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波

溆浦县中医医院 湖南溆浦 419300

【摘 要】目的:对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化痰通腑汤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在2017年4月-2018年6月间,我院收治了中风急性期患者共104,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即常规组与观察组,各52例,常规组患者进行普通常规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化痰通腑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脂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更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以及血脂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化痰通腑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病情,减轻症状情况,同时利于患者的血脂指标恢复正常,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

中风又称脑卒中,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属常见类型疾病。该类患者发病后,病情发展速度快,且病情严重,而患者在早期接受治疗后期效果更显著。急性患者的病情相对更严重,更棘手,因此更加需要尽早接受治疗,减轻中风对患者身体机能、功能等的影响。在中医学上将中分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内风与外风,认为中分大多是因为患者气血混乱、逆流而引起血溢,并影响脑脉而导致[1]。而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化痰通腑汤的临床疗效,并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4月-2018年6月间,我院收治了中风急性期患者共104例,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其中常规组患者的男女人数分别为29例、23例,年龄50-79岁,平均(61.3±5.2)岁,发病时间1d-12d,平均(5.6±1.1)d;其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两者皆有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5例、22例、5例。观察组患者的男女人数分别为28例、24例,年龄51-78岁,平均(61.6±5.0)岁,发病时间1d-13d,平均(5.7±1.4)d;其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两者皆有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6例、22例、4例。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相差无统计学意义,可比P>0.05。且两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订知情书与同意书。

1.2 方法

入院后,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基础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开展中风急性期患者常规治疗措施,即降颅压、控制感染、脱水治疗、吸氧护理等,同时保护患者脑部,恢复酸碱以及机能的平衡。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组同样的基础、常规治疗措施后,进一步进行化痰通腑汤治疗。化痰通腑汤的药材主要有南星8g、全瓜蒌12g、芒硝8g、生大黄6g,用水煎煮,一天一剂分两次服用。而对于不同症状的患者则另加取不同的药材,如神志不清、言语不利、严重瘀血、头痛伴脑水肿、年衰体弱、肝阳上亢等症状的患者,各自加入安宫牛黄丸6g、石菖蒲10g;全蝎12g;鸡血藤8g、黄芩8g、桃仁10g、川芎10g;泽兰8g+益母草6g+牛膝8g;生地黄10g+麦冬8g;石决明10g+生牡蛎6g+生龙骨14g+钩藤8g。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主要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症状改善程度以及血脂改善程度。其中临床效果评价分有四个等级,即痊愈(各方面临床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各方面异常指标得到有效改善,且治疗中未出现并发症,预后良好)、有效(各方面指标得到有效改善,且治疗中存在有轻微不良反应,预后无功能性损伤)、无效(异常症状未得到有效改善,治疗中出现严重并发症)[2-3]。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通过SPSS软件(20.0版本)开展测定,卡方检测计数(%)数据,t测定计量数据(均值±标准差),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78.85%,观察组的明显较高,且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注:同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常规组对比,P<0.05。

3 讨论

由于中风急性期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因此需要尽早探究中风的发病机制以及常见症状表现等,并研究相关病因以及症状的最佳治疗措施。从中医角度对该部分患者展开治疗已逐步被临床所重视。

而从中医学上探究中风,认为其发病机制为痰浊内闭,其主要牵扯到患者的脾脏、肝脏等。脾脏失调,肝火旺盛,久积成疾,逐渐出现湿痰、痰热淤阻、脏腑气不顺等情况,并对身体的循环、脏腑内部等造成影响[4]。而化痰通腑法则是根据这个发病机制进行用药,所选的药材也是以化痰、散热、通气、调气血的为主,如化痰清热的全瓜蒌、软坚结散的芒硝、通脏腑气的生大黄、清热祛痰的南星等,各种药物一起使用,相辅相成,可缓解患者病情症状。且在张文砚等[5]报道中已经发现,在化痰通腑汤的作用下,可帮助中风患者各方面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按照患者具体临床症状按照增减药物进行治疗,可进一步帮助患者各类症状得到恢复。

通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78.85%,观察组的明显较高;研究组的半身不遂、恶心呕吐、语言不利、头晕头痛等症状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常规组的;而研究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指标改善程度也大于常规组的。表明化痰通腑法可改善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病症,且效果显著,同时也能促使患者的病情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症状改善以及血脂改善的化痰通腑法,值得在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小洪,李秋宇,颜平之,徐臻.中医辨证施护在中风病急性期康复中的应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6):3-5.

[2]张元明. 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的疗效及对Hcy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3]张倩.化痰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7):15189-15190.

[4]宗振勇,耿连岐.针药结合治疗痰湿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6):120-121.

[5]张文砚,冯学功.中风病急性期经方方证辨证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8):3494-3497.

论文作者:王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