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热网储能稳压系统的探索论文_毕雨

(威立雅(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 150000)

【摘要】本文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热网储能稳压系统,前置泵安装在热水锅炉和热网换热器(3)的入口侧,热网循环泵安装在热水锅炉和热网换热器的出口侧,热网除污器安装在前置泵(4)的入口侧,热网补水泵的出水管连接到热网除污器的入口管路上,气压储能罐有多个,分布在热网管路的不同区域,气压储能罐的气囊压力与接入位置的回水管路压力相同。本发明可以快速补偿因热网局部失水造成的热网回水管道上的压力波动,成功地避免了因为回水管道上压力过低而造成的热水锅炉发生汽化或热网循环泵入口汽化等事故,为保证网源的运行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分布 储能 稳压

正文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热网储能稳压系统,在严寒的北方冬季,室外气温最低可达零下30℃,供热企业需要向居民和非居民单位提供长达半年的采暖服务,热源厂设备和热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成为供暖达标的前提基础,其中热网一级网系统的压力稳定成为热源厂设备(热水锅炉、换热器和热网循环泵等)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北方某大型供热企业的供热面积为32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供热半径达10公里,一级网的管线长度超过100公里,一级网水容量在60000立方米左右,供热参数为供水温度130°C,回水温度70°C,一级网系统补水点设在热源厂的回水管路除污器的入口侧,设定压力为0.5Mpa,低于0.3Mpa时热水锅炉MFT动作的二级网系统的补水从一级网取水,热源厂配置4台变频补水泵,总补水量为360立方米/小时,采暖系统运行时一级网系统的补水量为100立方米/小时左右,但是当一级网系统出现较大的泄露或由于维修后向局部管网注水时阀门开度过大时会出现系统压力瞬间大幅度降低的情况发生,造成热源厂的热水锅炉MFT停炉、热网循环水泵入口汽化或热网换热器水击等情况发生,会对设备造成严重伤害。因为这种情况下常规配套的补水泵无法满足瞬时超大补水量的补水要求,难以避免系统压力骤降的发生。因此为热网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稳压方法和装置,成为科技人员亟待解决的重点研发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布式热网储能稳压系统,消除由于一级网系统出现较大的泄露或由于维修后向局部管网注水时阀门开度过大时会出现系统压力瞬间大幅度降低的情况发生,避免由此对热源厂设备造成的伤害,保证供热的稳定运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布式热网储能稳压系统,由气压储能罐(1)、热水锅炉(2)、热网换热器(3)、前置泵(4)、热网循环泵(5)、热网补水泵(6)、软化水箱(7)、热网除污器(8)和厂外热网换热器(9)组成,热水锅炉(2)和热网换热器(3)的入口侧分别安装前置泵(4),多个热网循环泵(5)并联后与安装在热水锅炉(2)和热网换热器(3)的出口总管连通,热网循环泵(5)的出口与热网换热器(9)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热网换热器(9)的出水口与热网回水总管连接,热网回水总管与热网除污器(8)入口相连,气压储能罐(1)通过管道与热网换热器(9)出水管道连接,多个热网补水泵(6)并联后通过出水管连接到热网除污器(8)的入口管路上,热网补水泵(6)的吸入口连接到软化水箱(7)上,热网除污器(8)的出口连接多个并联的前置泵(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热网管路系统的不同区域安装有多个气压储能罐,储能罐中气囊的压力与就地的回水管路压力相同,地势高度与热源厂相同的换热站区域设置的储能罐气囊压力为0.5Mpa,与热源厂的系统补水泵的设定压力一致。每个储能罐的储水容积在10~20立方米左右,当一级网系统出现较大的泄露或由于维修后向局部管网注水时阀门开度过大时会出现系统压力瞬间降低时,附近受到压力波动的气压储能罐就会向热网系统注入罐内的水,直至与系统压力平衡,由于整个系统中布置了几十个储能罐,整体储能水量可达几百上千吨,完全可以应对瞬时几百吨/小时的补水量,消除由于局部管网注水时阀门开度过大时会出现系统压力瞬间降低或给热源厂提供一个应对缓冲时间去做各种应对措施,避免对设备造成伤害。气压储能罐(1)有多个,分布在热网管路的不同区域。气压储能罐(1)的气囊压力与接入位置的回水管路压力相同。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为了避免出现由于一级网系统出现较大的泄露或由于维修后向局部管网注水时阀门开度过大时会出现系统压力瞬间大幅度降对热源厂设备造成的伤害,保证供热的稳定运行,本发明在热网管路系统的不同区域安装有多个气压储能罐,储能罐中气囊的压力与就地的回水管路压力相同,当一级网系统出现较大的泄露或由于维修后向局部管网注水时阀门开度过大时会出现系统压力瞬间降低时,附近受到压力波动的气压储能罐就会向热网系统注入罐内的水,直至与系统压力平衡,由于整个系统中布置了几十个储能罐,整体储能水量可达几百上千吨,完全可以应对瞬时几百吨/小时的补水量,加之气压储能罐分布式的布置在热网换热器的出口管道上,可以快速补偿因热网局部失水造成的热网回水管道上的压力波动,消除由于局部管网注水时阀门开度过大时会出现系统压力瞬间降低或给热源厂提供一个应对缓冲时间去做各种应对措施,避免对设备造成伤害。本发明由于气压储能罐分布式的布置在热网换热器9的出口管道上,可以快速补偿因热网局部失水造成的热网回水管道上的压力波动,成功地避免了因为回水管道上压力过低而造成的热水锅炉发生汽化或热网循环泵入口汽化等事故,为保证网源的运行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图。

图1

参考文献:

[1]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3).

[3]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J].自然杂志,1984,7(7):527.

毕雨(1969.5),男(汉族),威立雅(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职称: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设备的研发设计、优化运行、维护保养以及能源服务。

论文作者:毕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分布式热网储能稳压系统的探索论文_毕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