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_环境噪声污染论文

福州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州市论文,噪声污染论文,现状及论文,防治措施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的频繁和多样化,人们生存的环境,尤其是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规划的不合理等因素,一些主要交通干道、工厂、娱乐场所、饭店等距离学校、居民住宅等特殊需要安静的地方过近,这就产生了很多过响的、妨碍休息与思考的,令人们感到不愉快的声音——环境噪声。环境噪声是干扰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污染声学环境的社会公害,已被列入仅次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的“第三公害”。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已成为现代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福州市位于闽江下游福州平原的北端,是福建省的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全省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重要港口。市区周围多山,市区内乌山、于山、屏山三山耸立,闽江由西向东从市区横贯而过。市区内主要交通干线有东街、东大路、杨桥路、古田路、国货路、工业路、华林路、八一七路、五一路、六一路、连江路、福马路,福州至马尾铁路自东郊通过。随着城市规模、交通运输业和娱乐业的发展,福州市区的城市噪声污染也成了制约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一大因素。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由于噪声污染而引发的环境纠纷不断。因此,噪声污染的综合整治已经成了与福州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

1.福州市环境噪声污染状况

福州市于每年秋季开展区域环境噪声(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并在每季度末进行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制订的《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技术规定》(总站物字[2003]52号文),功能区噪声评价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见表1、表2、表3。

表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划分等效声级L[,Aeq]:分贝

Tab.1 Classification for the Quality Grade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Noise L[,Aeq]:dB

重度污染 中度污染轻度污染

较好好

>65.0 60.1~65.0

55.1~60.050.1~55.0 ≤50.0

表2 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划分 等效声级L[,Aeq]:分贝

Tab.2 Classification for the Quality Grade of Road & Transportation Noise L[,Aeq]:dB

重度污染 中度污染

轻度污染 较好

>74.0

72.1~74.0 70.1~72.0 68.1~70.0 ≤68.0

表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等效声级L[,Aeq]:分贝

Tab.3 Standard for Regional Environment Noise L[,Aeq]:dB

类别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

0 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 50 40

1 居住、文教区 55 45

2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60 50

3

工业区 65 55

4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70 55

福州市的噪声主要是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噪声的产生受社会、经济、文化、交通和人民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围绕环境噪声的三项常规监测来具体分析福州市的声环境质量状况。

1.1 区域环境噪声

1993—2002年,福州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情况见表4(图1)。

表4 福州市区域环境噪声统计数据(1993-2002年) 单位:分贝

Tab.4 Fuzhou Regional Environment Noise Data(1999-2002) Unit:dB

年度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leq

58.5 59.4 58.6 59.1 58.4 58.1 57.3 56.8 56.6 56.5

图1 福州市区域环境噪声统计图(1993-2002年)

Fig.1 Fuzhou Regional Environment Noise Data(1993-2002)

十年来,由于福州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制定了具体的管理规定,成立环境监理监察大队,加大了执法力度,使得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得到明显改善。由以上图表可知,1993—1996年间,区域环境噪声控制效果较差,时有回升,但1996年以来,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呈现逐年降低趋势。

2002年福州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监测于11月份进行,共布设网格测点245个,网格大小为500m×500m,实际有效测点220个。从2002年情况来看,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Leq)为56.5分贝,属于轻度污染水平。与前几年相比,2002年全市累积百分声级L[,50]均值略有降低,但L[,10]有所提高,比2001年提高了2.6分贝。

2002年,从全市噪声分布情况来看,声级小等于55分贝的区域占33.7%;处于55—60分贝声级范围的区域所占比例为54.1%,大于60分贝的高噪声影响的区域占12.2%。总体上看,福州市城区的大部分区域声学环境处于轻度污染和较好水平。各行政区噪声等效声级按大小排序依次为鼓楼区、晋安区、台江区、仓山区,其中鼓楼区、晋安区、台江区的噪声值高于全市均值。见表5,表6。

表5 福州市不同等效声级下的面积分布状况(2002年)

Tab.5 Distributing Status of Different L Aeq in Fuzhou(2002)

声级范围 (45,50](50,55](55,60](60,65](65,70](70,75)

