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我国形意拳流传特点分析——以山西省太谷县为例论文_智喜鑫

当代我国形意拳流传特点分析——以山西省太谷县为例论文_智喜鑫

天津体育学院 智喜鑫 300381

【摘要】形意拳是民族传统武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享誉全国各地。山西省太谷县作为“武术之乡”是形意拳的发源地之一,深受晋商文化的影响,练习形意拳者人才辈出,素有“形意拳五星聚太谷”之称,当地发展的较为普及,练习人数较多,就全国而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形意拳在当代我国的流传特点进行了分析。以太谷县的流传特点为例,主要对形意拳的流传方式和流传对象以及流传的目的意义进行研究,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字】形意拳;流传特点;太谷县

1研究背景:

当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脑力劳动逐渐替代体力劳动,大量的劳动力得到解放。在工作中体力活动的减少,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被其它高强度的工作量、电脑危害等,导致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从而导致国民体质下降。我国的平均寿命增长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这一现象的发生引起了人民的普遍重视。人们在工作或学习之余对自身体育锻炼加强体质的意识得到广泛关注,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得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身体质锻炼的意识的加强以及阳光体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也逐年增多。在这个大背景下形意拳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体育,也的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2.山西省太谷县形意拳的流传特点:

2.1山西省太谷县形意拳的流传的背景:

心意拳自际际可创编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通过几代人的继承与发展,其中心意拳由从无到有,后又更名为形意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杰出人才,其中在李洛能师父择优授徒广为传人,李洛能先生的八大弟子称为国手者在山西有:车永宏、宋世荣、宋世德、李广亨四人;河北有:郭云深、刘奇兰、刘晓兰、贺运恒等,八大弟子各有传人遍及全国各地,他们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在不同的岗位上曾为国家、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将心意拳更名为形意拳的练习技法及理论体系发展完善。使之成为与太极拳、八卦掌、少林拳起名的我国四大拳种之一,作为民族传统武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享誉全国各地。山西省太谷县作为“武术之乡”是形意拳的发源地之一,深受晋商文化的影响,练习形意拳者人才辈出,素有“形意拳五星聚太谷”之称,在当地发展的较为普及,练习人数较多,人们对进行形意拳的锻炼能够提高身体素质的思想观念较为普遍。对于当代我国形意拳流传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山西省太谷县形意拳的流传的方式:

对于当代形意拳的流传方式,在传承中出现不同的练习风格特点大致有车氏、宋氏、戴氏、孙氏等。这些不同风格的形意拳练习方法都有其特长,并促使形意拳在流传中逐渐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在过去的形意拳流传方式中民间拜师授徒为主要的流传方式,还有经营镖局、官署当差、江湖卖艺、寺院聚徒等形式,这些方式在现在看来流传就有了很多的局限性。所以在当代要使我国形意拳发展更好,就是要使形意拳大众化、平民化,要是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形意拳,所以传承方式转变为了网络宣传、校园课堂武术、社区武术以及通过组织交流性比赛等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特征的流传体系,逐渐发展成为与其他拳种共存的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不仅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广为流传。

2.3山西省太谷县形意拳的流传的对象以及流传的目的意义:

形意拳在山西省太谷县的流传较为普遍,在社会发展中形意拳适应了当代的需求。形意拳的练习在过去多为成体系长时间专门性的功法练习,主要以谋生计为主的流传发展。在当时晋商的不断发展,在当时出现了保镖、护院等一些相关的产业,受晋商文化的影响逐渐发展。也促使当时形意拳人,人才辈出。

在当代形意拳的习练体系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对过去的技击性动作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体系简化但观赏性得到加强,练习时间较过去较为省时,普及性强适合不同年龄段习练,并且更具有科学性的以健体强身为主的功法练习。流传对象多分为“8岁至18岁之间的学生”和“60岁到80岁的退休人员以及少数的上班族”。形意拳在当代的流传特点得以显现。例如2008年在山西省太谷县举办的“中远威杯”国际形意拳搏击王争霸赛中给予了场地的支持。据统计在2008年的这次比赛中来自我国香港、上海、南京、太原等不同省市的 72 支代表队,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拉脱维亚等国外代表队共 1000 余人。在比赛中还将比赛分为了老年组、成年组、少年组、儿童组、个人冠军等由此得知在此类的交流性比赛中参加者众多,并且各个年龄段都有。得出形意拳在当代的流传对象较过去更加广泛,促进了形意拳的流传,有益于形意拳在我国乃至世界流传,进而发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3.结论:

在山西省太谷县内开设形意拳俱乐部的有20余家,同时在山西省太谷县范围内的绝大多数大中小学开设了相应的形意拳课程,形意拳互联网交流平台的建立,也大大地提高了形意拳流传的范围,全国范围内地形意拳爱好者可以进行互动交流。除却传统的流传形式外,网络宣传、校园课堂武术、社区武术以及交流性比赛等新兴传播渠道的涌现,使得其流传体系呈现更加多元化特征。较过去而言,流传的对象也更加广泛地分布在各个年龄和不同的行业,在传承和传播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今天,全面提高着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权黎明.近代形意拳传播的特征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

[2]杜福生.试论形意拳形神合一的养生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3]孟庆宁.山西省太谷县形意拳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7。

作者简介:智喜鑫,(1995—),男,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人,天津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在读本科生。

论文作者:智喜鑫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当代我国形意拳流传特点分析——以山西省太谷县为例论文_智喜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