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之花常开常新——农村小学语文教研工作不容忽视论文_申翠梅

让语文之花常开常新——农村小学语文教研工作不容忽视论文_申翠梅

【摘要】以科研兴校、教研强师为理念,以教学研讨为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在校内努力形成“主动、开放、实效”的教研机制,用心营造“支持信赖,合作分享”的教研氛围。树典型,抓普及,促提高,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逐步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研、工作、骨干教师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研教改”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语文教研工作也受到高度重视。作为学校的一项基本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对学校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校借助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强劲东风,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努力推进“主动——和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为学校最大的学科组——语文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沿,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要让语文教学上一个新台阶,理所当然学校的语文教研工作要高度重视,才能让语文之花常开常新。下面我就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农村小学如何开展语文教研工作。

一、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使之适应新课程改革。

师资培训是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成败[1]。为了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我校倡导“理论先行,实践结合”的师资培训模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学校举办的各种进修、调研活动,让老师接触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鼓励老师订阅相关的教育书刊,在理论上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我们还经常性地收集一些教育专家及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录像,组织老师定期观看。这样,既有先进的理论做指导,又有优质的课例来学习、参照,老师们学有方向、教有榜样,教学热情被调动了起来,也更愿意在教学中去摸索,去提高自己。许多老教师深有感触,觉得自己在教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主动把新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积累的一系列教学经验相结合,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而一部分新老师,更是觉得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仅教学理论知识丰富了,而且教学实践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还鼓励新老教师开展结对子活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老教师们高兴地说,新老师让自己变得年轻,给自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新教师更觉得自己有了引路人,工作不再盲目,少走了许多弯路。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教研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我校的教研质量。

二、教研工作重形式,更要重实效。

许多农村小学在教研活动方面趋于形式化,教研计划、教研活动记录、业务学习笔记大多是应付性的东西。有的学校有课题研究,但围绕课题进行的教研活动却寥寥无几;评议课也多为应付性的简单说两句,主题不明确,发言人不能完全投入,没有引导大家对课堂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有时简单说几句,有时又成了拉家常,有时甚至不了了之,缺乏应有的争论,缺失应有的教研气氛。这些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收效甚微,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一些原本想进步的教师产生一种厌倦心理,进而产生惰性心理,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校开始尝试以下的几种教研形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每周举行一次学科教师调研: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为语文、数学老师教研时间,两个组分开进行教研活动,大家就最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集体讨论解决。

(二)、每周一次的年段同学科教师教研。特别是五、六年段,整合到中心校上课,班级数多,同学科老师在一起办公的时间又比较集中,随时都可以把教学中的一些状况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三)、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学校举办的各种教研活动,经常性地派老师参加州、县举办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把好的资料和教学方法带进学校不断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在组织老师学习理论的同时,大量的实践课成了老师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一个平台。每学期,坚持组织老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让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有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要求上课的老师认真备课,认真上好课;要求听课的老师准时到位,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在评课这一环节,也真正抓落实。首先,请上课的老师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及自己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然后,听课的老师要积极对这节课进行点评,让听课的老师和上课的老师互动,使大家都能从课中受到启发,获得一些进步。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要求每位老师写一篇教学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完善自己;同时,也写一篇听后记,说说别人的优点,也发现别人的不足,在总结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评课能力,无形中也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五)、每学年举办一次学校教学比武活动。各完小校和中心校派年轻教师参加,择优评出优质课若干节,并发放证书,以此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这样下来,我校的教研氛围浓厚了,老师们尝到了教研的甜头,教学积极性和教研热情大大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在无形中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六年级语文及格率提高了,跃居山区小学第一名。

三、加大教研经费投入,为课题研究铺平道路

目前,一些农村学校已具备申报课题研究的条件。但为什么那么多的农村学校都没有参与课题研究呢?原因是,课题研究从申报到结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其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研经费问题。许多农村学校的教研经费少之又少,申报课题,进行课题研究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课题申报、课题研究成了许多农村学校领导和教师心中的痛。

我校目前没有具体的课题在做,教研经费也严重欠缺。但学校领导充分地认识到了教研的重要性,在教研这块教学的神圣领地开始量力而行地投入一定的经费,让教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比如: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建立多媒体教室;还有前面所说的添置一定的光盘(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课例);给老师订阅相关的教育杂志、书报;组织老师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种教学比赛,均获得好成绩。我们在学校经费能够承担得起的范围内,共选派学校领导及学科教研骨干10人次,走出去,听听市级、县级举办的教学观摩活动,了解更多教育专家在教学方面的新见解。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研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

四、适当整合,让办学规模合理化

目前,部分农村完小校办学规模小,加上师生比例配置不合理,教师的课时量大,一个老师一周上三十节课,课业负担加重,也严重制约教研活动的开展。例如:一所农村完小校只有70多个学生,最多只能配置7个教师,又要开齐上足课程,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老师们整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而没在上课的时间,又必须批改作业、备课。想要开展教研活动,连时间都没有,困难确实很大。

针对这种状况,我校对几所学生数不足100人的完小校进行整合,把学生集中起来,老师也集中起来,扩大办学规模,优化老师配置,使开足开齐课程成为可能,也使老师的教研成为可能。

五、挖掘、培养骨干教师,并留住骨干教师

“十年树木,百年数人”,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需要很多锻炼学习的机会。学校把开课、外出学习的机会给一些年轻教师,让他们去锻炼学习,慢慢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让这些教师来指导开展教研活动,成为开展教研活动的带头人。然而近几年来,几乎每年都有一批骨干教师调往城里,农村学校几乎成了新老师实习的基地,成了为山区学校培养老师的摇篮。这严重地影响着农村学校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面对这种趋势,我校加大力度,积极挖掘、培养骨干教师。同时为了留住骨干教师,我校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确保我校的教研能够真正见成效。

综上所述,要确实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加强教研工作,通过教研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要让语文之花常开常新,我们语文教研组工作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做文章,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2],与语文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提高每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并在活动形式、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

论文作者:申翠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让语文之花常开常新——农村小学语文教研工作不容忽视论文_申翠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