质量等级 好

较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重度污染

声级覆盖面积km2 1.25 17.25 29.753.752.50 0.50

占总网格面积的% 2.3 31.4 54.1 6.8 4.5

0.9

表6 2002年各行政区区域环境噪声数据 单位:分贝

Tab.6 Regional Environment Noise Data of Different Districts in Fuzhou(2002) Unit:dB

行政区有效测点数LeqL[,10]L[,50]L[,90]

仓山 3755.558.0

52.6

47.7

台江 4456.758.9

53.5

50.4

鼓楼 8056.866.3

54.8

51.8

晋安 5956.859.6

54.1

50.8

1.2 功能区噪声

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是对城市各类功能区的噪声进行24小时定点监测,用以反映各类功能区的声学环境质量。

1999年以来,福州市各功能区夜间噪声均超过相应的噪声标准。2002年,工业区和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昼间噪声超标,夜间噪声污染最为严重的是交通干线两侧,平均超标9.3分贝。见表7。

表7 福州市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数据(1999-2002年) 单位:分贝

Tab.7 Regular Detection Data of Noise in Fuzhou Functional Districts Unit:dB

功能区居住文教区 混杂区 工业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年度LdLn

Ldn LdLn

Ldn LdLnLdnLdLn

Ldn

2002

54.5 46.3 55.3

59.4 51.2 60.2

65.8 59.0 67.2

72.1 64.3 73.1

2001

54.2 46.0 55.1

60.6 51.9 61.2

64.6 58.9 66.7

71.0 65.0 72.9

2000

54.3 46.2 55.2

61.0 52.5 61.8

65.4 59.2 67.4

71.2 64.0 72.7

1999

54.9 47.8 56.3

59.5 53.3 61.3

64.5 58.2 66.3

71.0 64.0 72.4

噪声有明显的日变化。根据对福州市2002年噪声平均日变化的统计,一天中各功能区噪声均在夜间4时左右噪声值最低,5—7时逐渐上升,8时以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噪声值均在全天的高值区小幅波动,直到18时以后才缓慢下降。居住文教区的噪声值在9—11时和17—18时出现昼间的两个峰值,18时后即开始下降;13时左右均出现昼间噪声的相对低值:而工业区、混杂区在9—18时的噪声变化也有与居住文教区相似的变化曲线。这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时间相一致。各功能区相比,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噪声水平最高,其次是工业区、混杂区和居住文教区。

1.3 道路交通噪声

十年来,福州市的交通噪声情况。见表4。

由表可知,1993—1997年,福州市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均高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的噪声标准限值(70分贝)。而1998—2002年,交通噪声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几年来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均低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的噪声标准限值(70分贝)。

2002年福州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于11月份进行,共监测道路62条,实际有效测点186个,监测路段总长111.97公里,平均车流量2414辆/小时。2002年平均等效声级为68.5分贝,属于较好水平。见表8。

表8 福州市交通噪声统计数据(1993-2002年) 单位:分贝

Tab.8 Data of Fuzhou Transportation Noise(1993-2002) Unit:dB

年度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Leq70.3

71.2

70.2

70.9

70.1

70.0

69.9

68.9

68.6

68.5

注:本文数据来源福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1999~2002年),福州市环境监测站。

2.福州市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突出

社会生活噪声指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所造成的噪声,包括家庭、商业、文化娱乐场所的噪声等。社会生活噪声已经成为影响福州市噪声污染范围最大的噪声源,其比例达到59.09%。由于目前城区商业网点、娱乐场所星罗棋布,家庭室内音响也不断增多,居民在商业、娱乐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噪声影响面很大。一些商店、音响唱片店为了招徕顾客,故意调高扩音器音量或者使用高音喇叭,引发不少民事纠纷。这其中,干扰较为严重的是文化娱乐场所的噪声,其夜间扰民尤其严重。

2.2 交通噪声污染显著

交通噪声污染包括汽车、摩托车、船舶、飞机等各类机动车辆的发动声和喇叭声。随着福州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增势迅猛。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给声环境带来较大影响。几年来,福州市虽然出台了禁鸣喇叭等相关政策,但交通噪声污染依然保持在68—69分贝之间,降低趋势不明显。据统计,福州市2002年交通噪声超标(声级>70分贝)的路段长度占总长的比例为19.0%,较2001年有所回升。虽然受交通噪声影响的面积次于社会生活噪声,比例为22.27%,居第二位,但由于交通噪声污染强度高,对区域声学环境影响最为显著。在开展监测的62条交通干道中,2002年交通噪声超过70分贝的有8条,占总数的12.9%。超标道路情况可分为两类,一类如法海路、澳门路、达江路,路宽在9米以下,路窄,人车混杂。还有一类如八一七路、杨桥路、东大路、古田路、鳌峰路,属于交通干道,车流量高。

