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乐之”的翅膀“翱翔”于课堂之上论文_孙百灵

插上“乐之”的翅膀“翱翔”于课堂之上论文_孙百灵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七中学 130615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师生们耳熟能详的《论语》中的名句。然而在教学中,真正让学生达到“乐之”的境界,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许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此项教学尝试,虽然没有积累下成熟的经验,但也自觉获益匪浅,常常自得其乐。今天,我就以自己教学《木兰诗》为例,和读者们分享我的教学乐趣。

《木兰诗》作为“乐府双壁”其一,自然有着读者难以抗拒的文学魅力。然而,当我们向孩子们提出让他们背诵的教学目标时,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大大降低。再加上孩子们懒于思考及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漠视,使《木兰诗》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加难上加难了。基于上述原因,我在教学前一周就做了如下准备工作:

1.让学生观看美国电影《花木兰》(1998年版动画片)。

2.每天的晨读时间和课前候课时间,反复诵读课文。

万事俱备,东风也已吹来:

师:同学们,自古以来,巾帼就不乏英雄的存在,今天,让我们一睹平民女子花木兰的女中豪杰风采。前几天已经让大家观看动画片《花木兰》了,谁能说一说电影中的情节和诗歌中的情节,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随着我的问题的提出,我看到兴奋的眼神在孩子们眼中闪烁着,他们急于畅所欲言了。生:影片中不仅有亲情,还有爱情,而诗歌中只涉及到了亲情。师追问:影片中还有友情的,文中有吗?生:文中有友情,因为文中说,木兰回家后,曾经“出门看火伴”来的,而且火伴们还都吓了一跳呢。他的话语在班里引起了一片善意而欣喜的笑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师:“火伴”一词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伙伴”是一个意思吗?孩子们认真地看了看书下注释,又费尽心思的想了想,告诉我不一样。当我问他们区别在哪里时,他们既找到了字形的差异,又结合书下注释找到了意义上的区别。这一过程是争先恐后的。师:火伴们为什么吓一跳?生:因为他们没有想到木兰是女孩。师:为什么他们没有看出来呢?有的学生笑着说木兰装的太像了。师:装得再像,十二年也可能会露馅啊,影片中不是有一个情节,木兰在洗澡时,几个火伴也下河了吗?从木兰的言行中我们猜一猜,是什么原因让她成功地骗了火伴们十二年呢?生:木兰机智、勇敢、谨慎。师:可是文中并没有这样写,只是通过“火伴皆惊忙” 来表现的,这种以其他人、事、物来表现主人公形象的手法,属于哪种写法?生:侧面烘托。师:还有什么不同之处?生:影片中花家就木兰一个孩子,每天都喂鸡。文中木兰还有姐姐和弟弟呢,她每天都在织布。说明木兰勤劳、孝顺。师:木兰是孝女,还有哪些证据支持?生:木兰替父从军就是孝顺的充分体现。师: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生:因为他父亲没有儿子。生:不对,如果没有儿子,木兰回家后杀猪宰羊的小弟是谁?师:既然有儿子,木兰为什么还要替父从军呢?生:因为木兰没有哥哥,父亲没有成年的儿子。生: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影片中木兰的马是花家原有的,诗文中花家却没有马,是木兰买来的。让学生读木兰买东西的四句话,并思考难道四样东西真的分别是在那四个市场买的吗?生:可能是真的,因为木兰是偷偷地替父从军,她怕家里人觉察出来。师:非常好!你有当侦探的潜质。回答问题的孩子,羞怯的笑了,更加乐在其中了。 师:也有可能骏马是在西市买的,长鞭是在南市买的呀?引导学生理解互文的修辞手法。师:那么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呢?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师:从这两句诗中,你品出了什么?生:战争很残酷,同时也很惨烈。师:非常好!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生:“爷娘闻女来”一直到“磨刀霍霍向猪羊” 也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师:这三组句子意思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吗?换句话说,这句话可以改成“姐弟相扶将” 或者“小弟理红妆”吗?学生哈哈大笑,摇头否认了。于是我告诉他们,这几句话没有运用互文的手法,让他们再看一看,是否用了其他的修辞手法。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对偶”和“排比”。进而再引导学生体会排比修辞手法的妙用,体会家人们知道木兰即将回到家中时的那种激动与喜悦之情。师:文中还有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语句吗?生:“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运用了互文。师:非常好!那么,“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是否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学生点头表示同意。我让他们进一步找出这部分内容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学生回答说运用了动作描写。我让学生进一步找出句子中所运用的动词,并且让体会从动词中所感受到的木兰的心情。生:木兰是非常非常高兴的,像一个离家好久的孩子一样,兴奋地东摸摸西看看。和战场上的木兰完全不一样了。师:战场上的木兰什么样?生:战场上的木兰是勇敢的、无所畏惧的、英姿飒爽的。师:找出证据来支持你的说法。生: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可以看得出来。生:从木兰能够活着回来了,也可以看得出来。生:从她功劳那么大,得到的奖赏那么多,皇上还想让她当官都可以看得出来。师:既然木兰这么勇敢,为什么文中写战争这部分却如此简单?只有三句话了呢?

在这里,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详略安排及其妙处,从而使学生掌握“必须紧紧围绕主题选材”这一写作技巧,及“有详有略” 地进行材料筛选。

为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我以给第一段加个“木兰愁”的小标题为例,让学生仿照我的例子,把文章2-6自然段,各加一个小标题。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抓住每一段的中心内容,高度凝练地概括段意。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比一比谁读文章用时最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时,就连平时课堂总画画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了。这种形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背诵质量和速度。学生真的是发自内心地以学为乐了。

当我看到孩子们插上“乐之”的翅膀在课堂上“翱翔”时,我心中那朵幸福的小花,便散发出怡人的芬芳,历久弥香。

论文作者:孙百灵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插上“乐之”的翅膀“翱翔”于课堂之上论文_孙百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