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论文_黄亚东

探析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论文_黄亚东

【摘 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与计算机结合的同时,其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畴等方面得到了空间的拓展。数学教学也因与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整合而优化。本文主要探析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2-022-02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与计算机结合的同时,其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畴等方面得到了空间的拓展。数学教学也因与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整合而优化。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标志着数学课教学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给数学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了广阔前景。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积极意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我认为是指在教学过程,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一种新教学方式。它具有积极意义:

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作为数学教学的素材,如利用视频资料、音像资料、文本资料与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整合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中,供学习评议、分析、讨论,不仅使教学内容相应的知识面变得宽广,而且可以使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像领会的教学内容,可以得到直观的表示和处理,一些数学的现实情景和虚拟情景能得到很好的呈现。

2.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和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①全面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②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我发现的学习。

③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的学习。

④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学习。

3.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终身的学习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为终身学习带来了机遇。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制作,使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使学习空间变得无围墙界限了。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有意识地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自主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1. 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事实上,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对此更感兴趣。众所周知,网络信息具有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信息资源,引入课外信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这也可使教师开阔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2. 教学形式的有效结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现今社会已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教师可以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4.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方式

1)结合的基础--资源结合。资源结合是一种以优化教育资源为目标的组织形式,是教育者,特别是管理者通过对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机构建来实现组织形式的"优化结合",这是课程结合的保障与基础。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不仅要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软件资源等,还要能够将其合理、有效的利用,让它们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2)结合的途径-过程结合。"过程结合"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以教与学为目的的具体操作形式。即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于学科课程的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对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同化"与"顺应"的目的。这是课程结合的主体,也是实现课程结合的途径。这一过程结合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

3)结合的目的-能力结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课程结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也概莫能外。"能力结合"指的是通过研究"资源结合"和"过程结合"这两种课程结合的形式,借助日益发达的教育技术,培养既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不断学习的新世纪的学生。这种能力的结合是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分享、应用的能力和传输、创新的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我们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以雄. 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考试周

刊》.2013.07

[2]妮 尼.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之融合.《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06

论文作者:黄亚东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探析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论文_黄亚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