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中职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路径探析论文_代春英

新疆少数民族中职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路径探析论文_代春英

代春英

新疆喀什卫生学校 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加强民族职业教育是解决新疆民族地区民生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等护理教育水平,促进中职护生顺利步入临床实践,本文主要从中职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如何进行有效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一些解决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帮助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实现顺利衔接。

关键词:护理教育:临床实践:有效衔接

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民族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不仅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而且,初步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新疆地区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职业技术人才。本文主要从护生、学校、临床学习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便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实现顺畅衔接提供参考,确保新疆少数民族中职护生的培养质量。

一、中职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护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护生语言沟通能力薄弱。护士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进行整体护理的基本条件,而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护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新疆卫校中等护理专业护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据半数以上。但是,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哑巴汉语”问题严重,能看懂汉语教材,但无法准确进行口语交流,汉语听力也有困难,特别是民考民护生,仅经过1年的汉语预科班学习就进入全汉语医学理论学习,导致与临床带教老师、患者沟通障碍或不足,成为临床实践衔接最大的障碍,直接影响专业学习效果和职业技能提高。

2.护生综合素质较低。当前,中等护理专业普遍存在生源质量差的问题,其多为初中毕业,因受教育所限,知识面窄,人文综合知识欠缺。特别是来自偏远农牧区的学生,基础知识薄,汉语水平较低。加之学生年龄小,90%以上为女性,生理、心理都处于不稳定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对校园外的生活充满向往,以至于部分学生盲目崇尚潮流,未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影响到专业知识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3.护生认知失调。有研究表明,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学生通常会有认知失调的经历。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缺乏执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认知欠缺,视护理事业为谋生的手段,导致护生缺乏敬业精神及奉献精神。初到临床实习,护生对其快节奏、严谨的工作要求不适应,有着不同程度的紧张、退缩心理。角色也由被照顾对象转变成照顾别人,加之工作的单一、紧张和责任感的沉重引起护生消极的心态,从而影响了实习衔接。

(二)中等卫生学校在教学方面的不足

1.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学校教学不能及时将临床新理论、新进展补充进教学内容,与医学快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之间形成矛盾。有关当前临床重点如医疗安全、职业防护等内容很少,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一些学校由于缺乏临床教学基地,在课程设置上理论多、实践少,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2.教学环境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求,教具落后。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而护理教学仪器设备相对落后,如中心管道吸氧、中心负压吸引等装置在临床已普遍使用,而教学基地却无此设备,导致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校内实验室就是病房”这一要求在中等专业学校很难得到体现。护理专业实训课护生6-7人一组,动手实践机会减少,由此严重制约了护生的实践技能训练。

3.护理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育需求。新疆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少数民族师资问题尤为突出,少数民族教师人数少,学历职称低,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不高,融入学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难度大。尤其是新疆中等卫生学校的护理专业教师,更是严重匾乏,不能满足教育需求。另外,由于环境相对闭塞,护理教师脱离临床的现象比较普遍,仅凭借书本知识对学生实施被动的填鸭式教育,影响了教学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中职护生在临床实践环节遇到的困难

有些临床带教老师老师学历不高,理论水平相对薄弱,不能按照标准化操作程序带教,导致护生技术操作缺乏统一规范性,影响了实习衔接。随着护理专业学生扩招,医院带教任务重,部分带教老师仅把实习生当作“劳动力”来使用,对实习生疏于管理、懒于带教,降低了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衔接的质量。加之患者对实习生的实践工作也有抵触情绪,使其进入临床的动手机会大大减少,特别是有语言沟通障碍的实习生,更是困难重重,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三、中职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语言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1.完善职业院校预科教育体系

预科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少数民族职业教育质量。要提高预科教育的质量,就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首先,更新预科汉语教材,选用针对性强、内容新颖、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的知识点,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校园文化;其次,革新少数民族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教师培训、进修的形式,将培训、进修和访学的地点安排在疆内;再次,改革预科教育评价体系,预科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准备阶段,预科教育要过好“三关”,即“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过好语言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过好思想政治教育关”、“加强养成教育,过好自主学习和健康生活关”,职业院校预科教育要围绕这三项基本任务,不断丰富预科教育的内涵,拓展办学思路和形式,不断完善预科教育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预科结业标准。

(二)强化中职学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意识

身处民族地区,新疆中等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强化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少数民族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树立主动服务民族地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理念。一方面,学校要继续发挥专业和师资优势,承接各种培训项目,为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要深入民族地区,主动与企业和地方政府进行接洽,及时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的最新需求,及时为少数民族提供服务。自治区教育厅、职业学院要制定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鼓励为少数民族、为民族地区服务的项目,鼓励参与完成项目的老师和学生。

(三)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护生

1.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根据临床进展及时修订教材、更新教具,改变原课程体系重护理专业知识、轻人文关怀和护理伦理知识的缺陷,引入各具特色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护生专业技能。以问题为基础、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模拟演示教学等已成为全世界医学界公认的有效教学方法。如模拟场景现场实施:“护士执行医嘱、青霉素皮试、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进行过敏性体克抢救”。以问题为基础、案例为引导,师生互动(共同承担不同角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护生学习兴趣,促进护生观察、思考及解决问题,培养其灵活应变及应急处置的能力。教师授课以板书为主,辅以多媒体、图片或者录像等影像资料,既可弥补少数民族护生在语言理解方面的不足,发挥其模仿能力强的优势,同时可弥补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

2.加大实验室投入力度,增强实践性教学。学校必须建立与之规模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及时投入经费,更新教学设备,备足实验用品,将实验室设置为模拟病房,让护生在模拟病房中轮流扮演护士与病人的角色,在老师的演示、指导下进行操作训练。要求护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开始在模拟人或模型上反复练习,达到熟练后逐步过渡到在护生自己身体上操作。这种教学方法让护生在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可体会患者的痛苦和不适,增强其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其吃苦耐劳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应注重护理教师的选拔与培养,使教师队伍尽快完善。作为护理教师应积极充实自我,不断学习临床新理论、新进展。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护理教师到医院参与到临床护理与教学,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同时,聘请医院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到学校担任理论或实践教学。

(五)加强实习护生的管理,使临床实践顺利衔接

首先,要强化岗前培训实习初期,护理部统一安排岗前培训,帮助护生尽快融入实习生活。培训内容包括护士职业道德、护士礼仪规范、护理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医院感染预控及职业防护知识、团队精神等。加强护生的组织纪律和医疗安全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为顺利开展实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实施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医院制定护生管理规定和带教计划,科学安排实习轮转,做好入科教育及出科考试,做到教有计划,学有目标,使护生在实习期间能够掌握各科护理程序、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陈梓珊.护理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3,23:83-85.

[2]万雪梅,易霞.《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课程设置必要性的探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2:188-190.

论文作者:代春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

标签:;  ;  ;  ;  ;  ;  ;  ;  

新疆少数民族中职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路径探析论文_代春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