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下应用型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研发论文_郭玉侠,李海波

职业教育下应用型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研发论文_郭玉侠,李海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应用型技术人员的需要比例迅速增加,应用型院校现有课程体系急需改革,本文基于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应用型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问题。

一、应用型院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性

二战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一些发达国家对技能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强度与日俱增,于是乎,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应势而出,并迅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种教育类型为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英国的BTEC职业教育模式、北美的CBE职业教育模式、日本的企业职业教育模式等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诺如此类,都充分说明了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宣大推动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己逐步进入到工业化时期,我们急需大批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结合中国的国情,借鉴国外的经验,创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这样的大社会背景下,要求我们的应用院校改革自己的课程体系,不断的进行研发,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社会急需的人才。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我国的专家学者们探讨全新教育教学理念的一个本土化的研究成果,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应用型院校更加科学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二、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解释

就是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完成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传授。即:在仿真模拟的环境中,学生首先完成理论基础的学习,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过程的认识和训练。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理念突出在教学实施中的互动性、趣味性、真实性与针对性。将教室和工作环境融为一体,教室既能教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际操作;教师和师傅融为一体,教师既传授理论知识,又指导实践;学生和徒弟融为一体,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技能的养成和训练,该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和矛盾,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主要是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应用型院校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实现教师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学生工作环境”为活动中心,培养学生终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进行的活动范式。

三、职业教育下应用型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研发的构建

(一)创设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1.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首先应用型院校要为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仿真模拟的实验实训中心。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训中心始终坚持学校“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重技强能、致学致用”的实训教学理念,实现“实践技能高、理论基础厚、终生学习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行业岗位满意的”人才培养目标。

2.教室环境的创设要模拟工作环境

为了便于学生直观地体验技能训练的过程,必须建立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模拟实验环境环境中,学会领悟实训知识内容。训练设备和训练工具的摆放都仿真企业工作生活的环境,

其中的光线、角度、设备之间的空间距离等都要“以人为本”,让学生自实践课程的第一天起就处在企业生产的模拟环境中,了解并适应生产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创设企业和谐的人文环境

模拟实验中心墙面张贴反映教学理念的标语、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设备结构图、安全疏散图等,营造训练和企业一样的气氛,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语言,实现学习环境与未来从业的环境的最大相似性,树立学生技能养成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从业初期对岗位的适应时间。

4.巧妙的设计实验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内容的设计以实验项目为依托,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良好意识。一切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充分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资源

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教学过程体现得生动、灵活和直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清晰直观的把学习和训练任务展现给每一位同学。

1.利用好教学辅助工具。

理论教学部分,充分运用板书、各种媒体、电子资源,网上信息平台,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明确要掌握哪些技能,技能标准是什么;实践教学部分,通过挂图、软件模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某些靠语言讲授难以表达的概念。 学生进入技能形成阶段,边学理论,边进行现场观摩,与教师充分交流后开始动手练习。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设备的作用,清晰直观地为学生讲清操作规程和要领,内容清晰,技能标准明确。向学生开放训练场地,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以便形成和掌握技能,最终达到熟练的程度。

2.搭建学生技能展示的平台

利用好学生到企业实践、参加技能比赛和技能等级考核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要想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能被企业所接受,被社会所接受,就要让学生投入到实践。一是要紧密专业知识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二是要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三是要开展形式各异的企业文化展示与交流。学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从而在工作中结合遇到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再回到学校进行学习,从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与难题。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不仅仅要符合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模式,更要符合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方针,才能够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教师还利用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比赛的机会,通过选拔考试和集训的形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发挥“榜样”的作用,以“优秀选手”和成功的赛事,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训练,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活动成效的好坏,主要因素在于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结构、教学方式、教师梯队的组成结构和人员素质及其职业经历都直接影响着应用型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首先要积极鼓励教师到高等学府进修学习或到国外研修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改进教学方法,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提高教师的技能训练的指导能力,学校鼓励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一线的具体工作,学习掌握企业技术,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同时通过横向科研的形式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其次,要拥有一支专兼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 3-5 年专业对口的实践工作经历、通过各级职业证书,有较强的生产现场操作能力的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职业教育下应用型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必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应用型院校中所推崇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也必将为加快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的高技能的劳动者,为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培养中坚人才,推动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15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JD1215032)

论文作者:郭玉侠,李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职业教育下应用型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研发论文_郭玉侠,李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