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论文_谢作鑫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论文_谢作鑫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达到双赢的效果。所谓习惯,简单的说就是一种经过长期坚持而最终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兴趣自然而然的提高。繁重的学习音乐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有利于历史素质自身的提高。所以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习惯,是我们历史老师的教育教学重要内容之一。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首先应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该科目的好处,如历史学科能教给学习者智慧,历史是对前人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的概括,指导后人那些事是正确,那些事是我们该回避的,少走弯路,从而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例如毛泽东就是我国现代史中伟大的人物,他对历史就有比较系统的了解,“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这名话被我们视为至理名言。1920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蔡和森等人的一封信中说,他读历史时发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那些干出傻事蠢事的专制主义者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收场的,原因是其欲望冲动压倒了理性智慧。由此,毛泽东同志提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多了解点历史上那些专制主义者的结局,“让智慧指挥冲动”,或许能少干点傻事蠢事。此前,袁世凯称帝败亡时,毛泽东同志也发表过类似的议论,说袁世凯以及劝袁称帝的人不真正懂得历史,没有汲取“王莽、曹操、司马懿、拿破伦、之徒”的教训,乃世间“最蠢者”。

二、把是否读懂历史同是否具有理性智慧联系起来,是青年毛泽东体悟到的一个重要道理。他一生好史,有多方面的理由、需要和收获,其中定然有益智的成分,有一种获得智慧的求索精神与乐趣。他读《三国演义》,认为蜀国之误始于此前诸葛亮《隆中对》里的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提出,将来得益州后派一上将守荆州,自己守汉中,大本营没在成都。本来就兵少势弱,又如此三分兵力,焉有不误的道理。如此诘问《隆中对》,未必有用于现实,但其中的经验教训却完全可能成为使人变得高明的营养。毛泽东同志后来说“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起来”,就是这个意思。了解历史,总结前人和自己经历的过去最起码的一条,就是尽量不重复前人蛮愚的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澄清党的历史上的错误思想,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亲自主持编辑了党的历史文献集《六大以来》,并说:“同志们读了以后恍然大悟”来形容读史的效果,提示的就是益智、启智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看到学习历史的希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如何克服困难,占胜自己的惰性,就要让他们燃起学习的希望,那就是能顺利地升入高一级学校,我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详加讲解,然后用最近几年来的中考题型,让学生做,怎样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当学生能顺利地用所学知识完成有一定难度的高考题时,便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不断取得成就感。

四、培养学生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中,必须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热烈的课堂气氛。给予学生想象的权利,让他们在想象空间大胆质疑,大胆讨论,让他们侃侃而谈,各抒己见。凡是有疑惑的都应勇于向老师、同学、身边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请教。历史教材所选的内容,本身就留有一定的空间质疑,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使意见不,甚至很幼稚,也是难能可贵的。

五、以多媒体教学激趣

影视、录象、图片、音乐有着很强的生动性、形性、直观性。动感、鲜艳的画面直接作用于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触发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三角贸易时,课前把《血腥的资本积累》中的图、相关文字材料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插入影视资料,把三角贸易路线制成动态,课上随机展示。并结合文字材料了解资本原始积累。这样“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总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历史教师当前面临的首要的基本任务。我们教师应该追寻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善于学习历史,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谢作鑫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论文_谢作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