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与监管体系的构建论文_温哲婷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与监管体系的构建论文_温哲婷

温哲婷

博罗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516100

摘要: 建筑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工程质量是整个建筑的关键指标,它不仅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更是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做好每一个工序的质量监督工作,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为建筑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奠定牢固的基础。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首先针对监督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再就如何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监管体系;构建策略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灵魂,一个建筑工程若是质量得不到保证,不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更是给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埋下隐患。然而,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相对于国外而言起步比较晚,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以及如何完善监管体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一)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监督管理人员作为质量监督管理中的主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质量,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基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部分监督管理人员政策理论水平较低,业务能力较差,技术水平较低,在实际监督管理工作中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部分监督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缺乏,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还有部分监督管理人员由于责任意识不强、大局意识不强,在监督管理工作中不能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落实到位[1]。这些都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埋下安全隐患。

(二)质量监督管理缺少健全的制度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而言,健全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可以为其提供可靠的保障,是建筑工程质量有效监督的根本和前提[2]。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上,而忽视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还有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实现成本的最大化控制,盲目节约开支,没有设置项目监督机构,也没有配备监督管理人员或者没有配足监督管理人员,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在开放性的环境中进行,没有任何的约束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三)质量监督管理手段存在滞后性

质量监督管理手段直接决定了质量监督管理效果。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应当与时俱进,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还存在管理手段滞后的弊病,部分质量监督管理单位依然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很少使用现代化设备进行管理。这种人工管理方式不仅造成监督管理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导致监督管理质量下降,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提升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并完善质量监督内容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现有人才综合素质不高、高水准人才缺乏的问题,企业和有关部门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质量监督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在人才培训工作中,一方面要针对人才的技术水平加强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监督管理方法,学会使用各种先进的检测仪器,树立科学的监督管理理念,实现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外一方面,还要针对人才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培训,强化其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使监督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出来[3]。除此之外,企业还要针对质量监督内容进行不断完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参与监督的对象主要有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勘察方和建设方。在实际的质量监督过程中,企业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上。实际上,开工、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步骤和程度是否合法合规,各个参建方的证件、岗位、资质是否齐全有效,质量控制资料和质量管理资料是否真实、完整、有效,这些都是需要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内容。企业必须要对此予以重视,不断完善质量监督内容,从而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责任体系

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监督管理质量。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感的方式有很多,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体系。换言之,企业必须要保证一旦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能够找到对应的责任人,并且明确责任人应当承担的责任,这样就可以避免监督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使其端正态度,有承担风险的意识,能够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强化政府监督管理效能,结合先进的技术,立足当下,实现监督信息化和网络化,将监督方法以科学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充分重视检测设备的改进和创新,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建立信息化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任何工作都要与科技进行挂钩,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同样也是如此。企业要清楚认识到这一问题,加强信息化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信息化监督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质量,还能提升管理效率[4]。比如,使用人工的方式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的时候,涉及到很多繁琐的工序,为了提供检测效率,监督管理人员通常采取抽查的方式,很多不合格的材料依然有流入到施工现场的机会。除此之外,由于检测过程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管理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重复操作的情况,还有部分人员存在懈怠心理。而信息化监督管理就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不会产生人为检测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消极操作,而且统计结果和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也要高于人工检测,产生的误差比较低。企业对这些状况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加强信息化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完善质量监督法律法规

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我国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建筑市场面临更多且更大的挑战。我国要重视质量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修订监督管理过程中各项监督条例和技术标准。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让监督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有利于监督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严格执法,从而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结论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督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问题,相关部门要予以重视,通过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信息化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监督管理责任体系等途径去改善,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磊.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03):278.

[2]宁娅利.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江西建材,2016(01):272.

[3]张友帅,陈刚,郝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39.

[4]肖孟,叶艳兵,魏然,骆汉宾.武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28(01):48-52.

论文作者:温哲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与监管体系的构建论文_温哲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