福州市闽江的船舶噪声污染也相当突出,夜间尤其明显,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闽江沿岸居民的生活以及沿岸楼房的销售。

2.3 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占有一定比重

建筑施工噪声包括推土机、打桩机、搅拌机及装修机械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位置虽相对固定,具有暂时性,但噪声强度波动较大。2002年福州市建筑施工噪声占全市噪声源的3.18%。工业噪声主要来自工厂的机器高速运转设备、金属加工机床、发动机、发电机、风机等。工业声源位置固定,声强也相对稳定,对临近的住宅区影响较大,时间较长。2002年福州市工业噪声占全市噪声源的比例为4.55%。

3.噪声综合防治措施

3.1 明确噪声控制规划目标,制定噪声控制规划方案

明确噪声控制规划目标,首先要考虑居民生活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和地方对环境质量的目标控制要求,还要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再根据城市的噪声现状,结合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标准,确定中长期噪声控制目标,制定噪声控制规划方案。应严格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噪声控制。创建环境噪声达标区,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福州市应继续做好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创建及管理工作。

3.2 强化城市环境噪声管理

3.2.1 社会生活噪声控制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产生噪声的场所,环保部门要反复检查,督促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减轻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倡文明经商,充分利用图像文字等视觉宣传形式,禁止采用发出高大声响的方法招徕顾客。应控制混杂在居民区中的娱乐场所噪声,对严重扰民的噪声源分别采用隔声、吸声、消声等技术处理,无法治理的应考虑搬迁。

3.2.2 交通噪声控制

合理布置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完善交通法规,加大环保监督力度,控制机动车辆的增长速度,逐步增加低噪声的新车,对噪声大的车辆和船舶安装有效的消声装置;限制市区车速和闽江行船速度,特别是夜间速度,这样交通干线两侧夜间噪声严重超标可望得到减轻;加强道路改造,完善城市道路系统;要使交通干线尽量避开居民文教区和医院,在不可避开时,要建设隔声屏减少噪声污染;加强道路及航道两旁绿化工作,选择吸音效果好的树种,绿化带可采用“高大乔木—人行道—灌木—车道—灌木—人行道—高大乔木”的组合方式,以便阻止和吸收噪声,切断噪声传播途径;应增加闽江两岸的噪声监测点,以期较好地监测、控制闽江船舶的噪声污染。

3.2.3 建筑施工和工业噪声控制

市区建筑施工单位应禁止午间(12时—14时)和夜间(晚22时—早6时)在居民区施工。室内装修施工也应禁止在夜间进行。

对厂界噪声尚未达标的工业企业,应限期治理。对新建项目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根据环境要求,对噪声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对分散在居民生活区和文教区内的工业噪声源必须严格按照居民文教区的噪声控制标准加以控制,禁止在居民文教区新建工业噪声源。有噪声污染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其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部门检验。

3.3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应推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噪声污染控制过程应从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单纯注重治理向发展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转变,从点源分散治理向污染集中控制转变。施工单位可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水泥搅拌可成立水泥搅拌站集中供给。文化娱乐场所可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音响设备,并安装隔声门窗以达到隔声效果。生产企业应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车间设置隔声门窗,对振动设备设置减振台座,对风道进出口安装消声器。

3.4 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布局,控制城市人口数量

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和布局,对城市噪声尤其是道路交通噪声的控制具有战略意义。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时,对新增建筑物和新增道路,应考虑新增噪声的影响。此外,城市人口对城市噪声污染具有很大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3.5 加大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民众对噪声的关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同时,要加强环保及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科学管理,严格执法,敢抓敢管,使法律和行政规章的要求落到实处,达到有效控制噪声污染的目的。

标签:;  ;  ;  ;  ;  ;  

福州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_环境噪声污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