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工程中通常会选择用沥青路面,但是这种沥青路面容易受高温、负荷量以及雨水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大大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年限,而且大部分沥青路面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达到设计的需求和使用寿命的期限,病害状况经常出现,更有甚者,刚刚投入使用的路面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道路建设满足了人们出行的需要,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市政道路服务于城市生活,道路建设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其功能发挥。道路建设自身作为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工程涉及面广,应用的技术多,施工量大,需要考虑到自然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对正常施工造成的影响。而在施工的不同环节,同样也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道路质量是市政道路建设工作最终追求的目标。强化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做好建设质量的把控和管理,确保市政沥青路面能够正常使用,而且大大节约了市政工程造价的成本。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管理;建设;质量问题与对策
前言:城市化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交通状况。对于交通的有效改善,能够保障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顺利性,因此,可以看出,道路的建设与管理问题亟待解决。现阶段,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选择材料和管理与技术的问题三者和沥青路面的使用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沥青路面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地分配,并对材料进行科学化选择,对路面的设计过程中进行保障,前期工作的开展是对后期工作进行保障的关键所在。只有如此,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才会逐渐提高。
一、影响沥青路面施工的因素分析
1.1环境因素对道路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质量造成的影响有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方面包括了降水,湿度,风力等。社会环境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区域的人工设施及人口密度。雨水会渗人到材料内部,并且在路面凹槽等部位聚积,水会使路面结构疏松,车辆在行驶过程会产生水动压。水动压的能量与车速成正比,车速慢时其产生的能量就会越小,对路结构造成的影响与破坏就会越小。
1.2道路设计施工方面各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对于任何一项工程而言,前期设计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设计工作是整体工作开展的具体指导,同时也是建设的依据。设计工作对道路质量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路设计工作开展前没有对区域内环境情况作详细的调查,包括道路内自然与社会环境情况,重点在于自然环境状况,比如区域内气候特点,施工的过程是否会受到降水或者是高低温的影响。如果无法避免自然因素对质量造成的影响,是否在施工的过程中予以必要的措施来避免或者是将其影响最大程度降低。
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
2.1季节性因素对于施工的影响
如果施工的时间选择在雨季,就会导致相对潮湿的路面,当不能有效实施质量的保障措施,物料的结合就会非常差。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施工,就会受到低温的影响,沥青混合材料摊铺后,就会迅速地对低表温度进行降低,但是中底部则会缓慢降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压实中间,中底部沥青混合料会发生位移,由于上部温度较低,导致裂缝出现,造成很多质量问题发生,例如沥青路面的松散与坑槽等。
2.2不重视道路施工的过程
当数据不准确或则不完整,就会对路面的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施工中,如果材料不合格,施工技术不符合规范,或者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就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总而言之,在施工中,如果缺乏协调能力和施工整体性,就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非常粗糙,造成沥青路面发生断裂与不平整的现象。
2.3不具备比较规范的基础设计
市政道路建设沥青路面的过程中,路面结构的连接设计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在连接上较为随意,导致连接空隙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了路面的强度。加之,很多车流量与车辆超载现象,导致路面由于缺乏充足的承载力,发生下陷与开裂问题,对路面的整体性造成严重影响。设计时,如果数据支持十分缺乏,就会影响施工的进程。但是重要依据,是在计算交通量与路面承载中所得到的。如果是依据匮乏,会对道路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2.4道路的监管以及维护力度不足
就管理工作而言,这是建设沥青路面中的关键步骤,对于其重要性,很多部门并未高度重视,觉得只要进行成果验收就可以了,不需要对具体的工作进行负责。该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破坏道路路面。由于维护工作不能保障,导致道路的养护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三、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规范
3.1确定交通量
在进行沥青路面设计工作时,首要要做的就是明确拟修建的路段位置和以及在整个路网中的地位,做好交通量的评估、测试以及分析工作,确定预计交通量,并且能够将交通量换算为标准轴载车道的当量轴次数据,从而计算和得出结构层的厚度。
3.2材料的组成设计
沥青硅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正温度状况下会有一定的粘弹性,但下负温度的话会有弹性。沥青硅的性能指标主要是指矿料的质量和级配,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材料的构成,并对使用的材料把握好级配、筛孔、颗粒等的设计需求,在完全确定材料以后再开展级配的设计工作,为今后道路施工打下基础。
3.3结构设计
在进行结构设计工作前,需要对路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察,如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以及工程规模等,这样全面了解后才能确定结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如本工程现场微地貌属于黄土丘陵,实测稳定水位埋深13-39m,本工程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地基土自上而下依次为:填土、湿陷性粉土、粉土、粉质粘土、细沙。本工程构筑物的地基基本采用天然地基土,主要持力层为湿陷性粉土、粉土、粘质粉土。施工沿线多为耕地和二层民房。只有将这些都考虑进来,才可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
四、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提升措施
4.1加强施工单位道路建设质量方面的认识
市政道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是主体,是影响道路质量最重要的主体。因此,促进市政道中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需提升建设标准与要求,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保障员工自身的工作质量,根据质量要求对相关工作进行完成。
4.2促进基层松铺系数不断提高
在使用机械的过程中,要确保机械的科学性,可以在路面当中进行压实,根据相关标准反复碾压路面,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保障,同时,还要对路面进行有效地养护,提高路基建设质量。
沥青路面在建设时,对于其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合理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对混合料强度产生直接影响,有助于空隙率的控制。当设计比较合理的话,路面的防水性就会得到有效保障。沥青材料是由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构成的,材料的透水性与空隙率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设计材料的配比,总是会出现多次讨论和试验的情况。设计的方案要与现实情况进行结合,并对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施工的质量。现场施工过程中,还要对材料进行全面检测,严格检测材料合理配和施工效果,进而确保和道路建设的相关标准相符合。
小结:在近些年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数量激增的背景下,沥青已然成为了道路建设的一项重要材料,而且道路施工的质量高低也关系和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所以需要道路施工工作者能够提升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水平,并对现有的施工质量进行把控,确保我国市政沥青路面建设具备高质量、高技术的特征。
参考文献
[1]邓大东.分析市政道路的施工管理与措施[J].市政工程,2016(4):129~130.
[2]沈杰.如何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J].城市建筑,2016(12):125~126.
论文作者:王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路面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质量论文; 就会论文; 工作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