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在新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论意义论文_雷燕

试析在新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论意义论文_雷燕

克州党委党校 新疆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845350

摘 要: 当前,新疆凭借全国援疆的大好形势正在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了促进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局面,促进公民素质明显提高,在新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对于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小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先进文化的代表

1.中华先进文化引领中国发展前进的步伐。任何一种文化选择都离不开时代土壤。当今的中华先进文化所依赖的土壤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撑。纵观人类历史长河,所有世界性的古文明只有中华文化流传至今,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这其中必然包含着文化按历史时间所传承下来的博大精深;其次还包括不断融入的时代文化,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选择性、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能够不断汲取自身文化之外的营养向前发展。这两点作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既中华文化总是以其博大精深的底蕴,在开放中选择并接纳符合自身发展的时代文化,以此来深化自身的先进性。中华文化正是以这种传统和时代相融合的先进性来延续自己光辉的生命力,同时引领着中国发展前进的步伐。

2.中华先进文化本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何一种文化扎根,都离不开时代本质。当今的中华先进文化,必然是符合当今的时代本质,当今时代本质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福利所进行的带领人民全面小康的社会大发展、大建设,简而化之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咱们人民需要什么?就需要身体又好手里又有钱的好日子,就需要富强、民主的和谐社会,就需要创新、诚信的现代文明。当下,咱们人民基本是不会为吃穿发愁了,但是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元化,相互碰撞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当今,在这列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高速发展火车上,人心岂能不思变,又岂能不活跃。这时,人群中单个人的思想活动层面的独体性意识明显增强,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多元的思想火花,还带来了许多不成熟、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这种状态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乱子。所以,要想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就必须以最具有时代性的中华先进文化来引领人们的思想。

针对此,我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推出了融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先进时代元素的社会文化引领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内容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这四个层面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所以称为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用12个词、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内化为人们“价值认同”的全新表述,是从理论迈向实践的重要标志,咱们老百姓不用说很长的一串,简单12词就行了。

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目的就是为了旗帜鲜明地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净化思想文化环境,抵御宗教极端势力的思想渗透;就是为了弘扬主流价值观,整合多元文化,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新疆人民需要什么?就是需要民主、公平、进取、和谐的价值观。新疆人不要动乱,要发展;不要闹事,要和睦;不要冲突,要理解。可以说,新疆各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容能够为我们这方水土上生活的各个民族所接受。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先进性的中华文化理论。任何一种文化运用都离不开时代具体情况。社会在每个时期的发展情况都是具体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具体内容体现了中华先进文化的特性。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往回看,会发现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大趋势也都注重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的。但是总体发展政策重心是倾斜给了统治阶级,倾斜给了社会上层,倾斜给了占统治地位的某个单一民族。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总体发展政策重心是倾斜给了基层人民百姓,注重制定实施促进各个民族共同进步的政策,中共中央举全国之力来援疆就是最好的例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作为中国公民,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应该自觉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举措。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适用于新疆各个民族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普遍适用新疆各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的延续都离不开传统的支持。可以说,新疆各个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与发展所涉及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息息相关。

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经典著作代表要数维吾尔族作者玉素普所创作的《福乐智慧》,此书被维吾尔民族称为“智学”巨作,公元1069年成书。该书主张智慧的感悟不是穷思冥想的功夫,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要求相同,都是强调了“实践出真知”;再看《福乐智慧》书名实为汉译名,原名叫“导向幸福的知识”,表明智慧、知识是以人生的幸福为终极目标,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本质上就是要给全体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的理念也是一致的;并且,已被众多学者包括维吾尔族学者所公认的是,该书不仅论述了修身养性的道德定律,还论证了明君需休养生息治国安邦的政治定律。这种智者要知善并要实践善的逻辑思想和社会主义八荣八耻中荣辱观的思想内涵也是接近的。从全书来看,试想作者如不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又怎能写出如此具有感召力的巨作!此外,玉素甫还是位真正的、坚决反对宗教狂热的斗士!这是因为公元960年喀喇汗王朝以武力血腥强制推行当地僧人改信伊斯兰教的行为引发了和信奉佛教的于阗王朝之间的百年战争。作为回鹘诗人同时也是贵族后裔的玉素甫见到这场战争造成的无限灾难时,从内心感到万分悲痛。他为寻求文明社会的真理,只身飘泊四方暗访民生民情,每每所到所见所闻都不断激发他要为民为国寻求文明的决心。应该说,从这个背景出发,才能深刻理解作者期盼人们共同珍惜美好和谐生活、共同奋斗以延续社会文明并坚决反对宗教狂热的良苦用意。

还有新疆南疆塔里木地区流传至今的“生长后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民谚,这是对生活在沙漠中耐高温、耐干旱树木胡杨林的礼赞。这种顽强生活在沙漠里的拼搏进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进取精神是相近的。这可以说明国家在谋划发展制定理论时,是完全视各个少数民族为一家人的,并十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生活情况。那么,在新疆北疆哈萨克民谚中也都有提到民族团结的多次记录,这些都可以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普遍适用各个民族是成立的。其实,在新疆其他民族的传统民谚、俚语、歇后语中也可以找出来。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就是为老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思想理论,正是千百年来任何一个民族的老百姓都在努力实践的。

2.新疆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发展。任何一种文化的自觉贯彻都离不开时代的需要。(1)从民族成分来讲,新疆众多民族中以维吾尔族为主,其他有汉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等。在多民族的地区,就意味有多种宗教并存,而宗教是有历史性的,又有跨国界性的,这样的社会构成中就势必涉及多种思想意识并存。在此前提下,就必须拥有一个能被多民族共同接受的先进文化来引领人们思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适用于新疆各个民族的性质以及自身的先进性,符合引领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文化思想要求。(2)从地理位置讲,新疆位于中国的最西部,地势是西、南、北三面皆为高海拔冻土山脉,南部还紧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气候干燥缺水,对于传统农业发展十分不利。(3)新疆和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中国最为贫困的地区相连,国外则毗邻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动荡之地,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制约着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上种种都说明新疆为了能跟上国家全面小康的步伐,积极投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中,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一的思想理念,来给新疆各层面注入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本文系作者前期教学专题《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讲稿中节选部分改编所成。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诞生记》.2016-01-09,天山网http://www.ts.cn/。

[3]辛组 徐平 主编《新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4]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编《维护社会稳定 宣传教育材料》.2013年版。

论文作者:雷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5月总第1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试析在新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论意义论文_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