后,取得显著效果,能降低透析过程低血压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不同血液透析模式;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中;血压;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052-02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不断增加,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多数尿毒症患者常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贫血、肾性高血压,而多数老年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易引起低血压情况,使老年患者健康造成威胁[1]。因此,我院对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例数242例,采用抽签分组对242例进行分组,患者收治时间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

排除标准:(1)伴有不稳定心绞痛、(2)具有多种并发症。纳入标准: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正常、但是具有心力衰竭情况[2]。

观察组121例,60例女性、61例男性:年龄在60岁~85岁,平均年龄(72.01±1.15)岁。

对照组121例,61例女性、60例男性。年龄在60岁~86岁,平均年龄(72.15±1.26)岁。

两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金宝95型或者金宝96型透析机型,透析器:威高F14或者威高F18,透析液:AB浓缩液或者碳酸氢盐。

透析中用药:促红细胞生成素2000u 或3000u、左卡尼丁1.0、蔗糖铁剂5ml。

对照组121例均使用普通透析模式。透析液流量为500毫升/分钟,血流量在200ml/min-250ml/min之间,透析液浓度是140mmol/L。

观察组121例均使用可调钠透析模式。透析液钠浓度由原本1480mmol/L-155mmol/L线性下降直至患者透析结束时135mmol/L,在透析过程中对患者透析症状详细记录[3]。

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透析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平均动脉压。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数据处理采取SPSS25.0软件,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8.26%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情况,导致部分患者难以耐受透析,最终放弃治疗,透析低血压为十分常见且多发的透析并发症,易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而实施一项有效的血液透析模式十分重要[4]。

通过应用可调钠透析模式后,取得显著效果,该项方式主要是指在透析过程中对透析液钠离子浓度进行调整,使钠浓度以各种不同曲线方式变化,能显著升高患者血钠浓度,利于患者细胞内水分向血管转移,从而保持患者血浆容量,该项透析模式可在患者透析结束前使血钠浓度恢复患者透析前水平,避免增加患者钠负荷,能显著降低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情况[5]。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可调钠透析模式后,取得显著效果,能降低透析过程低血压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解德琼,朱磊,李程等.不同透析模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0):924-926.

[2]魏学婷,白久旭,张妍等.高低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6):1490-1491.

[3]张宝桐,荣阳,刘云霞等.血液透析中老年低血压患者的防治效果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6):89-90.

[4]于卫红.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0):61-62.

[5]陈曦,于大川,孙小立等.血液透析应用可调钠和超滤模式对相关低血压的预防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453-2454.

论文作者:廖新乐,熊镇,张丽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中血压的影响分析论文_廖新乐,熊镇,张丽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