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_袁玥

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_袁玥

袁玥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二小 564100

摘 要:数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贡献。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逻辑思维,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及其数学创新能力,成为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创新是指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创新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浅谈了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创新

数学是人们生活中运用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数学学习不仅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涵养、缜密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学,对个人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加强小学数学教学,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改革创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极其重要的。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教学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传统守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等。如何针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整改革,确保数学活动进一步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

在小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低下、学习经验不足,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表现出心不在焉、思想开小差或者睡觉讲话等等不良的学习状况。因此,对于小学教学而言,大部分教师都束缚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即“机械式”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强行地将知识、道理灌输给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小学生思维定向、狭隘的现状。小组合作式教学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有很大的不一样,主要是通过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就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开展交流讨论,进而开展教学活动。

二、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读书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扮演倾听、学习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对解决问题而言,形成了不爱动脑思考的现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在数学教学中,长时间的“不动脑”、“不思考”不仅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还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局限,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找不到着陆点和解题思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应该燃起小学生的思考火花,培养小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角色体验的教学模式。角色体验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角色中,对知识的推导及其教学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说,对于公式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典型的题目,通过计算与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公式。这样不仅能确保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三、反思逆向型教学方法

反思意识、逆向思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反思是指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考察、分析的一种思维意识和思考过程。反思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活跃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有助于强化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数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恰当的问题,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比如说,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出发: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应当采用何种解决方法?为什么不同类型的应用题采用的解题思路、答题步骤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的异同点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过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反思,能够更好地明确各个类型应用题的区别,加深对应用题学习的理解和把握。但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在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老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引导。

四、探究主体型的教学方法

探究性教学是实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激发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同学合作等等学习方式,自主地进行学习。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避免“随意探究,忽视内容的价值性”、“曲解探究,忽视教师指导作用的合理性”两个常见问题的发生。随着教学科目逐渐增多和学习任务的繁琐,学生学习的精力和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探究性教学要明确探究问题,考虑探究内容价值的大小。教师应当基于教材大纲和辅导资料,对探究内容进行有效的选择、整合,尽量避免那些过于简单或者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数学规律;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和组织控制的作用,维持好探究教学的课堂秩序,确保每位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秀玉 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中),2011,(03)。

[2]胥宝凤 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浅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6)。

论文作者:袁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  ;  ;  ;  ;  ;  ;  ;  

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_袁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